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黄柏黄连黄芩三种中药各自的作用功效使用方法用药须知常见问题

 太平时光 2022-09-26 发布于广西

黄柏

[ huang bo ]

中药材

别名:

黄皮,黄檗,川黄柏,关黄柏,黄菠罗

英文名: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禁忌:

对本品过敏禁用

张争医典专家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所长助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作用功效使用方法用药须知用药贴士

概述

中药材黄柏是一味清热药,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黄柏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中药材黄柏是一味清热药,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黄柏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黄柏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

黄柏苦泄寒清,燥而沉降,入肾、膀胱经。既清泄实热(火)而解热毒,又燥湿、除湿毒而解湿热度,还清肾火(相火)而退虚热。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较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症。与黄连

相比,清热燥湿力较弱,作用偏于肾及下焦膀胱,最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集清实火、湿热、退虚热于一体,凡实热火毒、湿热、虚热用之皆宜。

本品主要含小檗碱、木兰花碱、黄柏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此外,还含有黄柏内酯、黄柏酮、黄柏酮酸等苦味质成分及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甾体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柏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

黄柏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哪里?

黄柏的入药部位: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黄柏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黄柏的?

《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妇女漏下赤白,阴阳伤蚀疮。”

《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本经逢原》:“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

作用功效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黄柏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黄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湿热证

治湿热泻痢,可与白头翁、黄连、秦皮等同用。

治湿热黄疸,可与栀子、甘草同用。

治湿热带下,可与山药、芡实、车前子等同用。

治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混浊、尿有余沥者,可与萆薢、茯苓、车前子等同用。

治下焦湿热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每与苍术为伍。

阴虚火旺证

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常与知母、地黄、山药等同用。

疮痈肿毒,湿疹瘙痒

治热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可与大黄同用为散,醋调外搽;或与大黄、白芷、天花粉等同用。

治湿疹瘙痒,可与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同用。

黄柏还有什么其他功效?

黄柏常用药膳方选如下:

清热解毒

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1日4次。

清热凉血活血

黄柏10克, 绿豆250克, 白糖少许。

黄柏煎水去渣, 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 凉服, 随意服用。可清利湿热, 泻火解毒。

注: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含有黄柏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二妙丸

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如意金黄散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滞肌肤所致疮疡肿痛、丹毒流注,症见肌肤红、肿、热、痛,亦可用于跌打损伤。

栀子柏皮汤

清热利湿。主治黄疸,热重于湿证。身热,发黄,心烦懊憹,口渴,苔黄。

易黄汤

固肾止带,清热祛湿。主治肾虚湿热带下。带下粘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者。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复方黄柏液涂剂

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用于疮疡溃后,伤口感染,属阳证者。

关于黄柏的现代研究进展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抗溃疡、降血糖、抗痛风等多种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黄柏一般使用黄柏饮片,内服外用皆可。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如何正确使用黄柏?

黄柏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12g。

黄柏外用时,取适量黄柏研磨成粉后敷于患处,或者用黄柏煎汤洗患处。

黄柏经不同炮制方法,可生产黄柏、盐黄柏、酒黄柏和黄柏碳等中药材饮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炙用,止血多炒炭用。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不同,但用药方法一致,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黄柏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黄柏如何炮制?

黄柏

取原药材,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

取黄柏丝,用食盐水拌匀,稍润,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黄柏每100kg,用食盐2kg。

酒黄柏

取黄柏丝,用黄酒拌匀,稍润,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黄柏每100kg,用黄酒10kg。

黄柏炭

取黄柏丝,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及时摊晾,凉透。

黄柏与哪些药物同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辨证论治、临床个体化治疗。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药须知

黄柏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使用黄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药期间需注意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

如何鉴别使用黄柏?

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清热药,性味皆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每相须为用。

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

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泻痢、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

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用药贴士

问 盐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答 黄柏性味苦, 寒。归肾、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能。

生黄柏性寒苦燥而沉,长于清热,燥湿,解毒,多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痢疾,黄疸。

盐制后可缓和苦燥之性,不伤脾胃,长于滋阴降火,用于肾虚火旺,痿痹,带下,骨间疼痛等症。

问 酒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答 黄柏性味苦, 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能。

生黄柏性寒苦燥而沉,长于清热,燥湿,解毒,多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痢疾,黄疸。

酒制后可缓和寒性,增强清湿热利关节作用,并能借酒升腾之力,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热,用于热壅上焦诸证及足痿等。

黄柏炭善于止血,多用于便血,尿血,崩漏。

问 复方黄柏液涂剂的正确用法

答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清热剂,由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的作用。用于疮疡溃后,伤口感染,属阳证者。

用法多选择外用。浸泡纱布条外敷于感染伤口内,或破溃的脓肿内。若溃疡较深,可用直径0.5~1.0cm的无菌胶管,插入溃疡深部,以注射器抽取本品进行冲洗。用量一般10~20ml,每日1次。或遵医嘱。

黄连

别名:

味连,雅连,云连,川黄连,鸡爪连,支连

英文名:

Coptidis Rhizoma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禁忌:

对本品过敏禁用

李勇医典专家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概述作用功效使用方法用药须知用药贴士

概述

中药材黄连是一味清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中药材黄连是一味清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黄连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黄连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主入心经与胃、脾经,兼入肝、胆、大肠经。既清热泻火,又燥湿、除湿毒而解湿热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证。与黄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脾胃,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本品含有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掌叶防己碱)、棕榈碱、非洲防己碱、木兰碱、表小檗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阿魏酸、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味连、雅连主产于四川、湖北。云连主产于云南。

黄连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哪里?

