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安殿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宫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 基本信息
建筑特色 建筑结构 ![]() 钦安殿 殿顶平坦,周围四脊环绕。殿顶安放渗金宝瓶。殿中悬挂乾隆帝题写的'统握元枢'匾额。 内部细节 ![]() 钦安殿殿内布置 到嘉靖时期,由于皇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并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歌颂皇帝至诚格天。嘉靖一朝宫中经常发生大火,为防火灾,嘉靖皇帝更是潜心奉玄修道,供奉玄武大帝作为压火的镇物。他还特别在钦安殿垣墙正门上题写“天一之门”4字。 清代诸帝虽信奉喇嘛教,但并不排斥道教。康熙、雍正两朝都先后在此设过道场,为皇太后祈求福寿安康。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的节庆及农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宫中的道官道众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钦安殿内设置道场,举办演教活动时,有时会请宫外的道士主持道场。康熙、雍正时,曾经在丧礼期间为太后设置道场,举行追荐仪式。 钦安殿事务由太监道士管理。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