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凤凰山居士 2022-09-25 发布于江西

老wu侃国学今用

2021-08-20 22:33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明代官员与文学家杨慎,他父亲是当时的东阁大学士杨廷和,曾经在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官,且担当过内阁首辅。

作为赫赫有名的大臣之子,杨慎却没能像他父亲那样,长年在朝为官,而是连续得罪了明武宗与世宗两位皇帝,结果被罢官为民、充军云南。

然而,他最终反而变成了著名的文学家,还被人们赞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像

下面就来说说杨慎坎坷人生经历的故事。

一。从小聪明好学,中状元登上政治舞台

杨慎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六日,是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他家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祖父杨春曾为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名气更大,曾担当过内阁首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服侍过四朝皇帝。

从小就受到很好家庭教育的杨慎,没有因为家境显赫而沾沾自喜,而是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刻苦认真好学。七岁时,杨慎的母亲教他唐代绝句诗词,他常能熟练背诵;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了。

在杨慎十三岁随父入京师时,就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曾经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到他的诗后 ,愿意收他为徒,并称杨慎为“小友”。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剧照

有如此扎实的学习功底,杨慎的科考之路也比较顺利。21岁时,他参加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储已将杨慎写的文章列为第一名。不料因烛花落到考卷上而烧坏,以致名落孙山。遭此意外的打击,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他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正德六年(1511年)24岁时,得殿试第一,考中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从此,他正式登上了明朝的政治舞台。

二。为人正直敢言,得罪二位皇帝

虽然杨慎的科举比较顺利,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却非常坎坷。性格耿直、敢于直言,又不畏皇权与权奸的杨慎,虽然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他的政治才能在当时却难以施展,并且因此还得罪了二位皇帝。

第一位是明武宗,因为他长期不理朝政,还喜欢到处游玩。杨慎针对皇上这种行为,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

可武宗根本不理睬杨慎的告诫,依旧我行我素。杨慎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称病告假,并辞官回归故里。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概念画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经张皇后及杨慎父亲杨廷和商议,迎立武宗堂弟、兴王朱厚熜继位为明世宗。世宗即位后,因父亲的功劳,杨慎被复职为翰林院修撰,还被授为经筵(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

杨慎利用给世宗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教育世宗。但由于他性格直爽、言语率真,因此让皇帝常常听着不舒服,杨慎敢说敢言的脾气还与朝中的权奸结下了不少冤仇。

接下来的内阁“大礼议”(指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纷争,就突出表现出了杨慎的“叛逆”风骨,并且让他又得罪了第二位皇帝:明世宗。

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世宗的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但遭到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为此,杨廷和辞官回归里,杨慎虽留下了,但他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小人”同堂共事。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画像

世宗大怒,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在与学士丰熙等疏谏不被接受后,又偕廷臣伏于左顺门力谏,世宗更加震怒,要使用暴力镇压,并“命执首八人下诏狱”。

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仁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

世宗怒气不减,将他们全部逮入诏狱,随即加以廷杖。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然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三。流放期间不失志,以为民做事与文学创作为乐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造成父亲杨廷和在削职为民后的第二年,就在老家去世了;而杨慎则被流放到云南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得以还朝供职,直至老死其流放之地。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半身像

然而,杨慎在漫长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极颓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放逐期间,仍然关心人民疾苦,并且不忘国事。

如当杨慎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还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专门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批评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请求制止这种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杨慎不仅寄情山水,而且开始专心著述,他曾为白族修史。每到一处,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反映劳苦大众的艰辛生活。如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画

杨慎在滇南三十余年,博览群书,热衷于文学创作。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被后人辑为《升庵集》。被人们尊称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在戍所云南逝世,享年72岁。后来明穆宗时追赠他为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总之,明代官员与文学家杨慎,没能像他父亲那样,长年在朝为官,而是连续得罪了明武宗与世宗两位皇帝,结果被罢官为民、充军云南。

然而,他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关心民众疾苦、国家大事,热衷于文学创作,最终成长为了著名的文学家,还被尊称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杨慎敢于直言,不畏皇权与奸恶势力的英勇气概,值得人们称赞与借鉴;他热衷文学并留下优秀作品传世后人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品鉴与欣赏。

明代官员杨慎,为何要得罪二位皇帝,之后又成了著名文学家呢

杨慎·词·《临江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