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时期,河源的那些书院与寺院

 西一里2l6sluho 2022-09-26 发布于上海

【来源:河源文明网_客家古邑】

核心提示

根据种种史料记载,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一幅隋唐时期今河源辖境人民的生活景象。“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那时南越大地生态极好,森林覆盖率极高,不时能看到野生动物漫步在广袤的河源大地上。这一时期人口数量不多,大多数人为了能吃饱肚子,整天劳作。而有的人家略有一些余力的,就开始去学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原地区已开始科举考试,非贵族人家也可以通过努力读书去改变家族命运,获得一个提升自己阶层的机会。因此,书院应运而生。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僧众可以免除沉重的赋税,寺院也开始变多。因区位、交通等问题,佛教进入河源地区时,已到了隋唐时期。彼时的龙川、河源,已经建有一些有较高难度的建筑,尤以佛教建筑为多,如多层的佛塔,占地甚广的寺院。相对于佛家建筑,河源地区这一时期出现的针对某一群体的“公共建筑”,还有书院。

隋唐时期,河源的那些书院与寺院

隋朝东山寺边曾建塔

据各地县志资料中比较确定的说法,现今河源地区最早的佛家建筑,应是龙川东山寺,始建于隋朝。

东山寺在今佗城东瑶村东山。万历《龙川县志》载,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建寺与塔。

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曾被音译为“浮图”等。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塔在山巅,久废。官方推动建塔,大致在隋文帝时。隋文帝尚在北周为官时,得印度僧人所献一包佛舍利。仁寿元年(601年),敕令天下,包括循州在内的31州各建舍利塔安放这批舍利。彼时广东仅两个总管府——广州、循州,循州治所在惠州,这颗舍利被安放在龙兴寺。循州辖下的龙川,也动用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建塔于东山之巅。

始建时的寺不知在山麓还是山巅的塔下,因山名寺,龙川八景“东山暮鼓”说的即是该寺。

传说宋代吴潜被贬至龙川,住在废寺里,曾见寺中吐出光华。他创设三沙书院,与当地及周边士人讲学授道。到了清嘉庆年间,东山寺仍处废弃状态,邑人在东山山麓重建新寺,神像、钟鼓具备。

东山寺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积500多平方米,每日晨钟暮鼓,方圆十里可闻。1960年寺毁,20世纪80年代重修。

开元仙塔塔无影

佗城现存的塔,有两座隔江相望,当地人将它们分别称作“新塔”与“老塔”。老塔是正相塔,表面看起来很新;而新塔看起来很老。这两座塔同在东江边上,直线距离只有约2公里,数百年来坐镇在东江岸上,守望着佗城。

老塔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年)。塔高32.2米,共七层,为奇数,呈六角形,为偶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数的哲学思想: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老塔是火砖拌以黄泥浆砌成的砖塔,全塔用砖275000多块,每块砖长35厘米,宽15厘米,厚5.5厘米。

传说河源塔无顶,龙川塔无影。龙川老塔传为仙人所筑,此塔又被称为仙塔。筑塔之初,当地人常在塔下晒谷,有人担心此塔建成,塔影映地,有碍暴晒稻谷,仙人说:“吾筑此塔,可令无影,无虑相妨也。”果然,塔建成后,晒谷时节并无落影。

正相塔的始建年代之确定,和一个清朝当地人有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当地人徐灏偶然在塔下拾到一块坠砖,砖上印有“开元三年”四字,当地人又将此塔称为“开元塔”。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史家乐道的几个盛世之一。开元初,玄宗曾下令佛教徒还俗,禁建新佛塔。也许佗城地处荒僻的岭南,而且官方亦并不禁佛,这条并不坚决的禁令并未得到执行。

老塔建的时间太早,在久远的岁月中,并没留下什么文字记载。在民间传说中,仙人筑塔时,还没完成顶部,听见鸡啼,即遁去。因为仙人所筑的塔,民间迷信塔砖可治病,常有人到此取砖。有的人还掘取塔砖回家砌于灶上,以图家里六畜兴旺。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有雷击中塔顶,塔顶损毁,并击下一大铁锅,裂为数片,上面镌刻有“弘治”等字样。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时间为1488—1505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明弘治年间,老塔曾被大规模维修过。开元时期的塔究竟是怎样的原貌,已没人知道了。清光绪年间《点石斋画报》曾描述过当时老塔的外观:“县有古塔,层累九级”“以古砖层累而上,砖色近红,工巧而料固,阅年即久,无少剥蚀,洵仙迹也。”光绪年间那场风雨也有记述:“去年某日,狂风猛雨,时塔顶竟被吹倒。”邑人爱塔,即作修复:“嗣经邑人重为修理,顿复旧观。惟旧顶以铁铸成,做葫芦状,大可二围,重数百斤,今特无此宏壮耳。”

