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一家企业为啥干过了中国一个行业

 百年张裕88 2022-09-25 发布于湖北

昨天给国内的一家管理学院上网课,讲了一个主题:日本如何管理企业?

我讲了一个案例,就是日本的一家企业为什么干过了中国一个行业?

这家日本企业是丰田汽车公司。

目前,中国最火的行业是什么?不是房地产,也不是互联网,而是汽车行业。

中国的汽车厂家有多少?

一个统计数据说,单是重庆和四川两地,汽车制造企业就多达44家。

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创业家,当年他扔掉照相机,学着海尔造冰箱时,他说了一句话:“冰箱就是一台制冷压缩机加一个隔热外壳”。1995年,他扔掉冰箱要造汽车时,他又说了一句话:“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几把沙发”。

李书福先生的人生,印证了一个道理:“胆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Image

李书福先生

如今,吉利收购沃尔沃,参股奔驰,从规模上来说,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李书福先生也以237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62位。

但是,过去20多年,“吉利汽车”一直还在第二纬度徘徊。13万吉利集团员工,在2021年创下的利润也只有45亿元人民币。

我为什么要举吉利的例子?因为在中国众多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吉利是一家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而且不是靠合资品牌赚钱,完全走的是一座创业创新的“独木桥”,这是一家足以令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代表性草根企业。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盈利状况。

2021年,中国一汽集团的纯利润为39亿元人民币、东风集团为114亿元人民币、上汽集团为245亿元人民币、广汽集团为73亿元人民币、比亚迪为30亿元、长城为67亿元人民币,加上吉利的43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七大汽车集团一年的纯利润全部加起来为611亿元人民币。

上述七大汽车集团已经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汽车制造商,一年创造的611亿元人民币的利润,这个数字是多还是少?

我们拿丰田汽车公司做比对。

2021年度,丰田汽车公司的纯利润是29956亿日元(约1513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七大汽车集团一年的纯利润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丰田汽车一家公司的一半,而丰田汽车公司只有78000名员工。

再做一个极端的对比。2020年时,奇瑞汽车员工总数为5万人,全年销售汽车44.9万辆,全年纯利润仅为737万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奇瑞每一辆车的纯利润只有16.4元人民币,只够吃一碗面。而丰田汽车在这一年全球销售了991万辆汽车,每一辆车的纯利润高达15267元,两家公司纯利润相差千倍。

如果我们再来聊聊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心中便会平添几分担忧。

Image

“蔚小理”目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2022年第二季度,蔚来净亏损为25.57亿元,同比增长369.6%。而交付量则是2.51万辆,这样算下来,卖一台车蔚来车需要倒赔10.2万元钱。同样,小鹏汽车净亏损27.09亿元,同比增加126.1%。理想汽车净亏损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72.2%。也就是说,仅仅半年的时间,这三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净亏损合计达到了一百亿元。所以,要寄希望“蔚小理”赚钱,还需不少时日。

弯道超车固然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如果超到了没了汽油或电力,那前景就会很危险,我是一直担心中国的新能源车出现泡沫。

为什么,丰田一家公司的纯利润干过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

其实丰田的秘密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条:

第一,追求零浪费的精益管理。

何为“精益管理”?“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也就是追求产品的极致完美。而“益”表示利益、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既要造成一流产品,又要获得最好利益。既要控制制造成本,又要实现汽车的最大安全化,丰田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是通过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等环节,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第二,绝对尊重员工。

丰田给予所有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充分的自主权。这个“自主权”的具体体现,就是让每一位员工成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流程的管理者和拥有者,做到“我的地盘我负责”。其次,是尊重和奖励每一位员工对于生产和管理、技术等提出的任何一项改善建议。再其次,是从公司社长到车间主任的管理层干部,只能充当员工的服务员,而不能扮演“领导”的角色,禁止对一线员工指手画脚。

第三,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

每一位丰田员工在加入公司时都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同时这种培训也会贯穿他们在公司的整个职业生涯。公司经营与管理制度做到公开透明,让每一位员工知道公司现在在干什么、将来想干什么,有什么优势,面临哪些挑战。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并非“上下级”,而是“互信同事”关系。发现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充分协商寻求解决途径,而不能“领导指示”和“追责”,做到“有难同扛,有福共享,一起成长”。

这三条经验,其实简单地归纳起来,就一句话:“只管事,不管人”。

Image

丰田汽车组装车间

最近,中国有一家企业提出了“四零七抓九度”的管理新模式,其内容是:

“四零”:零容忍、零借口、零拖延、零返工;

“七抓”:抓观念、抓用人、抓沟通、抓激励、抓考核、抓培训、抓执行。

“九度”:工作态度、落实速度、目标进度、执行力度、方法巧度、做事细度、团队风度、事业高度、做人硬度。

我看了之后,感觉这一新管理模式,是“重在管人”,而不是“重在管事”,这会把人累死。

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人的行为观念也不同,企业管理难以全盘抄袭丰田的做法。但是,当丰田一家企业干过了我们中国一个行业时,我们很值得静下心来细细研究:丰田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在中国的丰田工厂,同样是一群中国员工,为何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的利润会不一样?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