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五律]

 rabitzn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唐·郎士元,一作皇甫冉诗)五言律诗
文/译 张宁·仁安

秋兴①因危堞②,归心③过远山④。
风霜⑤征雁⑥早,江海⑦旅人⑧闲。
驿树⑨寒仍密,渔舟晚自还。
仲宣⑩何所赋,只叹滞柴关。

现代文解读:
高高的城墙上秋日的情怀在胸中萌生,思乡归家的念头飞过远山群峰。南飞的大雁啊已经在风霜中早早启程,客居他乡闲愁莫名啊是羁旅四方的游人。驿道旁的树木挺立在寒风中仍然枝叶茂盛,渔船到了傍晚已自踏上回程。仲宣在他的《登楼赋》中道出心声,慨叹不得归家滞留在陋室柴门。

注释:
(1)秋兴: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亦指秋日的情怀。 (2)危堞(wēi die):高城。亦指危城。   (3)归心:回家的念头。   (4)远山:远处的山峰。  (5)风霜:风和霜。比喻艰难辛苦。  (6)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7)江海:江和海;泛指四方各地。   (8)旅人:客居在外的人。   (9)驿树:驿道旁所种的树。  (10)仲宣: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郎士元,唐代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诗名甚盛。这首诗是郎士元滞留无锡时登无锡的北门城楼所作。诗人在城楼上望着远山,思归之情骤起。首联“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点明了时间,表达诗人的心情。诗人在秋日里登上高高的城楼,看到的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但是诗人的心却透过群山飞向了远方的家乡。颔联“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闲”,诗人在城楼上看到南飞的大雁早早的动身迁徙了,而自己却一介游人漂泊在江湖,心中的惆怅可知。颈联“驿树寒仍密,渔舟晚自还。”这里是写景,虽然天气转寒凉,但驿道旁的树木仍然枝叶繁茂,傍晚渔船在劳作了一天之后返航回家,诗人在心里慨叹自己却四处漂泊,渔夫有家日日可回而自己却不能。“仲宣何所赋,只叹滞柴关。”仲宣一般指王粲。王粲善长作诗赋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这里的赋就是指《登楼赋》,是王粲南依刘表时所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战乱关中,王粲于是离开长安,南下投靠刘表。到荆州后,却不被刘表重用,以致流寓襄阳十余年,他的心情极为抑郁苦闷。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也就是来到荆州第十三年的秋天,王粲久客思归,登上当阳东南的麦城城楼,纵目四望,万感交集,写下这篇抒情赋作。赋中主要抒写了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在此想起了仲宣的《登楼赋》,赋中慨叹滞留在柴关不得归家,这不也正是诗人的写照吗!

English translation
Ascending the North City Wall of Wuxi with Gentlemen
By Lang Shiyuan in Tang Dynasty
Translated by Zhang Ning

An autumn feeling comes to me at the battlements,
A sense of nostalgia flying over the distant mountains.
Wild geese start early against the wind and frost,
The man on journey all over sad in his heart.
Though cold the trees by post road still green and thick,
Fishing boats are coming back as it is turning dark.
What Zhonxuan wrote about in his poem,
Was to complain his being stuck in a humble ro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