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认识商朝

 寂寞中快乐 2022-09-26 发布于北京

商朝祖先契,被舜封于商地而得名,后于盘庚时期迁殷被后世称作殷商。商兴于唐、虞和大禹时期,自契至汤已有14位国君在位。汤灭桀而践天子位,平定海内,自后直至周灭商,经历17代31个国王(由于太丁只是立为太子而实际并未就位,所以有史书认为是17代30王),历时554年(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一、商朝的兴衰

根据《史记》记载,商朝500余年,大致经历了5次兴起与衰落的循环往复。

第一次兴衰:兴起于帝商汤,衰落于帝雍己。大约时间跨度为110余年(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487年)。在兴起时,伊尹为相。

第二次兴衰:兴起于帝太戊,衰落于帝河亶甲。大约时间跨度为110余年(公元前1486年至公元前1377年)。在兴起时,伊陟为相。

第三次兴衰:兴起于帝祖乙,衰落于帝阳甲。大约时间跨度为60余年(公元前1376年至公元前1315年)。在兴起时,巫贤为相。

第四次兴衰:兴起于帝盘庚,衰落于帝小辛,大约时间跨度为40余年(前1314年---前1270年)。在兴起时,盘庚行汤政,商道复兴。

第五次兴衰:兴起于帝武丁,衰落于帝辛直至商朝灭亡,大约时间跨度为近100(前1152年---前1046年)。在兴起时,傅说为相。

在夏商这样的朝代,所谓兴衰,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军事力量,兴时威慑天下,败时就像夏桀之时“桀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的局面。二是君主的威信,在夏商强调以德治国的时代,君主的品德尤其重要,兴时如臣民对商汤“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的期盼,败时正如《孟子》评述:“桀、纣逆天暴万物,故天下弃之,故民去之”。

所以,了解朝代兴衰史,是透视期间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商朝的迁都

都城的频繁迁徙,是商朝的一大重要特点。典籍记载:“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自此至盘庚迁殷,共经历5次迁都。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迁都:在帝仲丁 (前1411年---前1401年)时期。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将都城由亳迁至嚣(一说隞)。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嚣”之于“亳”,从地理位置看,更靠近当时的黄河流域,与当时的东夷族居地更远。此次迁都与当初定都亳相距近110余年。

第二次迁都:在帝河亶甲 (前1385年---前1377年)时期。商王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将都城由嚣迁至相。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相”之于“嚣”,从地理位置看,与黄河干流距离相差不大,主要是进一步向黄河的下流发展。此次迁都与上次迁都相距近30年。

第三次迁都:在帝祖乙(前1376年---前1358年)时期。商王祖乙“居庇”,没有具体交待如何从原都城“相”到居“庇”,只能默认是迁都至此。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庇”之于“相”,从地理位置看,同属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庇比相更远离黄河干流,更接近东夷部族居地。此次迁都与上次迁都相距近20年。

第四次迁都:在帝南庚 (前1327年---前1322年)时期。商王南庚“自庇迁于奄”,将都城由庇迁至奄。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奄”之于“庇”,从地理位置看,同属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奄比庇相更远离黄河干流,更接近东夷部族居地。实际上,商朝是更进一步将都城向东迁徙。此次迁都与上次迁都相距近30年。

第五次迁都:在帝盘庚 (前1314年---前1273年)时期。商王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将都城由奄迁至殷。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殷”之于“奄”,从地理位置看,同属黄河中下游地区,但殷在黄河以西、奄在黄河以东,殷之于黄河干流距离,在相、嚣之于黄河距离与庇、奄之于黄河距离之间,既不紧邻黄河干流也不相对远离黄河干流,似乎处于一种与黄河干流在当时看来比较合适的位置距离上。此次迁都与上次迁都相距近50年。

关于迁都之说,《史记》和《尚书》等典籍有不同记载。《尚书·书序》载:“祖乙圯于耿。”《史记·殷本纪》载:“祖乙迁于邢。”另据《史记·索隐》:“邢,音耿,控亦作耿。”邢、耿实为一地。郭沫若在《中国史稿地图集》中也采纳了邢、耿一地说,并将邢(耿)地标注于“嚣”地附近,与“相”地相距甚远。这里内含的由“相”迁至“邢(耿)”是第三次迁都。再往后看,《史记》关于迁都的记载还有:“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钢鉴易知录》关于迁都的记载还有:“祖乙圯于相,徙都于耿。”“圯于耿,徙都于邢。”“盘庚迁都于殷。”等。可以看出,第四次迁都并没有清晰交待,直接到了“殷已都河北”和“盘庚迁都于殷”,没有形成闭环。