黄连的入药部位:

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黄连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黄连的?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名医别录》:“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类法象》:“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燥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必用药也。”

作用功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湿热证

治湿热泻痢,可单用,或与木香为伍;

治湿热蕴结中焦、胸脘痞闷、呕吐泄泻者,可与厚朴、石菖蒲、栀子等同用。

心、胃火炽盛证

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可与栀子、竹叶等同用;

治心火亢盛之心烦不寐、心悸不宁,可与朱砂、甘草为伍;

治热入心包、热盛动风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者,常与牛黄、栀子、黄芩等同用;

治胃热呕吐,可与竹茹、半夏等同用;

治胃火牙痛,常与生地黄、升麻、牡丹皮等同用;

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可与麦冬、石膏等同用;

若治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每以本品为主药,佐以吴茱萸;

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出血常与大黄、黄芩同用。

疮痈肿毒

治疮痈疔肿、热毒炽盛而见红肿热痛者,可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

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治皮肤湿疹、湿疮,可单用外敷;

治耳道流脓,可单用取之浸汁涂患处,或配伍冰片、青黛研末吹敷。

注: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含有黄连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黄连解毒汤

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黄连胶囊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蕴毒所致的痢疾、黄疸,症见发热、黄疸、吐泻、纳呆、尿黄如茶、目赤吞酸、牙龈肿痛或大便脓血。

黄连上清丸

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清胃黄连片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香连化滞丸

清热利湿,行血化滞。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

香连丸

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左金丸

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连朴饮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霍乱。

泻心汤

泻火消痞。主治邪热壅滞心下,气机痞塞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秘结,或吐血衄血,舌红苔薄黄,脉数。

关于黄连的现代研究进展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抗腹泻、降血糖、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胃溃疡、利胆、保肝、抗胰腺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多煎汁服用,也可外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如何正确使用黄连?

黄连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2~10g。

黄连外用时,可取适量黄连煎汁后搽洗患处,或者研磨成粉,调制后敷于患处。

黄连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经不同炮制方法,可生产黄连、姜黄连、酒黄连和萸黄连等中药材饮片。生用清热力较强,炒用能降低其苦寒性。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不同,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生黄连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

酒黄连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常见中药配伍如下:

黄连配木香:黄连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两药相配,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能清热燥湿泻火;吴茱萸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配,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连配半夏、瓜蒌:黄连能清热燥湿泻火;半夏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蒌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相配,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此外,黄连也可用于日常保健,常用食用方法如下:

泡酒:黄连可与木香等中药配伍泡酒,具有清热、止痢的作用。

黄连如何炮制?

黄连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酒黄连

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处药锅内。用文火加执。炒干,取出放凉。黄连片每100kg,用黄酒12.5kg。

姜黄连

取黄连片,用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执。炒干,取出放凉。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 捣汁或干姜4kg煎汁。

萸黄连

取净吴萸,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拌入黄连片中。闷润至吴萸汁被吸尽,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黄连片每100kg,用吴茱萸10kg。

黄连与哪些药物同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辨证论治、临床个体化治疗。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药须知

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使用黄连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用。

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饮食禁忌:忌猪肉、冷水。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

用药贴士

问 黄连上清片的作用与功效

答 黄连上清片是一种清热泻火药。由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

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问 黄连温胆汤的组成和功效

答 黄连温胆汤由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茯苓组成。

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用于治疗胆汁淤积、胆怯、易惊、耳鸣、耳聋、眩晕、心悸、烦躁、不安、夜不能寐。

问 双黄连口服液的功效

答 黄连口服液属于辛凉解表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

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黄芩

别名:

山茶根,黄芩茶,腐肠,黄文,妒妇,子芩,宿芩,条芩,元芩

英文名:

Scutellariae Radix

主要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禁忌:

对本品过敏禁用

杨成民

医典专家团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子种苗专委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育种工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三审三校

概述作用功效使用方法用药须知用药贴士

概述

中药材黄芩是一味清热燥湿药,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

黄芩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中药材黄芩是一味清热燥湿药,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黄芩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黄芩药性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黄芩苦寒清泄而燥,主入肺与大肠经,兼入胆、脾、胃经。既清热泻火而凉血止血、安胎、解热毒,又燥湿、除湿度而解湿热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症。与黄连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弱,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上焦湿热,除肺与大肠之火。

本品含有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等黄酮类成分。此外,还含有苯乙酮、棕榈酸、油酸等挥发油成分、β-谷甾醇、黄芩酶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

黄芩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

黄芩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哪里?

