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师怪论

 天高地阔风清云淡 2022-09-25 发布于河南
    说:“读过建筑设计类课程的人,他也未必就能成为建筑师,他只知道怎么把一个建筑搭建起来。建筑毕竟是关于美学、文理、哲学的命题。他至少知道他的建筑物应该满足哪一类的需要,对那一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有所理解,或者对此能够想象。此类想象包含了建筑方式、造价、材料和使用者可能性。”

建筑师的哲学---序言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是思维逻辑的显现。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显示民族思维特点具有不求严格精准的笼统性。汉字形态上没有严格的约束,表达上任意粗放。在需要解决系统化问题时思维松散会导致闪失错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准确句读至今众说纷纭,理解深度各说各话;相对而言,字母文字相对严谨精密的特性,较少歧义产生,使科研思维与表达更为通畅。中国近代科技相对落后的状况,被人归结为民族有思维缺陷,其实是庸人自扰。判定思维缺陷,就意味着种族劣等。这显然是荒谬的。不精准的思维与不精准的结果没有必然联系。
     不同的思维,只有在在特定范畴显现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对芸芸众生而言,国人学外语和外人学国语面对同样思维困难。但人类认识世界的智慧是全人类共享的成果,“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罗马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人类的共同感知与世界本原相通。
     “存在即合理”(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eation existence)。可以理解为对于一种显见的“表层不合理”,其浅层或许仍然显现不合理也容易找到逻辑支持,继续深入探究,深层的不合理就未必有逻辑支持。再继续深入探究及本质,合理性必然完整呈现。
     “一千个人中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看到这句名言,多数人都能理解为中国的“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的翻版。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作者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哈姆雷特。这是产生千万不同解读的基础;伟大的建筑所以伟大构思完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建筑师们,面对成功的大师某个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作品。感到茫然困惑:“我设计个类似的,怎么就不被业主认可呐?”愤然地消极归因为市场环境下的权威话语权,其实恰恰阻碍了反省自身设计思考的能力。


建筑师的哲学(一)
    库哈斯先生理解的设计:建筑是一种思考方式,用于解决从政治到最实际的问题。所以设计者要解放自己,开始思考有利而直觉的问题。。。。比如自然性的缺失和消散。
    王澍先生理解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塑造一个包有多样性和差异性,重返自然的世界。
    张永和先生理解的设计:设一个计。
   为简明通俗的理解,在此把“建筑和城市”比做一道以“鱼类”为主料的菜品。库哈斯说:现在鱼类大多基因突变成巨型怪物,过时的传统烹鱼厨技大多不灵了,只能勉强维持到2050年。当下新的“刀功刀法”最重要;王澍说:只要弄清楚鱼的生物特性和生命原理,找到合理培育的方法,避免物种变异。只要鱼好,就是清蒸,味道也绝对不错的;张永和说:只要鱼类不灭绝,传统烹鱼的厨艺就有用武之地。 结果在迅猛发展的中国:
   荷兰人库哈斯赢了,
   中国人王澍靠多年坚忍与机遇小胜一局,
   美国人张永和败走。
   似乎一片混乱的建筑业界,探索与疑惑同时陡增。
   越来越偏平的世界,使更多的人沉湎于表层的智慧-------也就是时下的所谓“泛学问”。使大量业界同仁唏嘘不已的是国内一些“食客”见多识广,有了些许体会,似乎也能提出很有见地的零星厨技。厨师(建筑师)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食客一会儿说“要多佐料---味道独特”;一会儿说“要多加色素-----颜色好看”;一会儿说要“多加香料------增加香味”。如此等等。。。。被众多食客指使的昏头昏脑的厨师很是无奈。一时之间,“养鱼的”,“卖鱼的”,“食客”也敢操刀上案,执火掌勺。国内一些建筑师逐渐沦为“绘图匠”。
    那么建筑学到底是不是真的学问?
    公元前1世纪后期,欧洲建筑学的鼻祖建筑师维特鲁威书写了《建筑十书》,请求屋大维-凯撒授予建筑师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荣誉与地位。这样一本寻求体制内认可的奏折,后来成为“建筑学”的经典教义。由此可见建筑学是哲学与科学的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又长期与艺术暧昧。以西人擅长的“理性”思维,不断证伪证实的演绎发展,建筑学磕磕绊绊走到今日,也留下了一些璀璨的明珠。
    从牛顿爵士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现代的《量子力学》,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经从“数学”发展到“数字化”。如果说数学是科学,数字就是科学基础。极端的说法,人为创立的任何“学科”,只有完成“广义数字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人们粗糙地把“科学”划分为若干学科,比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工程学”。。。。。只是为了方便研究与交流应用,由于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思维境地,思考往往不及深刻本质。自牛顿发现基本力学规律以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续写《社会哲学的数学原理》。对建筑而言,虽然有众多的数据手册和方案汇编,却缺少一本《建筑哲学的数学原理》。
国内建筑学的发展,有点像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混合,整体模糊思维,缺乏对建筑本质秩序的理性深入,业界混乱度比西方更复杂。
现代教育的人为安排,使很多人产生错觉,以致忽视了日常的一些基本事实-----“学科”是人为划分的,而宇宙是统一的;目前的研究探索已揭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深入到一定深度层面,必然触及同一本质。过往的“理论”与“学说”其实都是人类在探索客观规律时阶段性的“试验报告”,都是有漏洞的理论。成功的建筑师主要依据各自练就的独门绝技与秘方而不是建筑学。
    古人大多畏惧“天道”。对于没有搞懂的“规则”不敢违背。古今中外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的建造显见都遵循“潜规则”,效果多是平和与协调的。当下似乎用混凝土与金属及玻璃已能完成人类的任何建造梦想。似乎突破了“表面秩序”的束缚,但“本质秩序”就不可避免的显现了作用。无视“潜规则”的存在,“恣意妄为”的结果导致了今日城市的乱象。
库哈斯和王澍探索在不同路上,但不约而同触及到了建筑的深层问题。建筑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的还是依赖建筑师而存在?
相对人类有限感知时间空间范畴而言,建筑学由于有严重理论漏洞仅停滞在表象的解释。天才建筑师具有相对发达的感知力,使其思维终于超越了“学院建筑学”的范畴,库哈斯开始意识到建筑是“全能与无能的危险混合物”,设计的过程也就像“一场混沌的冒险”。