相比较而言,《竹书纪年》则相对完整地记录了五次迁都。在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之后,顺接的就是南庚“自庇迁于奄”和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这使五次迁都形成了前后相对应的闭环。观上可看出,在第四次迁都时,上述典籍发生了分歧:《史记》等基本就没有记载,《竹书纪年》则记载相对较全,终点都是殷地,但过程出现了偏差。

到底孰对孰错?参看《中国史稿地图集》可以直观看出,“庇”、“奄”和“殷”三地均同属黄河同一流域,只是相对于黄河干流来说,分属于南岸或北岸、远离或适中而已。而邢(耿)地则在嚣地附近,与殷相距甚远。另外,《帝王世纪》记载:“帝武乙复济河北,徙朝歌。”从《中国史稿地图集》可以直观看出,“河北”即黄河以北与“朝歌”同在一个方向,且距“庇”和“奄”地同属黄河同一流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竹书纪年》似更可信。

关于商都屡迁的原因,无外乎有这些原因:水患、游牧、游农、去奢行简、军事需要、政治需要,等等。但究竟每一次迁都的真实原因,各种典籍中都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上述原因也只是据有限的资料推测罢了。不过,从科学、辩证的角度看问题,每一次迁都应该不仅是某一种原因的,而是二种、三种甚至更多种因素的综合原因所致,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商朝诸王年表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盘庚迁都后历代商王在位时间周期,再据《史记》《帝王世纪》《纲鉴易知录》等史料对盘庚前叙帝王在位时间的片断记载,推算出商朝17代31位帝王的在位时间,以及主要政事。

商太祖(天乙) 子汤(前1600年—前1588年)13年。商汤成功取得鸣条之战胜利,把夏桀放逐到南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定都于亳。商汤关心民命,国势昌盛。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商代王(太丁) 子丁 (前1588年---前1588年) 1年。太丁只是立为太子而实际并未就位。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1587年---前1586年) 2年。汤第二子,伊尹摄政,都亳。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1585年---前1582年) 4年。商汤子,伊尹执政,都亳。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1年---前1550年) 32年。汤嫡长孙,继位后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三年,暴虐百姓,朝政昏乱,伊尹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让他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桐宫悔过”)。至此,太甲修德,诸侯归顺,百姓安宁。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1549年---前1530年) 20年。太甲之子,太丁之孙。先以伊尹为相,后以咎单为相,采取节用宽民政策,笃行汤法,国势繁荣。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1529年---前1505年) 25年。沃丁之弟,太甲之子。

商敬王(小甲) 子高 (前1504年---前1488年) 17年。太庚之子。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1487年---前1476年) 12年。太庚之子,小甲之弟。雍己在位时,荒废政事,商朝开始衰落,诸侯不来朝。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75年---前1419年)57年。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伊陟为相,巫咸、臣扈治王家,修汤政,殷复兴,诸候归之。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1418年---前1408年) 11年。太戊子。迁都由亳至嚣。《古本竹书纪年》:“仲丁即位,征于蓝夷。”王崩,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混乱。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1407年---前1398年) 10年。太戊子,仲丁弟。居嚣。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崩,国内复乱。

