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不器与匠人精神:华夏文化是自相矛盾还是技道合一

 以史为伴 2022-09-26 发布于上海

当今时代,匠人文化、匠人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已经成为共识。不仅如此,古代文人士大夫也同样持有此观念。但在儒家思想中又有孔子格言“君子不器”,古代匠人在政治地位上甚至连普通平民都不如。华夏文化究竟是自相矛盾,还是内在逻辑上有其统一性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通常认为,匠人精神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被从传统工匠行业和人群中提炼出来的。匠人精神甚至被纳入中国近代化的视野下进行考察。比如“了不起的匠人”、“大国匠人”这类纪录片受到观众的极力欢迎。像近期《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的关于上阳台酒的文章对其匠人精神表现出高度热忱。

实际上,古人虽然没有专门提出匠人精神这个词,但是匠人的敬业行为同样受到古人的高度重视。

比如《周礼》作为儒家重要经典,书中专设《考工记》一篇,且并不是简单地客观描述,甚至将其所做之事提高到“圣人之作”的地位。文中讲到: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炼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智者创造对人类文明发展至关重要器物的观念,“巧者”也即工匠将这一观念进一步发挥并用具体技术将其转为实际器物,将工艺代代相传,福泽万代。智者是圣人,工匠也被认为是圣人。对工匠、对工艺、对工艺品的高度重视是匠人精神的重要内涵。圣人是古人对道德的终极追求,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对匠人的评价之高。

《孟子·尽心上》中讲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对匠人追求技艺上的天人合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表现出高度赞赏。《诗经·卫风》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展现了古人对于器物认真打磨,反复试验的精神。《大学》中更进一步发挥:“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将工匠的技艺和精神上升到儒家道学的层面。

但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又言:“君子不器。”君子不应局限于对具体器物层面的认识,更应该追求更深入、更细致、更高远的修养。而《易经》中又有所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工匠对于器物的重视,与君子高于器物层面的追求,两者显然并非同一层次之人。而这也通常被当作儒家或者古代文人士大夫轻视工匠、轻视工艺的体现。古代工匠的政治地位低下与之也有密切关系。

儒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基础,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观念也多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围绕匠人呈现的矛盾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矛盾之处。

当然,如果仔细对古人思想进行思考会发现其实这种矛盾并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样无可调和。

孔子的话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比喻,强调君子应该致力于追求“大道”,追求圣人之道,追求道德行为上的纯粹,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擅长一种才艺或从事某一类行业;而且才艺或行业同样是追求“大道”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所谓“形而下者”与“形而上者”其实是儒家所认为的君子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没有对于“形而下者”的认识,就不可能达成对“形而上者”地思考和追求。

正如《大学》中所提到的君子认知的途径:格物,致知,明心,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的修养、君子的抱负都要从具体的格物致知开始。而具体行业的从事便是一个重要方式。这样看来,儒家经典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便顺理成章了。

“技近乎道”便是对匠人精神与儒家精神或君子之道合一的精确描述。匠人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当之无愧。

匠人精神不仅反映在古代匠人的如琢如磨,同样在现代社会有明确体现。比如前文中提到的上阳台酒,从茅台镇严选优品基酒,又经过大师级专家勾调,在酒水的选、调、藏方面都有独到的理念。而且其设计包装同样用心良苦,将大道至简,净雅拙朴的理念体现于瓶身、瓶贴等的包装中。佳节之际,上阳台还会推出各种古代名画封套,让馈赠更有仪式感。

当今的上阳台酒与诗仙李白的“上阳台帖”交相辉映,一脉相承,口感甘润绵柔,醇厚典雅。文人雅士之酒是其核心理念。既注重酒水的品质,又注重传统酒文化的传承,可谓煞费苦心,匠心独运。

中国匠人生产的是器物,反映的是如琢如磨的精神,输出的是华夏文化,追求的是人生大道。匠人精神贯穿古今,传统文化恒久流传。#上阳台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