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

 闲之寻味 2022-09-25 发布于广东

看到此诗,小学生家长想撕书,老师:不识货,传了2000多年的经典

美诗美文
关注
2022-08-26 23:26

来自广东

原创

作为一个一线语文老师,每年暑假前,笔者都有一个重要任务:给孩子们推荐课外书。今年,我推荐的仍然是:《诗经》。

作为古代《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自问世之日开始就备受推崇。同时,因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天象、地貌、民俗等方方面面,它也成为了一部我们了解古代生活万象的“百科全书”。再加上作品中极强的文学价值,使其成为了近些年来最火的传统教育书籍。

因此,我认为:就算如今的任何教科书都有可能出问题,《诗经》肯定没问题。我推荐它,家长们应该是找不到任何不满之处的!

谁知,我还是太天真了。近日,就有一位家长拿着一本《诗经》找到我,他表示:“别的不说,就看到这一首,我就想撕书了!” 听到他这样说,我硬是吓了一大跳,难道还真让他挑出什么刺来?

让他发这么大火的诗,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

《郑风·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诗确实是首好诗,至于什么意思,笔者用大白话给大家大概翻译一下。

第一节:你长得好标致啊,当初你在巷子里等我,我没跟你走,我现在好后悔;

第二节:你的身材好好呀,当年你在堂屋里等我,我也没跟你走,我现在好后悔;

第三节:如今我已经穿好了嫁衣,我穿上了锦缎,外面还罩了一件很漂亮的小衫,只等着你驾着车来娶我;

第四节的意思,与第3节差不多,属于重章叠句式。

从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一个美丽的姑娘,被一位长得不错的小伙子追求了许久。人家又是在巷口等她,又是在堂屋里求娶她,她都没有跟对方走。但最后人家走了,她却又后悔了,于是用这样一首诗表达自己想跟他走的决心。

那么,这位家长为何会觉得此诗不适合他家孩子读呢?原因有两个:

一来,这位孩子的爸爸对自己女儿管得比较严。他认为,此诗说到底就是一首想私奔的作品。女子因礼教等问题,原本不能跟对方走,作为父亲他认为不走才是对的。

二来,这位孩子的爸爸对孩子的爱情观,想得还是比较多的。他认为诗中强调了男子的“丰”、“昌”,其实都是外表,一个是表示男子长相标致,一个是表示男子身材好。如果女儿学了这样的作品,也像诗里的姑娘这般“花痴”,这是他作为父亲不能接受的。

其实,笔者非常理解这位父亲的无奈。现在的孩子都不太好管,作为一个父亲,他担心这种炽热的爱情作品会对女儿产生不好的影响,这种想法太正常了。不过,理解归理解,我还是想对这位家长说上一句:真的别不识货,这是流传了2000多年的经典。我个人认为,家长们并不需要对这样的作品有太多顾虑:

首先,从文学性来说,它真的很经典。

《诗经》总共就那么300多首,流传了2000多年,期间历经了那么多朝代,那么多的文学家、教育家,都不曾对它有过增减。为何?既是因为这300多首作品,能原汁原味地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观、爱情观等;更是因为它们从文学性上说,真的很经典。

此诗文学特点很鲜明: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全诗就这么廖廖几句,就完成了对一个痴情女,一个美好男子的人物塑造。人物的语言、形象、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刻画到位了。能用这么少的篇幅,做到这一点的,除了汉字,除了《诗经》,很难再找到其它。

其次,现在有些家长的担心,真的有些“过犹不及”了。

害怕孩子们读爱情诗词,那是不是连牛郎织女的故事,都不能讲了?

害怕孩子们无法树立健康的爱情观,所以《孔雀东南飞》也不学了,因为怕孩子会殉情?

说《将进酒》传递了不良的价值观,认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败家,所以不让读?

害怕孩子会违反交通规则,所以朱自清的《背影》也该从课本里删除?

诸如此类的担心,到底还要纠结到几时?如果真的拿着放大镜来看这些作品,哪怕是李白、杜甫的千古名作,也一样会被找到所谓的问题。

对此事,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希望大家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信心,其实他们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的。作品有问题当然需要拿出来讨论,但如果犯了强迫症,那咱们的孩子就真的什么都不用学了。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