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甲玄修秘义之虚空阴阳法诀(连载一)

 睦晨脩性养心阁 2022-09-25 发布于安徽
序 言
玄宗修炼之「内丹学」,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修行大道的精华与核心所在。不了解「内丹学」,就不明白修行大道的真实意义,更不会认识「道」文化的整体。自唐宋以来,玄宗修炼之「内丹学」,已成为修行大道的主要修炼方式,形成了建立在「道」文化基础上的一套严密的具有实践性的玄宗修炼体系,为人类生命科学、健康学和养生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六甲法脉,是一趟集「道、法、术」三位一体的系统法脉。法门深广,取意高妙。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中不可多见的玄学。《六甲玄修秘义》一书,便是六甲法脉中「道」文化层面用以玄宗真修实炼的指南之书,其中,「虚空阴阳法诀」和「龙虎续命法诀」,皆是成道之航梯也。
图片
六甲法脉,是由「正一龙虎宗」分衍而来的一个支派法系。创始于元初,隐传于元末,时称为玄教。其创始人为元初龙虎山道士张留孙。玄教自创立至元末,先后显传五代掌教。第一代张留孙,掌教四十三年;第二代吴全节,掌教二十五年;第三代夏文泳,掌教四年;第四代张德隆,掌教五年。继张德隆之后,于有兴继续掌领玄教。于有兴至元正十八年仍在掌教任中,此时,离元朝灭亡已不到十年时间。至第六代掌教杨斉宗,六甲法脉开始转入隐传时期。
位于湖北省的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因蕴太和之气,真武显灵,张三丰得道,遂为古仙真修炼云达之地,历唐宋元明发展,成为与五岳齐名的大岳。当时,玄教在修习方面杂采兼收。除承袭「正一龙虎宗」符箓斋醮外,兼采众家。如第二代掌教吴全节,寄迹道家,游意儒术,明粹开豁,超出流俗。既向南宗道士陈可复学雷法,又向东华派首领林灵真学法术,还向南宗道士赵淇学内丹,并著有《灵宝玉鉴》、《至正集》、《吴文正集》等书。至元十二年间,吴全节以私钱万缗,捐赠于武当山五龙宫用以修缮,并时常于此修行,缘遇「隐仙」传授「以神驭气」之法。隐仙者,张三丰也。名通,又名全一、玄素、玄化、三仹、昆阳等,号三丰子、玄玄子,世称「隐仙。」自称为张天师后裔,祖籍江西龙虎山。金末元初至明永乐时期,显世道教学者、思想家、丹道学家、武术家。为三丰太极拳鼻祖,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于元世祖中统元年,举茂才异等,官至中山博陵令。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历代皇帝敕封其有「忠孝神仙」、「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等等。天下道脉,共饮法乳。融儒释之精,传性命法诀,衍续不断。六甲法脉所以有「大道」之传承者,源于此也。
图片
古人曰:「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玄宗修炼,本就十分简单,只是「神炁」二物,不着于「色身」便可,是何等的简要。诸君阅读拙著,玄宗修炼诀要之泄露,可谓无余蕴矣。然,玄宗修炼,乃天下希有之事。若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其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之人,则不能行之,不能修之。后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难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学者须明性命之理,好学多问,由浅及深,自卑登高,循序而入,深造自得,方能识得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能行得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知得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
图片
《六甲玄修秘义》之「虚空阴阳法诀」,以人元玉液为起手,以天元虚空阴阳为成道,实为人元直接天元之丹法,为心源性海,执中贯一,守虚以静之绝学。凭借身外虚空为鼎炉,以神驭气为手段,降龙伏虎,免却后天形躯之摸索,了却大小河车之繁复。简单易行,功效直捷,绝无流弊偏差,是时下,后天执形丹法所不能比拟的一部玄宗修炼法门。《还源篇》云:「以简易之语,不达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悟真篇》云:「大丹之道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又云:「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炼成灵质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得到即为得道。愿有缘之士珍之!

第一章  玄修九论

第一节   论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同梦幻泡影,百年岁月,只是瞬息之间。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恶趣,可惧可怕。举世之人,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醉生梦死,碌碌一世,入于苦海而罔觉,陷诸火坑而不知,以苦为乐,以假为真。殊不知一切尘缘世事,俱是戕性之刀斧;恩爱牵缠,无非丧命之井坑。只落得罪孽随身,万般虚妄。无常一到,纵有金山银山,买不得性命。虽有孝子贤孙,纵也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也不肯留情。命赴黄泉,万劫沉沦。故,历代丹经,群真道书,传流后世,使人寻文解义,脱火坑,出苦海,弃妄存真,以保性命。然学道乃一普通称呼,其中有真心学道,志在了生死者,有只图名利,假此作幌子者,有一时随喜,旋即放弃,有始无终者,有信从邪师,言修炼者。皆各谓学道,实际则多与道不相应。今目约真为生死而学道者言之,有遇真师者,有不遇真师者,有遇真师已得全诀者,有只闻下手工夫者,或得诀仅一半者,此中亦难以一例视之。再以真为生死、已遇真师而得全诀者言之,或遇种种逆缘,阻其实修,或自己一时因循,忽大限已到,而不及修,或能放下一切,蓦直前去,毫无阻碍者,是德胜而道备,故得成其志也。有志于道者,须看破人间世事,方有通衢大路。否则,尘缘不断,妄想成道。虽身已出家,而心未曾出家,一举一动,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不但不能成道,而且无由闻道,出家又有何用?古往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故,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
图片
《悟真篇》云:「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了道歌》云:「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此言,世事皆假,性命最真,欲知其真,先弃其假。一认其假,心为假役。一假皆假,与道日远,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不惜性命,悬虚不实,空过岁月,到老无成,必至老死,何益于事?吕祖因一梦,而群思顿脱;马祖因悟死,而成道最速。先勘破人间世事,而后修真,故成真了道,易于他人。出家修行,原系勘破人间世事而然。若未勘破,而强出家,有名无实,本欲登天,而反坠地,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不论在家出家,若欲辨此切身大事,先将人间世事,尝探一番。尝探来,尝探去,尝探到没一点滋味处,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从此,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消。脚踏实地,寻真师、访道友,勇猛精进,为道忘躯,自然一诚格天,祖师定会暗中提携,当有真人前来度引。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