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患者,体检发现肠息肉。都担心会不会癌变“需不需要切除?切了还会再长吗?可以不切吗? 今天咱们从认识到解决一步到位! 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简单的说就是肠腔里面长了一坨肉,会长在肠道里面的任何地方。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中医认为,肠息肉多因湿热下注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 会不会癌变? 不一定!会发生癌变的息肉具有以下特点: 1、 短时间内迅速生长的息肉 2、 直径超过两厘米的息肉 3、 腺瘤型息肉 4、 菜花状息肉 5、 宽基广蒂型息肉 6、 多发性息肉 需不需要切除? 由于大多数肠道恶性肿瘤,都是经肠息肉恶变而来。因此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消除肠息肉,那么就能终止其恶变过程,大幅降低罹患肠癌的几率。于是很多人查出肠息肉之后,马上就手术切除。可这息肉就跟韭菜一样,切掉一茬,又长一茬。每次复查,都能找到新的肠息肉。究其原因,手术虽然切掉了息肉,却无法阻挡痰湿形成,改变不了脾虚的体质。 如果不想切除,还能怎么办? 中医治疗肠息肉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要目标是“补益脾胃”,以治疗脾虚这个“本”,恢复脾胃功能,使息肉失去痰湿供给。而对于息肉本体这个“标”,则治以化痰散结,使得息肉逐渐缩小甚至于消除。如此标本兼顾,相当于把“韭菜”连根拔起,不仅可以让息肉消失,还能让其难以再现,从而达到预防肠癌的初衷。 ![]() 中医辨证治息肉 01脾虚湿滞型 症见:神疲纳差,腹胀不适,胀痛隐隐时作时止,大便稀,夹少许黏液,或大便费力难解,舌淡苔白。 治法:健脾化湿,行气活血。 02湿热积滞型 症见:口干、口苦,腹胀痛拒按,大便色黄,溏滞不爽,或大便结难下,或便中夹鲜血,或伴午后,潮热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祛湿,行气活血。 03痰淤交阻型 症见:纳差,神疲体倦,畏寒喜温,腹痛隐隐大便溏或带血,或伴腰背酸乏,舌暗红,苔白或厚腻。 治法:补益脾肾,化痰逐淤。 治疗肠息肉应标本虚实兼顾,虽然健脾祛湿,化痰祛痰为治疗大法。但针对于不同证候、标本虚实重点不同,在遣方用药上各有侧重。 温馨提示 如果发现肠息肉,不必急于切除。只要机体内环境不改变,无论切除多少次,依旧会复发。及时就医,调治胃肠环境,才能有效抑制肠息肉生长,从而预防肠癌。 |
|
来自: zgrzwd > 《癌,结,疮疔肿毒瘀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