黄芩的入药部位:

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黄芩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黄芩的?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药性本草》:“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本草纲目·卷十三》:“治风热,湿热,头痛,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医学启源·卷下》:“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

作用功效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

黄芩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黄芩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湿热证

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常与滑石、豆蔻、通草等同用;

治湿热泻痢,常与葛根、黄连等同用;

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等同用。

肺热咳嗽

治邪热壅肺之咳嗽,可单用;

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黄稠黏者,常与知母、浙贝母、桔梗等同用。

疮痈肿毒

可与黄连、连翘、甘草等同用。

血热出血

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出血,可单用黄芩炭,或与大黄、黄连同用。

胎动不安

治妊娠胎中有火热不安者,可与知母、白芍、白术等同用。

黄芩还有什么其他功效?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即食药物质)。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文件,黄芩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为药食两用。

黄芩常用药膳方选如下:

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

本品苦寒,能清肺胃、肝胆、大肠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治湿温或暑湿初起,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舌苔黄腻等症,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渗利化湿之品,如黄芩滑石汤;

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常与黄连、半夏、干姜等同用,如半夏泻心汤;

治湿热泻痢,常配黄连、白芍等药,如芍药汤;

治湿热黄疸,须配伍茵陈、栀子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药。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本品主入肺经,长于清肺热,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单用有效,即清金丸;或配桑白皮、知母、麦冬等清肺止咳之品。

若与瓜蒌、桑白皮、苦杏仁等清肺化痰止咳药用同,可用治痰热咳喘,如清气化痰丸。

本品能清气分实热,并有退热之功,配连翘、栀子、大黄等药,可用治外感热病,邪郁于内之高热烦渴,尿赤便秘者,如凉膈散 。

若配伍柴胡,可和解退热,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如小柴胡汤。

痈肿疮毒

本品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用治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

血热出血

本品炒炭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治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可单用本品或与大黄同用;

治血热便血,常与地榆、槐花等同用。

胎热胎动不安

本品有清热安胎之功。

治胎热之胎动不安,每与白术、当归等同用,如当归散

若与当归、白芍、白术等养血养胎药同用,可用治血虚有热之胎动不安,如安胎丸。 

含有黄芩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芩连片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蕴热,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

辛芩片

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

栀芩清热合剂

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用于三焦热毒炽盛,发热头痛,口渴,尿赤等。

葛根芩连丸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复方芩兰口服液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黄芩汤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主治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舌红苔黄,脉数。

黄芩滑石汤

清热利湿。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

葛根黄芩黄连汤

解表清里。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于作渴,喘而汗出。

清心莲子饮

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关于黄芩的现代研究进展

本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保肝、利胆、抗过敏、抗肿瘤、抗氧化、降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多煎汁服用,也可泡酒。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如何正确使用黄芩?

黄芩煎汁内服时,常用量为3g~10g。

黄芩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较强,湿热、热毒诸证宜用。

炒黄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

酒黄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

黄芩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

经不同炮制方法,可生产黄芩、酒黄芩、黄芩碳等中药材饮片。清热泻火、解毒宜生用,安胎多炒用, 清上焦热酒炙用,止血宜炒炭用。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不同,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又传统将黄芩分为枯芩与子芩,枯芩(片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条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 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

黄芩一般多入汤剂,煎汁服用,也可以制成散剂或丸剂服用。但中药材的使用须辨证论治,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更不可随意听信中药偏方和广告宣传。

此外,黄芩还可以和大黄、莪术等中药配伍泡酒,外敷患处,具有止痛、散瘀、退热、消肿的作用。

黄芩如何炮制?

黄芩

取原药材,除去残茎、杂质,抢水洗净,置沸水中煮制约10分钟,或置笼内蒸制约半小时,取出闷透,并趁热切薄片,及时干燥。

酒黄芩

取黄芩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时,取出放凉。黄芩片每100kg,用黄酒10kg。

黄芩炭

取黄芩片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透。

黄芩与哪些药物同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辨证论治、临床个体化治疗。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药须知

黄芩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使用黄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脾肺虚热者忌之。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

如何鉴别使用黄芩?

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作用。

酒黄芩借酒性升散,引药入血分,并可向上升腾和外行,治疗目赤肿痛,瘀血壅盛,上部积血失血,上焦肺热咳嗽;同时,因酒性大热,可缓黄芩苦寒之性,以免损伤脾阳,导致腹痛。

黄芩炭,具清热止血功能,多用于吐血,衄血。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用药贴士

问 黄芩、黄连、黄柏有什么区别?

答 黄芩、黄连、黄柏性味皆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每相须为用。

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泻痢、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问 复方黄芩片具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答 复方黄芩片,是一种中成药。由黄芩、虎杖、穿心莲、十大功劳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4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