分享

加强青春期性教育

 木香草堂 2022-09-25 发布于辽宁

  近日,据陕西网白鹿视频报道,重庆一15岁男孩方同学在学校偶遇一女同学生理期不慎弄脏衣服,被不少同学嘲笑。他便在校裤上画上红蜘蛛,号召同学停止经期嘲笑,尊重他人隐私。

   “我来'那个’了,你有'面包’吗?”多年前,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们,便会有一套独属的暗语,月经、卫生巾等词语,如同一种禁忌,女孩子不敢公开谈论它们,只能找出诸多代替它们的词语。在生理期的女孩子更是小心翼翼,怕包里的卫生巾被发现,怕垫不好卫生巾弄脏裤子被看见、嘲笑,这些行为和心理,已经不仅仅是害羞,而是因为月经感到耻辱!

   其实,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它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的阴道周期性出血。

  把月经这一女性特有的正常生理现象视为羞耻、不洁的思想观念,主要还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因为对月经的无知,女生会惊恐,害羞,想要保密;而男生则会对此充满好奇,甚至由此口无遮拦地嘲笑女同学。

  2018年,绿芽基金会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展的调研发现,乡村地区初中学生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的人数不足1/3。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农村家长观念相对传统, 加上师资匮乏、信息闭塞, 给农村学校开展性教育带来了阻碍。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更为匮乏。

   要破解月经耻辱现象,不但需要更多尊重他人隐私、拒绝“经期嘲笑”的方同学,还要多方合力加强性教育。

   首先,学校要坦荡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改变“性”问题遮遮掩掩现象。在举行性知识教育讲座时,老师们可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如告诉学生为什么女生会来生理期,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的起源与诞生”;为什么青春期会长“青春美丽智慧豆”;青春期少女如何防范性侵犯……

  同时,青春期性教育,家庭不可或缺。在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上,家长不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要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读物等形式,积极储备青春期相关知识。并改变羞于谈性的观念,在学校推进性教育进课堂的同时,作为承担孩子启蒙教育的家长来说,应及时地把性常识和性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我想,在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下,学生们自然会明白,无论女生的月经,还是男生的胡子,都是最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这不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素材,也大可不必为此而感到自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