近1300年过去,虽曾经当地多次修缮,但在风雨吹打与人为破坏的双重打击之下,古老的佛塔遍体毁裂,顶端杂草丛生,岌岌可危,摇摇欲坠。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1980年、1985年三次对正相塔进行了维(重)修,但未恢复原有的葫芦顶。

1959年的那次重修,始于1957年10月,1959年10月竣工。1962年7月,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1959年的重修正相塔碑文载,在修理过程中,曾致函询问过北京中国科学院古代建筑修整所和广东省博物馆等处关于修塔办法,以“复原存真、整新如旧”为原则进行修补。重修前,塔楼木板全腐,只存朽木,塔高30.1公尺(米),修后高32.2公尺。遵照省博物馆意见,参照河源塔(龟峰塔)顶外形,再按本塔适当比例恢复了塔顶,全用水泥砌成,并装上避雷针。塔内周围及楼的地面搪上石灰,以防虫蚁;塔底外围加筑塔座,以防水土流失。

原塔砖火候极高,质地结实坚硬,每块砖重约14斤,是佗城东面瑶头水杉树窝下坑里一带建窑烧制的。1957—1959年修塔期间所用砖是老隆水贝砖瓦厂定制的,由老隆船运而至,用砖44000多块。

老塔新颜,其原有的独特结构未改。塔前两棵松树虽只有二三十岁,却亭亭如盖,有鸟巢安放枝丫间。塔身并无栏杆,人们要登高看景,要贴着塔身站在仅半米宽的塔沿上。

2008年,正相塔进行了第四次维修。2021年,正相塔装上了射灯,晚上塔身被照得明亮,夜景甚是好看。

唐代东江大寺延续1000多年

河源崇报寺的始建年代,或与东山寺相伯仲或更早,史籍载“河邑最古刹也,其创始不知何时”,但在唐贞观初就已是规模甚大的寺院。

崇报寺,在今源城区下城西南,面城,西向,殿宇三进,两旁余屋。始建年代不详,亦不知创始人是谁,哪位高僧最早居留于此。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到了唐贞观五年(631年),大夫刘宗政广施田租,舍租1300石,以供寺院用度。这是一条重要信息,说明河源在唐初时,农业生产技术已有较良好发展,一些人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同时也说明,唐朝初期崇报寺就已规模甚大,僧人较多。

后来,崇报寺的田租扩至3000余石,田产甚广,规模宏大,“象蹲狮踞,梵宇翚飞,精舍不下百五楹”。寺在城内,源城退休老人张志伟等曾听他们的上一辈人说过,崇报寺的大门西向着桂山。“万瓦鳞层之下,时得于贝云深处,徐度钟磬声,心恃半偈,月印上方”,崇报寺是古时河源城里一个蔚为壮观的宗教场所。

崇报寺延续了1000多年,里面供有八大金刚、十八罗汉,香火最旺时,有500多个和尚。有人认为,崇报寺最盛时,堪称东江流域最大的寺院。

但是僧人多了,难免有不法之辈;寺产广了,未免有觊觎之徒。到了明朝天启初年,寺租日益减少,梵宇倾颓,精舍生草,僧众先后星散,只剩一个法名叫“了尘”的80岁老头陀守着破寺。寺虽破,仍有上缴粮课的任务与一些支出不可避免。

明天启六年(1626年),河源县令王之民到任,看见崇报寺的破败境况后,尽力搜罗寺田,除分卖别县外,还得了田租1590石,用以供佛饭僧、缴粮纳税,免夫马船只等等费用。有了经费,庙貌也霍然有起色。惠州推官吴希哲将侵占寺产之徒绳之以法,以警“淫僧豪猾”与“贪黠者”,希望崇报寺与寺租都能一直存在下去。至明代时,河源曾有的7个古寺院,只剩下崇报寺犹存。

时光荏苒,中华大地已改朝换代。到了清顺治十年(1653年),因为寺租里有600石被充作县衙公费,又有其他一些寺租被挪作他用,僧众难以为继,个个离去,千年香火,又有断绝之虞。已经在河源做了两三年县令的浙江宁波人叶应茂,为此恻然愀然,决定重振崇报寺。他与邑中德高望重的绅士耆老商量,到南华寺选得释觉明为住持,又将600石返还给寺里。很快,崇报寺再度恢复了活力,僧徒云集,钟磬相闻。然而很快粮食又不够了,吃了上顿愁下顿。在叶应茂与其老乡王三曜、高鼎熺的斡旋下,崇报寺租复聚于寺,寺得以复兴。