商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1397年---前1389年) 9年。太戊子,外壬弟。迁都由嚣至相。商朝继续衰落。《钢鉴易知录·商纪》:“商道浸衰”。这个浸字越发表达了商朝其时的衰败趋势。河亶甲讨伐兰夷、征服班方,对商朝的稳定很有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1388年---前1370年) 19年。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即位后迁都于邢(耿)。又过了8年,迁都由耿至邢;之后又迁到庇。巫贤为相。祖乙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诸候宾服。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1369年---前1356年) 14年。祖乙子。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1355年---前1336年)20年。祖乙子,祖辛弟。都庇。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1335年---前1327年) 9年。祖辛子,沃甲侄。都庇。王崩,国乱。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1326年---前1321年)6年。沃甲子,祖丁堂弟。迁都自庇于奄。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王崩,国乱。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1320年---前1314年) 7年。祖丁之子。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商朝再度衰落。都奄。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王位继承开始混乱,诸候莫朝。九世之乱这是第九世最后一位。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3年---前1286年) 28年。祖丁子,阳甲弟。盘庚以前,王朝统治出现危机。盘庚继位以后,于前1298年把都城从奄搬迁到殷,改国号为殷,行汤政,商道复兴。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85年---前1272年)14年。祖丁之子,盘庚之弟。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殷道复衰。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71年---前1251年) 21年。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在小乙26年时,古公亶父自逊迁于岐,改国号为周。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0年---前1192年) 59年。小乙之子,盘庚之侄。武丁年幼时曾在外行役,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继位后,甘盘为相;三年之后,傅说为相,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武丁在位期间,相继征伐虎方、夷方、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有称之为武丁大帝。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191年---前1181年) 11年。武丁次子。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商世宗(祖甲) 子载 (前1180年---前1160年) 21年。武丁第三子,祖庚之弟。征伐西戎。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

商甲宗(廪辛) 子先 (前1159年---前1156年) 4年。祖甲子。廪辛在位期间,多次发兵征伐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但始终没有征服。

商康祖(庚丁) 子嚣 (前1155年---前1148年)8年。祖甲之子,廪辛之弟。

商武祖(武乙) 子瞿 (前1147年---前1113年)35年。庚丁之子。武乙努力进行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措,但成效不大。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庸的一代君王。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迁都于河北。《史记》曰: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戮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商匡王(文丁) 子托 (前1112年---前1102年)11年。武乙之子。太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季历毫不客气,史料记载: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此时,文丁感觉不妙,囚禁并杀了季历。

商德王(帝乙) 子羡 (前1101年---前1076年)26年。文丁之子。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商纣王(帝辛) 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 30年。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统治腐败、极度奢靡、尽失民心。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牧野之战,大胜商军。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商亡。

四、商朝著名君王

商朝经17代31位君王,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商汤、盘庚、武丁和商纣了。

(一)商汤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其在位共30年,其中,做夏朝商国诸候17年,商朝国王13年。商汤在历史上可称道的的业绩体现在多方面。

商武革命。商武革命一般是指商汤革夏桀的命。《左传·昭公·昭公四年》记载椒举言于楚子的话:“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在历代帝王的盟誓中只有商汤用“命”来定性,因为商汤的举措是货真价实的改朝换代的“革命”,是宣示自己是秉承“天命”的帝王,是用向上天“请命”、“受命”,转而拿“天命”、“帝命”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的策略。所以《周易》有载:“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是开创用“革命”的方式改朝换代的创举。这一创举,实事求是地讲,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一扇窗,其实也开启了一扇门。

解网施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解开三面之网而捕鸟,以此彰显商汤的仁德。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这一举动为商汤收取了人心、赢得了威信,自此,各方诸候、方国尽相归之。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商汤的这一行为,是在具有相对完整的国家组织后,帝王的第一次以仁爱博取民心,以仁爱治天下的滥觞。

任用贤能。商汤也是个识才之君。商汤任用伊尹和仲虺,一个是奴隶,一个是奴隶主,开启了任人不唯出身,以及任人唯德、任人唯贤的先河。伊尹是一代名相,其辅助几代商王,演绎了一段贤臣治国的美谈。这也成为后世之为人臣者竞相效仿和追求的目标。

征伐讨逆。在商汤率领下,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商汤灭韦之战、商汤灭顾之战、商汤灭昆吾之战、商汤灭葛之战,以及商汤与夏桀的鸣条之战,均以商汤胜利而告终,正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

(二)盘庚

盘庚即位,正是商朝经历“九世之乱”(从商王仲丁至阳甲共九世)之后的第一位君王。九世之乱使国家衰落,社会凋敝,诸侯莫朝,天灾频仍。盘庚是位能干的君王,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决心再一次迁都。但绝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尚书·盘庚(上中下)》三篇记载了盘庚对贵族发表的三次重要演讲,盘庚摆事实、讲道理,既威逼利诱又晓之以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最终成功实行了迁都,史称“盘庚迁殷”。迁殷后,盘庚光汤政,商遂复兴。

