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他才是当之无愧的民国第一网红!

 zzm1008图书馆 2022-09-2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翻开他作品的那一刻,便使我们这一生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这个人,便是鲁迅。

鲁迅在文坛的地位,不只在语文课本里。一直以来,他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学家、评论家热切关注的对象。

图片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评价鲁迅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同是诺奖得主的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而巴金说:“他的作品伟大,他的人格比作品还要伟大。”

图片

绍兴市文广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原市文物局局长、文博研究馆员高军

明天是鲁迅诞辰141周年的日子。一百多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中国已挺立在世界的潮头,鲁迅和他的作品依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日前,绍兴市文广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原市文物局局长、文博研究馆员高军写下了这篇《我读鲁迅》

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高局一起解读鲁迅,献礼党的二十大,传承鲁迅民族魂。

图片

1936年鲁迅逝世,终年56岁。这个年纪,在今天看来,走得有点早,但这是天命,天命谁也不可违,当然也包括像鲁迅这样的天才。

图片

就生命的长度而言,鲁迅确实短了点,但他天才的生命厚度与密度却不得不令人惊叹。周扬曾经说过,他深信鲁迅、毛泽东是难得的天才。这两个人,一个骂过他,一个批过他,以他的经历与学识,周扬晚年还是服服帖帖地称他们为天才,这个认识应该是由他的亲身经历所悟到的,并由衷感叹,人世间确实存在着天才。

图片

鲁迅的天分世所共鉴。作为小说家,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其语言的开创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奠定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此后七年间,鲁迅所创作的小说因其揭示人性的深与形式实验的广,足可跻身世界文豪之列。

作为杂文家,鲁迅在小说之后,独创杂文这一具有强烈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的文体形式。他的杂文更是成为全景式展示和批判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文化思想理念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 | 吉林省博物院 鲁迅指导青年木刻家进行版画创作,把外国版画介绍到中国,编辑出版多种美术书刊。

作为美术理论家与中国现代美术的倡导者,鲁迅热诚推介西方美术理论和美术创作,尤其是西方的木刻、版画艺术。可以说,没有鲁迅,中国还会更久地沉浸在旧的时代中,不能与现代美术思想和美术创作全面接轨。

图片

© | 吉林省博物院

作为一名学者,鲁迅运用现代的学术观念研究中国的古典小说,写成被郭沫若誉为“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称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双璧”的《中国小说史略》。此外,鲁迅还整理校对勘正了《古小说钩沉》《嵇康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数十部古籍,为后世的古典文学及文献研究留下了一笔巨大财富。

图片

不仅如此,鲁迅还收藏整理汉画像、瓦当、砖文、佛教造像等拓片7000余枚,准备以一己之力,写成《中国文字史》《中国佛学造像史》,可天不假年,成一大遗憾。

图片

图片

显然,要给鲁迅的开创之功与产生的影响列一个清单是一件鲁莽而愚蠢的事,但有一点想法我可以内心坚定而踏实地说出来,那就是除非不涉足,只要他一涉足,鲁迅都将成为这一领域中开疆拓土式的人物。鲁迅以他短促的生命,完成了其他人几辈子都完成不了的工作。这是必然的,因为天分不够,非天才怎能完成这样的工作呢?但我以为这还不够重要,重要的是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良知和精神导师,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个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不仅关乎中国人的智慧,更关乎中国人的德性。

图片

读鲁迅小说,我特别喜欢《孔乙己》,每次读,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文字的表层,看似弥漫着市井的讪笑,背后显现的却是人间的悲剧。科举制度所造成的读书人的命运及社会困境被深层地揭示,读罢令人潸然泪下。联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一则新闻,某组织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考状元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现,所有的状元中竟然没有产生出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一个结局难道不足以令人扼腕叹息?由孔乙己到高考状元的前途景况,是否让我们由此可以认识到:人的教育与发展的问题,是一个极其久远和严峻的社会问题?

孔乙己最后因偷窃而被打断了腿,靠着双手爬行。有人说,这是鲁迅式的着墨于读书人的冷峻笔调,暗喻着中国知识分子表面被科举制度诱惑,而实际上深层地被科举制度所裹挟,直至挺不起脊梁的悲哀结果。

图片

郁达夫评说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部。当我们热衷于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这个解读让我想起鲁迅与梁实秋关于译介论战的那桩公案。显然,我以为鲁迅对于信达雅的理解,其背景是建立在对于国民性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他认为翻译的写意与写实,对于一个尚须改进惰性的族群来说,硬译式的写实翻译或许更符合中国的现实。而雅舍里的梁实秋为雅所遮蔽,与鲁迅的社会认识难在同一个层面。这种深邃的天才远见,到今天还不为许多人所认识,难怪郁达夫会发出这种感叹!但反过来更证明了鲁迅天才的远见卓识和内心的操守。

图片

图片

鲁迅的译介思想其实与其译介的内容是分不开的,鲁迅所译介的内容多与被压迫被奴役民族的生活与斗争有关,鲁迅借此唤醒自己民族的同胞,鼓舞自己民族的斗志,在文字的通道里产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共鸣与震荡。同时,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决定了鲁迅文字的冷峻与干练。鲁迅不喜欢风花雪月,在他的文字中很少有缠绵的情、美丽的景。鲁迅要的是冷静的剖析、深入到骨髓中去的尖刻。鲁迅之所以反林语堂、梁实秋式的雅趣文字,这取决于鲁迅审美的去风景化与反雅致化意识。鲁迅以为,我们的民族长此甜蜜优雅下去,国人就再也没有血性的精神和刚健的气质了。这是鲁迅始终保持着警惕的东西,当有了这种严肃的警惕之心,鲁迅怎么还会认同梁实秋的译介观呢?

图片

鲁迅的价值观、历史观、审美观、文学理念、译介思想等构成了一个自洽的体系。鲁迅的思想言行是高度一致的,其译介思想正是其做人做学问的一个表征而已。

1998年,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举办西方世界第一次中国美术大展,其中1900年到1980年的专题展,集中了几代人具有代表性的国画、油画、版画和书籍装帧。相比于鲁迅一手培植的新兴版画艺术及鲁迅亲自动手设计的装帧艺术作品,民国初那些所谓的新国画既陈腐又比不得古人;徐悲鸿、林凤眠等人的油画既简单又幼稚;而新兴版画“比我记得的印象,更优秀——纵向比较,左翼木刻相对明清时代的旧版画,是全新的,超前的,自我完满的;横向比较,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英国、苏俄,以及东欧的表现主义,完全是对应的,除了技术略显粗糙,论创作的动机、状态,甚至品相,与欧洲同期的同类作品,几乎同一水准。在那项展览中,二十世纪的中国油画顶多只有文献价值,惟左翼木刻和几份书籍装帧,刚健清新,品相端正,可以拿得出去,放在世界上,有神气,不丢脸,是一份可观的交代”。陈丹青的这段文字,结合我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没有鲁迅,我们当下民族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放之于世界,将会是哪一番光景?

///

鲁迅是绍兴宝贵的人文资源

也是绍兴宝贵的旅游资源

他虽走出了绍兴,走出了中国

但他的根,还在物华天宝的小城

还在那人杰地灵的水乡......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