                

                
                
                

                

                

 

建筑师的哲学(二)
    相对完美的建筑设计必然依赖建筑师良好的建筑感知能力。而学院建筑学的传统课程设置对此的贡献甚微。2003年的《世界建筑》杂志4月号刊登了尹一木先生的文章《在112街上的建筑杂感》。文章认为,风行于时代的各种建筑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是关于个人手艺的价值判断。你也许听说过关于这个人或那个人的建筑创作的理论,有时它们会尝试告诉你建筑产生的规律是什么,但它们的故事都只不过是关于一个人的创作体会。如果你觉得这些故事说得通,可以照方下药。仅此而已。
学院建筑学似乎是感性主导的。但对多数学习建筑学的人并没有完成“从感性入手,有效的理性引导,至感性提高”的过程。个体人的感性都有局限性,全体人的感性在现阶段又不具备可操作性。结果是只有寥寥几个天才有能力保持感性的相对客观性。事实上大部分建造活动与天才无缘。建筑的理性与感性问题使建筑学陷入泥潭。建筑学的软肋也暴露无遗。人居环境的恶化就成为必然了。

                

                
                
                

                

                


 
根据人类目前认知水准。宇宙由可感知的世界与不可感知的世界组成;可感知的世界由人造物与可感自然物组成;可感知的多彩世界背后存在多重秩序交汇,依稀可辨的分为科学与非科学(哲学,宗教,艺术)。(图A)对于不可感知的世界,西方哲学认为起源于“或有”,东方哲学认为起源于“无”。在“或有”的基础上,引导有限的精力投放在有限的秩序探究上,科学发展迅猛。在“无”的基础上,有限的精力投放在相对大量的秩序辨别上,人文发展相对较快。

                

                
                
                

                

                



 
   所谓天才是思维接近秩序通道的人(图B)。而“博学与深思”是一种接近自然秩序的可靠方法。
   以博学著称的有: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建筑师、解剖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
   其后有: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作家、画家;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学会“深思”显得尤其重要。杰出人物有: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著名建筑师有: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贝聿铭(Ieoh Ming Pei),安藤忠雄(Tadao Ando),斯蒂文-霍尔(stevenholl),王澍(wangshu)等等。。。。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人类共同的“感知”,不分种族,地域,专业,甚至时代(图B)。这里用“感知”而没有用“知识”,因为“知识”有固化经验的意思。而“感知”更接近本原---世界的本原。
    目前的科技水平基本满足了人类大部分的需求。人们也尽量在技术范围内解决问题并试图阻止问题的深入。典型的例证就是现代医学创立的精神科已经能够取代了主教和高僧的部分职能。但对人类健康的理解却没有突破“科学”的范畴。我们很少注意到所以接受数学意义上的1+1=2,是因为人类的大脑与宇宙同构,秩序本来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或者说我们有接受这种表述的共同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因人而异,但最终结果会得到修正。比如人类审美的感知基本趋同。而建筑做为人类不约而同的建造物,背后的逻辑是建筑与城市依赖人类整体感知判断而存在,建筑的本质秩序---形式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映射,不可能成为主观肆意操作的对象。
某市长:要建造50年不落后的建筑-----------------------------自我感觉良好的建筑师摇头。
    某县长:拿来一个整体还算不错建筑照片,照此建造--------------------建筑师们笑曰:荒唐。
如此大的认知差距如何发生的?
    对业主的感知没有产生共鸣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建筑师对50年不落后,缺乏本质的认识。表层的经验没有深刻的逻辑支持,导致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只能嘲笑市长狂妄。同样缺乏对秩序的认知,不能解析图示建筑的真实逻辑。思维没有超越县长对表象的认知,这活怎么干?不能说自己水平有限,只能说县长荒唐。。。。

