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麦子的《极简心理学》摘编

 古月映雪 2022-09-26 发布于山东

古月映雪

一、心理知识

◆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学的理论,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协助其维护、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简单来说,心理咨询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自我成长的过程。

◆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对象:是存在一定心理困扰需要获得专业帮助的人,还有少数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并正在治疗的人。

◆心理咨询遵循的原则保密原则、中立原则、时间限制原则、设置边界原则(咨询结束以后,最好不要和咨询师成为朋友,或者有太多现实中的接触。)。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困扰是否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或者是不是有心理疾病的前兆,最重要的就是先来看一下他(她)出现情绪问题的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在两个星期以内我们是无法对他(她)进行判断的。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心情不好;当一个人遇到负面的生活事件的时候,比较悲观、伤心,这是很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理困扰出现的时间超过了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以上,我们才可能考虑进行诊断,或者说是进行评估。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咨询师给予的点拨和反馈十分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还是来访者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领悟以及行动。心理咨询不是要在短短50分钟里起作用,而是要在咨询后的那一周里来访者对问题的思考或者在练习和咨询作业时起作用。

◆春天是抑郁的高发季节,也是容易加重的季节。

◆在全世界来看,大约有1/4的人曾经出现过抑郁情绪。

◆本我遵循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的最主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价值观教育给予孩子的影响。本我代表着“我想要”,超我代表着“我应该”,自我就是“我可以”。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会反复自伤和自杀行为。

◆健康的自私是指,不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牺牲别人的利益基础上,同时也不把别人的利益凌驾于牺牲自己的需求之上。简单来说,做好自己,少一些是非对错的评价标准。

二、启迪

◆只有咨访双方保持着纯粹的咨访关系,咨询师才能客观公正的对待来访者和来访者的问题。

◆咨询师不是你的朋友,才能对你负责。

◆如果一个人没有改变的意愿或者不愿成长,再多的帮助也是徒劳。

◆谁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心理咨询更重要的帮助是滋养内心和成长。

◆在咨询室里,咨询师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对来访者有益的事情。

◆任何行为都是有功能的,拖延能帮助你减缓焦虑。如果没有拖延,可能你就会有强迫。

◆存在即合理。顺其自然接受现状,多一点体验,少一点占有和战胜。

◆焦虑型的人总是会夸大假设和问题。“一个人要在xx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xx岁之前你应该知道的事”的论调,一波又一波的压力海浪一样打来,我们禁不住开始加快步伐,连大脑也高速运转,停不下来。社会给了我们种种信息,让我们知道“不焦虑学习没有好成绩、不焦虑成绩没有好工作、不焦虑工作没有好老婆,不焦虑老婆没有好生活”,然后我们自己焦虑着,再把焦虑传染给孩子、家人和身边的人。

◆如果妈妈在自己童年受到虐待,自己生育的子女患有自闭症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来访者的人生战场是他自己的,咨询师能做的就是扮演好自己在他人生中的心理咨询师角色,让他觉察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增加自己的技能,从而驰骋战场。

◆理解每个人背后长长的历史尾巴,停下你的抱怨。我们指责父母、抱怨人生,我们也越来越痛苦,整个人像是陷入情绪的深渊,无法自拔。那现在请稍微学会一些心理学的你,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的你清醒一下:家是会伤人,但家有没有给你温暖?只不过,他们受生活的压迫、自身能力的所限,没能做到很好,所以在无意间给了我们一些伤害。他们也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然而这一切于事无补,因为发生的已经发生。你设身处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每一个人背后都拖着长长的历史尾巴,生活给予了他(她)什么,他(她)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当你设身想想这些之后就会对父母多一些谅解和理解,内心的执念也会放下一些。

◆3.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拿开手机,关掉电视,全心全意地陪伴,玩小游戏、讲睡前小故事都是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式。

三、心理实操

◆去心理咨询前,先问一下自己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做心理咨询?”“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改变?”

◆对待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她)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然后让他坚持完成专业的治疗疗程,给她一些默默的支持,而不是一些鼓励的话。

◆一般短程的心理咨询也需要6次左右。心理咨询是通过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互动和关系来起作用的,所以,在前一到两次的时间里,咨询师会搜集来访者的信息,对于问题进行评估和咨询目标的设置。在中间的三到六次进行认知的疏通、行为的调整等。最后一次,做好离别的准备以及咨询的总结。如果咨询师是精神动力学取向,那么咨询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克服焦虑的方法:远离焦虑型的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别把自己装进套子里。首先,要调整自我认知。要充分队识到自我认知上存在的局限,最好能够寻求专业的帮助。或者让身边的朋友对你客观评价,再与自我评价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别。其次,别拿别人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很多人的焦虑和自责都来源于害怕别人的评价和指责,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好先生”和“老好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上的问题,他们把爱和温暖都对外给了世界,把攻击和苛责都对内留给了自己,是典型的得到了世界却失去了自己! 少给自己一些精神上的枷锁,抛开一些无所谓的道德评价,焦虑就会减轻一些。最后,模仿学习他人。找到那些源源不断生出正能量的向日葵朋友,学习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中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地也可以开始发光发热了。

四、两个心理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如果一个大学生去打工,每天的收入大概是50美元,这些参加实验的同学每天只需要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拿到20美元,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报名参加了这个实验。实验的要求是严格控制感觉的输入。视觉方面给志愿者戴上眼罩,限制光线的进入;触觉方面给志愿者戴上手套;听觉方面给志愿者单调的“嗡嗡”声音的输入;温度控制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接下来志愿者就只需要躺着,什么都不用做,如果想要退出实验随时可以提出。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志愿者在一天到一天半左右的时间里就会要求退出实验,没有人能够坚持到三天。这个实验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当一个人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没有任何压力的状况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睡觉,一般人睡觉超过了12小时会觉得厌倦和烦躁,内心不安,十分想要一些刺激。这个实验说明人需要得到外界的刺激,当外界出现刺激时,人的身体和大脑都会处在高度唤醒状态下,会调动机体去面对压力,从而使个体有更多的力量,获得发展。

压力影响健康的实验:将压力看成助力,结果会大不一样。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TED做的演讲中也说过这个研究:对三万个美国成年人进行八年的追踪,每年问这些被研究者两个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经历过多大的压力”和“你相信压力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吗”。研究者每年都会查看一下公众死亡记录来确定这些被研究者的情况。研究发现,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过较多压力的人死亡的风险比经历较小压力的人增加了43%,但是,这些人是相信压力是有害的被研究者;相反,那些经历过较大的压力的被研究者如果认为压力不是有害的,他们的死亡风险在三万个被研究者中是最低的。这个研究说明让人死亡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想法,一个人所受的压力影响,不只是现实中所经受的压力的大小,还包括个体如何认识和看待压力。

心理学上的一项研究追踪了大约1000位年龄在34岁到93岁之间的美国成年人,每年都会问这些被研究者两个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经历多少压力”和“你花费多少时间来帮助朋友、邻居和你社区里的人”,然后使用公共记录去查询在接下来五年内死亡的参与者。结果发现,那些经历过过多压力的被研究者的死亡风险比经历较少的人增加了30%,但是那些花费较多时间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的死亡风险并没有增加。对别人伸出你的双手,无论你是在寻求帮助还是帮助别人,你的机体都会释放更多的催产素,你对于压力的反应会变得更健康,而你也能从压力中快速地恢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