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

 谈芯说科技 2022-09-25 发布于重庆

这是一个从特定角度展示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的文化之旅;一个集结西南博物馆联盟典藏重器的艺术盛宴;它再现了西南地区融入中华大家庭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拓展!

                                                                                  ——  “盛筵”前言

从秦灭巴蜀置郡县到汉武帝时期滇国、夜郎国依然“自大”并由此成为史书中不无优越的讽刺对象,对于西南地区而言,这一段被中原吞并、认可之前的历史是关键的,独特的,但相应的问题是记载真的太少了。

(夜郎探秘,釜踪鼓迹)

学习古代文学史《楚辞》部分时,老师从楚国的历史讲起,首先带我们爬梳了一遍《国语》、《史记》中对楚国的记载,尽量以楚文化本位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地方的瑰奇文化。然而我们西南地区的古面貌只能从《左传》、《逸周书》、《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中钩索出作为友情客串出现的只言片语,由此勾勒出一个残破不全的样子,《华阳国志》中的许多记载还是以《禹贡》四方巡狩似的口吻列举这个地方出产的可供进贡的物产而已,更谈何从文献中寻找一个本位视角。

由此来想,四川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真是伟大的发现,那是迥异于中原文化之外的面貌,这种独特性使之是否可以作为印证神话所说的蚕丛时代、鱼凫时代的证据反而无关紧要了。

(展馆中蜀国部分的文物来自三星堆、金沙遗址和四川博物馆。)

巴国部分主要是三峡博物馆自己的藏品,也是整个展览中最精华的部分,《华阳国志》大约记载了巴国疆域的变化、都城的变迁等地理情况,而涪陵小田溪的墓葬群正好如合符契地与巴王多葬于枳(涪陵)的记载互相应证,出土的文物也是这一部分陈列的主要来源,其中就包括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鸟形尊。

这一部分的陈设虽然不大,展品却很精练,几步之间,除了文物本身具有巴国特色的错金工艺和造型审美,也是第一次通过巴楚两地出土文物中的亲缘关系意识到“下里巴人”的背后隐藏着巴国与楚国怎样的密切联系。

第一次接触《华阳国志》的记载,了解到公元前300年左右这一片荒芜于经传记载的土地上发生着同样盘根错节的更迭故事:巴蜀相争,秦原与巴蜀交好,蜀王弟私亲巴国,巴一举灭蜀,立马又被秦国吞并……脑补出一部巨大的小说,不知道有没有这些题材的网文或者游戏,期待一发。

临展中滇国部分的文物是最有特色的,其特点是器具以实用物品为主,而装饰造型则出奇地“现实主义”。图案造型具有难得的实证价值,比如錞于是怎么演奏的?贵族出行的仪仗是如何的?盘舞是怎样的?……器物上常常出现蛇咬足、虎咬猪/牛和孔雀的题材。

因为“现实”的特点,我猜想这些题材更多是单纯对生活环境的写实,而不是一般的纹样往往具有某种符号化的意义?滇国部分还展示了一枚“滇王之印”的复制品,和中学历史书上的“汉委奴王印”图应当属于同等性质的东西,由此大概可以想见彼时西南夷与中原的关系。顺面联想到历史书编写的取舍,十足耐人寻味。

感兴趣的博友们,可以亲自去博物馆享受这一“盛筵”。博物馆欢迎您!

展讯

展览时间:2018年9月29日——2019年1月6日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临展厅A

费用:免费

博物馆开放时间:9:00-17:00(16:00后停止入馆,16:45清场,17:00闭馆);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博物馆欢迎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