                

                
                
                

                

                

    

建筑师的哲学(三)
   下面我们从Matthew Frederick的101Thing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出发看看学院建筑学教给未来的建筑师们哪些关于建筑与设计的论述于思考。
    建筑始于理念-向建筑整体灌输根植于内心的情感(建筑的产生----起源)
    建筑是尊重现实的实践(建筑的产生----起源)
建筑是充满诗意的叙述(建筑的产生-----起源)
内敛的意义,是问建筑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建筑的产生---起源)

任何设计构思都应有多元化的解释,一个出色的建筑,从不同角度观察能显现不同的魅力(建筑的产生----结果)
一个恰当的建筑自然,逻辑,诗意地生长于所处的环境中(建筑的产生-----结果)
所有设计都应努力表达时代精神(建筑的产生----结果)
如果你无法向你的祖母清楚地解释的地想法而让她理解,这证明你对你的项目掌握的还有欠缺(建筑的产生-----结果技术验证)

一本名著的成功并不在于作者对于错误的严格控制(实事上我们连最严重的错误都能容忍)而在于其思想的巨大说服力,正是这种让人折服的思想决定了它的成功(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建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创造的空间(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没有一个设计体系是臻于完美(违反规则,往往比规则本身有趣得多(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建筑的概念越独特,感染力越大(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真正的建筑风格不是随意创造的某种特殊类型,它是在整体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注重过程是一种最难培养的技能(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解决问题最有效也是最有创造性的人------热衷于思考如何思考(建筑的产生-----方法论)

    构图是建筑创意的灵魂,源于超越建筑的想象,引导建筑的细部设计(建筑的产生----方法)
    美更多来源于构图中各种要素的和谐组合,而不是元素本身(建筑的产生----方法)
创造丰富的建筑感受,靠的是精心对多个简单元素相互叠加或有机组合,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些大体快(建筑产生的过程------方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从表及里的过程,任何学科的发展也大致遵循这个规律。多数人思维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现有知识体系,发展实用技术,造福人类。表面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因为不同学科处于对世界认识的不同阶段所致。20世纪,对亚原子世界的探索揭示了物质内在的动态本性。已经证明组成原子的亚原子粒子是动态的模式。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实体,而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网络整体的一部分。这些相互作用包括着能量的不断流动,表现为粒子的交换。这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粒子在其中通过能量形式的不断变化,不停地产生着和消灭着。粒子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构成物质世界的稳定结构,它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有节奏的运动中振荡着,参与着能量的一种不停的宇宙之舞。(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了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弗·卡普拉(Fritjof Capra)的《物理学之道》)这种近代物理学的新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思想惊人地相似。揭示出事物起源于简单粒子的“有无与运动”。
用本原的观点重新审视上述关于建筑的描述,“建筑的产生-起源”在于“我“与“它”的分别,但能归纳到同一性;“建筑的产生-结果”停留在表层,没有认识到所谓优秀的建筑设计应该是设计的必然结果;“建筑的产生-方法论”呈现多重性显示对建筑设计原理停留在“瞎子摸象”的阶段;“建筑的产生-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接近世界同一的本原。
引导主观接近客观的工具:

                

                
                
                

                

                

                

                
                
                

                

                


 
 

建筑师的哲学(四)
     《新建筑入门》是Kengo Kuma对建筑的深入思考。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关于建筑史的论述都是始于古希腊,而隈研吾追朔到旧石器时代。因而理解到建筑应该尽量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仅止于慨叹米凯朗基罗的主观与客观的惊人一致。在此期间其他建筑师们一直试图把科学导入建筑学,纯粹几何学作品由于脱离了现实,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学界对于建筑的解决办法始终徘徊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由于不得要领,没有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同一。建筑师由于个人的背景不同,分别忙于完善主观法或客观法的技术细节。因而显现出前面所说的缺乏对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的解析。流行的所谓设计原理其实都不是“原理”。尽管没有解决设计原理问题,但类似《设计师怎样思考—解密设计》(Bryan Lawson),还是通过分析成功的设计师的思维过程,有效地揭示一些普适的设计方法。认真研读此书,通过分析支离破碎的片段可以领悟到,设计构思的起源因人而异,有效地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真实的世界其实就在不远处。
成功的艺术家与科学家或多或少能感知一些世界的根本秩序。传统的中国艺术就显现出国人对这一规律的理解,以中国画为例。一般都以创造一种以小观大,以近观远的意境为上品。如法炮制地用于园林与建筑,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筑味”成为评价建筑设计优劣的不言而喻的共识。但多数建筑师的设计思维仅止步于感官感觉,不知道背后逻辑支持是“大小一直在变,远近一直在变”,表面的“小”和“近”只是这个可持续的瞬间的定格。如果排除杂念干扰,用心感知自然的秩序,意境跃然纸上自是水到渠成。
一颗树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不幸遇到外力干扰(一般病虫害,甚至外力劈开主干),只要不死,就仍然能够自我修复,最终长成优美的形态。
原因何在?
1. 单一起源(种子)。
2. 可持续的循环。

