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疫情,什么时候能到拐点?

 谈芯说科技 2022-09-25 发布于重庆
上海的精准防控曾经受住数轮疫情的考验,如今却被奥密克戎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10天报告本土感染者超18000例!每日新增已经是4000多例。疫情来势汹汹,但是还是希望能稳住。

上海不止是上海人的上海,也是中国的上海,这是全国一盘棋下的一部分,如果其他地方都在动态清零,那上海也无法避免,毕竟人员流动太大了,外溢很容易造成其他地方失守。
浦东已经从禁止出入小区到严格禁止出门了,毕竟新增速度太快了,从香港当时发展的势头来看,跟上海差不多,也就是说,按照香港疫情的增长速度来推算,未来一周才是重中之重,甚至可能出现日新增过万的情况。
所以此时及时的按下暂停键至关重要。我有预感,上海这次也许将对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现在这种情况跟奥密克戎的隐蔽性强、传染快的特性是非常相关的。
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确实考虑的东西很多,这个也不能过于苛责上海,现在周边省市已经开始大力驰援上海,毕竟医护人员以及民生保障这部分才是重中之重。
很多人谈共存,实际上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定是在受控的前提下,否则很容易造成医疗资源挤兑,那么就会产生更大的灾难。
尤其是人们的恐慌情绪,像新加坡为什么敢于共存,那是因为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轻症医院根本不收治,全部要在家休养吃药。医院只收治重症病人。
试想如果大家了解不清楚,人人挤到医院,会造成更大规模的传播,而且造成恐慌,就无法掌控了,这个在最初武汉疫情的时候大家都见识过了。
上海要做好不外溢,适当的尝试也是可以的,毕竟总有人要走出第一步,但是现在正是最严重的时候,肯定要做好封控管理,走过这一波,再尝试不迟。
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好,保障好民生,香港最初的时候也可控,但是随着躺平之后,疫情立马反弹,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西方的躺平实际是消灭易感人群,反复感染,幸存者获得抗体,最后能抵抗病毒,对病源没法追踪,对传播途径放任自流。
中国在疫苗的基础上,通过强力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追溯病毒来源,来控制传染病,当然也确实很累,策略不一样。
躺平很容易,倒下就行,问题是,病毒不会变异了吗?奥密克戎是狼来了,下一波又会如何?
我们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去摸索和优化,来尽可能在控制住疫情的大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民众的生活影响。但同时,这种摸索和优化,不应该偏离控制住疫情这个大目标。
我认为这波上海疫情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主要在于没能及时地切换观念。
可能是认为,“一招鲜吃遍天”,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及时改变防控措施。
客观来说,上海过去两年的精准防疫做得确实不错。
我们实事求是,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家都希望上海能尽快好起来!医务人员辛苦了!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成功?因为他们只喜欢成功者的生活方式,并不喜欢去学习成功者的经历!
喜欢的快来关注@绝对赢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