1300多年来,盈富的崇报寺租,有人继续捐赠(如明代李生文捐赠寺田),有时被挪作他用,寺之兴废,与寺租之聚散休戚相关。知县陈张翼在乾隆《河源县志》里感慨道:“因备此遗文登载,欲使自今以往,寺僧谨守戒行,广集徒侣,复以此余赀,渐次修建殿宇,装饰貌像,令金碧灿然,克复其旧。而居是乡者,勿妄生觊觎;官兹土者,勿轻为更易,庶无失前贤盛心,永作一方胜概。”

崇报寺产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民国初年,曾田(彼时写作“增田”)横坑尚有崇报寺产,每年可收租谷270余石。其时住持灵悟,每年收租谷往返河源城与曾田横坑,旅费也要不少,便将横坑寺租乡谷请曾田代收。曾田每年给寺里香火油灯等各项费用银200元,费用之外的盈余,归曾田办学用。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寺里收入以横坑为大宗,寺里用度又多,增加到250元,其余盈余给曾田办学。为此,当时的河源县政府,还专门为此发布了一份公告,该公告现藏源城区档案馆。

崇报寺不知毁于1926年后的哪一年,后曾做过民国河源县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做过招待所,其旧址在现在的源城区上城街道公园路城市中心花园。

天宝道士铸铁像于霍山

霍山在唐朝时,一些附会在其上的传说使它更引人入胜。

唐代诗人曹松有诗云:“西土文殊曾印迹,大中皇帝旧参禅。”传说唐宣宗 (曾用年号 “大中”)为皇太叔的时候曾在霍山灵山寺参禅。

太乙仙岩有灵山寺,唐宋间香火最盛,元时遭遇兵燹,寺废。1993年,重建寺庙大堂、钟鼓楼,铸大铜钟,重塑释迦牟尼像及十八罗汉等佛像。

太乙岩左有铁佛岩,又名哲迹岩,深二丈许,阔七八丈,内在药臼丹灶,旧供铁铸三清像(道教的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霍山志》云,此为唐天宝年间道士李洞元所修。岩上曾有唐人邵庭珉的石刻。

唐朝时,还有两个神仙人物到过霍山——轩辕集与何二娘,传说他们能在极短时间来回于罗浮、霍山之间。

白鹿书院肇启东江学风

龙川老塔建起来后不久,循州范围内的第一座书院——白鹿书院也建起来了。

此时离隋朝龙川太守柳旦“开设学校,大变其风”已经约有130年。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楚宾举贤良第,到龙川任雷乡令。次年仲春的二月七日,到龙台岩的田间地头进行劝农工作的杜楚宾,突然发现两只健壮动物,“缟然鲜毛,昂然劲角”,从湖山处来,似乎并不避人。到了近处,他才发现这竟然是两头白鹿,脚劲极好,跑起来速度很快。杜楚宾赶紧让人去追,但人哪里追得上白鹿。很快,白鹿跑到西郊山中不见了。杜楚宾让人在白鹿消失的地方进行挖掘,挖出两块白石。他认为,白鹿本是祥瑞,毛发1000年才会变白,因此一只已是难见,何况两只。他非常高兴地认为,这肯定预兆着龙川五谷丰登、人文赫奕。于是命匠人刻“白鹿石”三字于石上,再在石上建亭,刻石立碑,又在附近盖有书院三间。

这座“白鹿书院”,距公认的中国最早官办书院——由唐玄宗创立于开元五年(717年)的丽正书院(又名丽正修书院,725年改名为集贤书院)的创办,仅晚了20年。

这座书院的存在时间不知多久,后来曾被“豪民侵占”。在它的遗址上,龙川邑人建起了龙台寺,为龙川八景之一的“龙台晚眺”,站在寺前,可见龙川城景,以及周围村落、自然景色,甚是怡人。

白鹿书院建成100年后,龙川诞生了循州第一个进士——韦昌明。

据嘉庆《龙川县志》载,龙川学宫于“唐宋建城北”。唐开元初,皇帝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宋神宗时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学,“凡始立学者,必先奠于先圣先师”,不知龙川学宫建于唐或宋的哪一时期。(来源:河源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