(三)武丁

武丁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武丁在位前,《尚书·周书·无逸》引周公言说武丁是一个“旧劳于外,爰暨小人”。武丁长期在外,不能不认为是小乙的有意安排;马融曾说,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苦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

武丁当政初期,商朝并非无可用之人。《尚书·说命中》:“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可见,除旧有的官僚体系外,武丁既有可托政事的冢宰,又有可以师事之的甘盘,并不缺乏治国的人才。然后,武丁是位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不满足于现有政治体系和即用人才,三年不言以期贤臣,最终在版筑间找到了傅说。有关傅说的情况上面已作阐述,不再赘述。

在傅说的辅助下,武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强化了王权,发展了经济,壮大了军事力量,商朝得到了高水准的复兴。对此,《尚书·说命(上中下)》有较详细的记载:一是强调“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的君臣秩序,其实质就是维护王权。二是强调“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的用人制度,建立任人唯能、任人唯贤的规则,强化商王对官吏的任用权。三是强调“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改革祭祀制度,把神权掌握到商王手中,其实质也是强化王权。

武丁在位期间,最重要的成绩之一就是军事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

武丁鉴于朔方、土方经常侵扰商朝边地和属国,甚至联合威胁商朝西北边境安全,于是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多次遣将发兵进攻,又亲自统兵出征,终将朔方、土方征服。用长达三年时间平定鬼方。发重兵击败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充当奴隶。统兵南征,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俘获甚多。还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

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

(四)帝辛(商纣)

商纣王,残暴、荒淫君主的代名词。历史上,与之有关的成语典故是对其最恰当的评价。这样的成语典故有:牝鸡司晨、纣饮失日、暴殄天物、离心离德、殷鉴不远、独夫民贼、靡靡之音、倒戈相向、助纣为虐、沉湎酒色、恶贯满盈、奇技淫巧,等等。

何以说是成语典故,意指不是凭空捏造而都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均反映了商纣王的执政情况,只是这些情况经历代文人和史官们的归纳、梳理,而渐次成为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尽管后世一些经史家对一边倒否定、丑化商纣王持反对态度,并因此提出很多疑异,但总体上这种评价还是代表了历史主流意见。

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任何一位君王在历史上都是功过兼而有之,只是两者之间的比例不同而已,商纣王也不例外。在看到其残暴、荒淫一面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推动历史发展积极的一面。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征讨,主要是向东与东夷的战争,以及向南征伐南方蛮族的战争,把中华民族的疆域进一步拓展;二是文化的传播,即把代表中华民族的主流先进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进行传播,促进了中原民族与诸夷族和蛮族的融合,拓展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对此的认识,毛泽东就说过: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融合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也持这样的观点,他在几首诗作了充分表达:①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②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百克无后非战罪,前途倒戈乃众俘。……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认为:他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

五、商朝著名贤臣

所谓名相,从历史发展的要求来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这显然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没有统一硬性的标准。商朝时期,被公认为著名的为相者,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和品德呢。

(一)伊尹

伊尹,名阿衡,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汤举任以国政。自辅政成汤之后,伊尹还辅政了太丁、外丙、仲壬、太甲和沃丁等5位商朝君主,卒于沃丁当政期间(大约公元前1550年),卒年100岁。

在夏时期,史记载:“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伊尹看到了夏朝桀的荒淫无度、人民的苦不堪言,决定弃夏投商,作《女鸠女房》以示心情。充分说明伊尹明辨是非、扬善去恶,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选择人生发展路径,具有战略和长远的眼光。

在决定弃夏投商之后,伊尹在夏期间,实际充当了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间谍”工作者。对此,《孙子兵法·用间篇》论述道:“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的这一论述,曾引起人们的误解,认为伊尹就是从事间谍的工作。其实,这里的“间”应该从大面来看,其实指为情报工作。从这一点讲,伊尹开启了军事情报工作的先河,也成为后来诸多军事家和军事著作关于加强情报工作的最早源头了。这些情报工作对于商汤打败夏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积极伐桀的过程中,伊尹见微知著,善于从战略高度判断时局。《太平御览》引《说苑》曰:“汤欲伐桀,伊尹请且乏贡职,以观夏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伊尹曰:'未可。彼尚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服,入贡职。明年,又乏贡职,桀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九夷之师在夏时代是最重要的方国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方国对夏的拥护程度,或者是夏能够发动和号召诸方国力量的晴雨表,伊尹以此为判断标准,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作出战略上的正确判断,为最终打败夏桀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成汤逝世后,太丁未立而卒,外丙和仲壬均在位很短。从历史发展的经验看,君主频繁易人且时间很短,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君主权威和辅政大臣威信的此消彼长,此时,是有野心的大臣篡权的最佳时机。然后,伊尹却作出了流芳百世的决策。在外丙卒而太甲立之后,《史记·殷本纪》论道: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还政于商”不是取而代之,在中国历史上树立了臣子忠于君主、臣子安于职份的光辉典范,为后来各种史书和典籍评述辅政或顾命大臣的一面镜子,这是一种美德,延续下来就是传统,开启者就是伊尹。