                

                
                
                

                

                

 
 
单一起源,不是唯一起源。单一起源只是相对一种秩序,世界存在无数秩序。从单体建筑到城市设计也存在无数种秩序。彼得·埃斯曼(Peter Eismann)也察觉到:“一直以来,西方建筑都以人为尺度,但建筑实际上可以在人之外自为尺度,互为尺度的。”这不是否定单一起源,而是发现另外一种秩序。“主体离心”之后,王澍先生的“城市本文”就显现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对秩序的探讨。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由建筑师设计的城市大多具有类似语言学中的聚合性现象,呈现出高度的组织性与控制性,而那些边缘的,自发的或不以建筑为目标的城市大多类似于发散性,混杂而无序的语言。但是通过结构法层面的研究,城市建筑语言的聚合性与发散性都可能得到阐明,按着比较的结构研究,聚合性似乎是发散性的,而发散性突然显现为聚合性。使城市设计有可能接近更加真实,充满生机的城市面貌,克服大部分依靠粗糙直觉又往往是缺乏成效的方法,城市的本文性与现实性的同一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也是一套操作方法。王澍先生以符号学思想做为城市设计的地运作规程,用系列性,秩序性,破坏性,解放性和游戏性的方法构建了他的“虚构城市”----也可称作“自然的城市”。“系列性,秩序性”是所有事物共同的“本来”,“破坏性,解放性,游戏性”其实是探求“产生和生长”的奥秘。
自然就是含有“产生,生长,本来”的存在,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静态的“本来”而忽略动态的“产生和生长”。“产生与生长”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连续”过程,自然生长的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黄金比”。可以说自然就是“黄金比”的世界。而在“宏观微观可持续”层面上,“大与小”“远与近”“人为与非人为”“聚合与发散”其实是一回事儿。

建筑师的哲学(五)
“种种单一起源,可持续的循环”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西方文化起源于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古希腊留下的哲学思想成为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的几何学,逻辑学,政治学,民主制度等都为后世欧洲所继承。这些可以认为是对世界有限理性思考;中华文化起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仅止于此宏观感知,没有发展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至今徘徊在感性的范畴。
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才构成对世界的完整认识。人类能感知世界由无数种秩序组成,自然由无数种秩序组成。人类能把握的科学虽然只是触及到有限种类的秩序,但已验证物质是由相同的分子或原子聚集(一定量的重复)组成,这个发现揭示秩序的起源---相同和重复。但直到可持续的重复产生了“黄金比”秩序才被人类的感官共同感知。所谓美感就是来自于埋藏在人类的识性深处的,人人都有的秩序经验。至此完整的秩序原理可表述为:起源于“相同(无)”,渐次发展“对称”,“可持续”,“比例”,“均衡,韵律,节奏。。。。”,直到“混乱”;在简明的“黄金比”结构基础上,繁衍出“对称,均衡,比例和比例系统,韵律,旋转”等等一系列“二级原理”,这些寄生的原理会随着时代变迁,人文或技术的改变而变化。这就引起把它们视做“基本原理”的人们极大的困惑。也是建筑学受到质疑的根源。从本质上说“秩序原理”才是真正的基本原理。

                

                
                
                

                

                

 
   
用“秩序原理”验证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的阐述逻辑就是:由于不清楚“基本的秩序原理”,暂且把逻辑的必然结果表述为应该实现的目标“自然,逻辑,诗意地生长于所处的环境中,从不同角度观察能显现不同的魅力,构思有多元化的解释,表达时代精神;由于不清楚”基本的秩序原理”,导致没有一个设计体系是臻于完美,在阐述了大量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仍提示解决问题最有效也是最有创造性的人是那些热衷于思考如何思考(反省,检验,拓展,批评和重新定义思考方式)的建筑师,他们必须掌握注重过程这种最难培养的技能,做到反应迅速,行动果断,适时放弃失败的构图,并善于驾驭不对称平衡。


建华建筑设计合资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赵亚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