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站君 大人的工作坊,孩子的游乐场 不多说,我们先从一对芬兰夫妇的视角看一下图书馆的全貌。 一大清早还没开馆,入口甚至就已经排满了人,赫尔辛基最受欢迎的图书馆看来并非说说而已。 如果说一座如此规模的图书馆藏书起码应有几十万起,Oodi则明显反其道而行,在它庞大的占地面积里,藏书仅10万册。 大部分的地面一层面积,设计成为了亲子们的游乐场。 孩子们在各个角落肆意奔跑,在各种斜坡与阶梯上上下下,自由倾泻着自己小小的身体内的能量。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任意位置交流互动、阅览图书,所有的图书都可以免费借阅,也不需要办理图书馆证。 找不着的图书,可以向工作人员申请,他们会在近期购入书籍并通知你,所以10万册的藏书,是为了日后的不断补充有意为之。 而如果玩累了,或者想暂时“远离喧嚣”,父母们也可以在架空层的咖啡馆休息,馆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速食供选择。 除此之外,图书馆提供了茫茫多的配套设施为访客消磨时间,甚至还有一个专门打游戏的PS游戏房。 好家伙,这我能在这里呆一年。 各种规格不同的缝纫机,让你既可以在这里做简单手工,又能缝衣服。 电子阅读平板,为阅读障碍人士和识字有限的小孩子量身打造。 大型印刷用热压机和商用型打印机,让人一度怀疑这里到底是图书馆还是印刷公司。 工作台,3D打印机……各种科技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消音的音乐器材室! 这下你完全能理解这里为啥叫“父母快乐屋”了吧——不仅孩子,连大人的兴趣爱好都给拿捏了! 另外,图书馆还配置了一间美术馆,展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前卫艺术装置。 一间完全由木质材料设计的小教堂,供人休憩与祷告。 而除了室内完善的设施之外,室外的广场区域也没有被放过。 由于芬兰地处北极圈内,室外的自由活动时间相当珍贵,图书馆也因此将广场设计为一个完整的运动场。 不仅有各种地形障碍供极限运动爱好者练习和小孩子爬来爬去,同时还有攀爬架和篮球场等设施,真是太完善了! 这个图书馆全年开放,不限制任何人群进入,即便你是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只要注意整洁,能保持馆内的卫生,都不会被拒绝入馆。 每一个赫尔辛基市民在这里都能够感受到安全、舒适和放松。 它虽看似不务正业,但却是真正属于全体市民的图书馆。 因此,这个空间成为了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场所”,每一平米的设计都没有被浪费,它不仅拥有小型展览区和画廊,同时还有多功能厅,供人们在这里分享交流自己的音乐、绘画等个人兴趣。 一层空间明黄的扶梯与造型多变,颜色多彩的座椅,搭配木质的材质,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北欧风简约设计的温暖与舒适。 沿着螺旋阶梯通过架空层向上,则来到了第二层,设计师通过运用黑与黄的撞色,让来客立刻意识到了氛围的变化。 作为工作区,二层空间线条和颜色都显得十分硬朗,同时减少光线的进入,依靠照明让环境光保持均一,便于人专注投入自己的兴趣。 然而,在实际设计施工中,设计师并没有明晰的让每一层产生明确的界限,反而是刻意“不区分阶层”。 大量的斜坡被运用,每一层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产生了一种融会贯通的顺滑感与探索乐趣。 一切从民众的基础需求出发,从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多维度考虑设计。 Oddi图书馆成为了赫尔辛基最亮眼的地标,在冰雪覆盖的冬天,它伫立于市区中央,散发出甜美而优雅的气质。 在Oddi图书馆的宣传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Not just a library. Your interface to everything(并非仅是图书馆,而是将你与万物形成关联)。” 即便花费巨大的成本,设计也可以并非为了实现宏伟目标,而是为了满足一些微小的需求而存在。 这可能就是Oddi想要为我们诉说的设计本质。 图片素材: Arkkitehtuurimuseo MFA@Youtube Helsingin Kulttuuri ja vapaa-aika@Youtube DW Euromaxx@Youtube GPS Family Journal@Youtube HELMET Oodi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
|
来自: 新用户73992602 >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