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达国家而言,去工业化有利于削弱工会和工人力量,使其失去组织能力。在把矛盾隐患转移至第三世界的同时,把高利润留在国内,让社会更稳定,资本家更富有。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始于八九十年代,跟全球化同步,为啥?因为把技术含量低、利润低,需要大投入的环节放到第三世界国家,目的就是利用他们的低成本优势。 这就意味着国家之间不能存在严苛的贸易壁垒,而全球化就是签订各种贸易协定,成立各种贸易组织,减少贸易壁垒,让世界变成资本友好型,发达国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其实,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之路,因为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所产生的矛盾永远都无法调和。如果不去工业化,国内就会一直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迟早会玩完。 但这玩意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低附加值工业消失后,经济不仅没衰退,服务业反而还让整个社会显得欣欣向荣。 而那些工业人口,随着产业转移变成了城市小资产阶级、流氓无产者、服务业者……在他们失去组织能力之后,既好镇压又好收买。 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失去工业后,服务业所创造的岗位并不能满足所有失业者。所以,失业率增加的同时,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明显。 同时,相比工业而言,金融、教育、矿产能源等产业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加夸张,也不需要激烈竞争,而且更容易垄断,这使得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 比如前几天,印度首富阿达尼超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成为全球第二富豪,这哥们既是煤老板,又是石油大亨。 今年前8个月,他的身家暴涨超610亿美元,基本是靠着印度人民的血泪堆上去的。所以,这不是奇迹,而是神话,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复制。 总的来说,去工业化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尚且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比如阿根廷、巴西、智利等拉美国家,去工业化就是一场灾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