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伋——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儒家圣人

 若悟369 2022-09-26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1

孔伋画像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后世称为“述圣”。

孔子只有一个儿子,叫孔鲤(前532年—前483年),字伯鱼,孔鲤也只有一个儿子,叫孔,字子思。孔鲤去世那年子思才刚出生,为什么子思出生那么晚呢?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谓庶氏之母者,谓子思非嫡出,故子思之母乃庶氏之母耳。”子思之母非孔鲤正妻,子思为庶出,故出生较晚。

文章图片2

孔伋关系图谱,来源于全历史

早年受教于孔子和曾子

孔子68岁时子思出生,而这时孔子刚刚由季康子派人带厚礼从卫国请回鲁国欲招其做官。孔子虽然受到敬重,但季康子的所作所为与孔子的政治思想背道而驰,所以拒绝出仕,而把晚年的全部精力用在文化事业上,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作《易传》,努力搜集整理古代文献作为教授子弟的教材。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子思儿时的启蒙教育完全有受之于孔子的可能。其次,孔子本人确实也很重视对后代的培养和教育。他曾教导其子伯鱼,让他认真学习诗、礼,并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告诫他。

孔子对于孙子子思也同样寄予厚望。《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问他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孔子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的。他回答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就是不孝。我要继承父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十分努力地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孔子听后欣慰地说:“我不用再担心了。”

后来,孔子去世,子思又跟随曾子学习受益匪浅。所以《圣门十六子书》中说:“子思从曾子学业,诚明道德,有心传焉,乃述其师之意,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作《中庸》书,以昭来世。”从曾子那里,子思也继续学习孔子思想的真传,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书,被收在了《礼记》里。另外,《礼记》中的《表记》、《坊记》、《缁衣》也是子思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所记,子思的著作有二十三篇,可惜大都亡佚了。

子思作《中庸》

文章图片3

中庸

传统观点认为《中庸》出于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司马迁称其为子思之作,但不一定是子思一人之作。

子思与其他许多著名儒者一样也向往国家的德治教化,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与孔子不同,为了施展抱负,孔子曾仕鲁参政,但却以去鲁告终。孔子周游列国,企图游说诸侯,但处处碰壁,甚至在各国受困。子思则不然,鲁穆公请他做国相,子思则以推行自己的学说为重婉言谢绝。

郑玄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子思作《中庸》一书,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和自然法则,讲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把“中庸”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到了世界观的高度。

《中庸》认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有天命来决定。人的本性能对天命作出正确的反应,表现为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道是不可须臾离的,如能修养得好,可以与天地相参。

《中庸》强调素其位而行。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做好自己分内的一切活动,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别人。这是顺从天命而率性,尽性的为法,也是用以消解矛盾的办法。

中庸·中和之道

子思的思想有形而上学的若干特色,但也有辩证的思维。中和之道从反对矛盾转化的立场出发,重视对立间的相互依存,重视(并极端夸大)同一性在矛盾发展中的作用。它所推崇的中,即是哲学上所说的同一性,是辩证法的一个片段。

中庸·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儒学的大一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原理,“天人合一”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道作为人世间的公理,它是由人去把握支配的。人可以并且应该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主动性,做世界的主人。

而“天人合一”从美学意义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美。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物和谐,才能达到乾坤运转的整体和谐。反之,则是混沌无序,则是人妖颠倒,则是纷争、动荡,一团乱麻。

中庸·人的道德修养

要追求并力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键还是在人,在人心,在人性。因此,以仁为本,从善如流,德行统一,允执其中,是我们不可悖离的宗旨。

去世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402年,子思去世,年八十二。

文章图片4

孔林:孔子墓位中部,墓东为孔鲤墓,南为孔伋墓,“携子抱孙”布局

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求学于子思的门人,《孟子题辞》则称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宋代,徽宗封孔伋为“沂水侯”。元代,文宗封“沂国述圣公”。明代,世宗封“述圣公”;后人因此称孔伋为“述圣”,与“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并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