以上,是正史对伊尹的记载和评述。对伊尹的另外一种记载,有关典籍有不同评述。《古本竹书纪年·殷》曰:“仲壬崩而立太甲,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类似的观点在《晋书·束晳传》、《广弘明集·卷一》等都有记录。显然,这种记载完全推翻了正史对伊尹的定位,这是历史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幸好,是非曲折远在唐朝即作了辩驳,刘知几在《史通·疑古》部分,专门就诸如《古本竹书纪年》关于伊尹的记载进行阐释,也得以让伊尹以正义、尚德、积极的一面流传至今。

(二)伊陟

伊陟为伊尹之子。太戊时期,帝太戊立伊陟为相。《史记》记载了伊陟三件事。

其一:“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对于桑、谷共生于朝的奇怪现象,在占卜盛行的商朝社会,伊陟能够把“德”挺在最前面,可见其勇气和雄才大略。

其二:“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帝太戊在祖庙里,大加赞扬伊陟的功绩,认为不能仅把伊陟当作一般的臣子看待。伊陟谦让,作《原命》,看作是臣子的职份。此事之中,看似简单,实藏臣子与君主相处的微妙之法。一是谦让,任何时候都不能认为君主的奖赏是理所当然;二是立足职责,做的好是作为臣子的职责所在,无需特别褒奖;三是要将功劳推到君主一面。等等。

其三:“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这说明伊陟为相,能够以大心胸与诸臣子和平友好相处,共同致力于效忠君王和服务百姓的本分。博大的胸怀是为“相”一职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帝太戊为君期间,也正是商朝第二个兴起的开端。

(三)傅说

傅说(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之,举以为相,国大治。

关于傅说的传说以及武丁托梦得说的记载,在《尚书》《史记》等几十部典籍都有记载。《尚书》更是对其言行记载最全面,成为后世各类典籍著录的基础。尚书说命三篇,通过傅说与殷高宗武丁的对话,可以窥见傅说的一些治国、理政的思想。主要有:在对待人才态度方面,傅说主张“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强调选能任贤。在谋划方面,傅说主张“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强调谋划要考虑周全,把握时机而动;谋划事情要预先准备,做到有备而无后患。在治学方面,傅说主张“学于古训乃有获”“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强调要学习古代先人的智慧,学习要谦虚,要时刻努力。另外,傅说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蕴含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如“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夸自己美好就会失去美好,夸自己能干就会失去成功;开启宠幸反而为受侮辱,看不起改过的人反而会形成大非;世界上的事懂得道理并不困难,而是实行它困难。等等。这些思想在军事、政治等领域,都具有开端的意义。

上述傅说的主要思想,精辟深刻,成为商王治国的座右铭;特别是他亲自实践,辅佐商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富国强兵,传达王命,调兵遣将,征伐常来侵扰的周边游牧部落和氏族、方国,扩大疆土,四方归服,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傅说以他思想理论的精辟深刻和行政实践的光辉业绩,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他与东周时代历来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在上古三代一前一后、一西一东,各自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突出贡献,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

从后世典籍对傅说的评价,也足以窥见其“贤相”“圣人”之一斑。孔子评价傅说是“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墨子认为“武丁之举傅说也……惟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以利天,中可以利鬼,下可以利人。”庄子则认为傅说是得“道”之人。南朝人把“怀傅吕之术,抱屈贾之欢”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洪迈在《容斋随笔·一定之计》则把《易》《书》《诗》中记录的高宗克鬼方、伐荆楚的功绩作为傅说的主要政绩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