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吉吉日更的D202天
今天在涛哥群里看到这张图,这一句“等我怎么怎么样了,就能去做什么和什么了。”对我们而言肯定都不陌生。
等我放假了,我就能好好休息了 等我有时间了,我就能出去玩了 等我厨艺练好了,我就能做饭给家人吃了 等我有钱了,我就能买我想要的东西了 等我瘦下来了,我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了 等我不租房子了,我就能把房间收拾干净了 等我换了大房子,我就能把父母接过来住了 等我孩子成家了,我就能轻松点了 等我……,我就能……。 这些话,乍一看好像没问题,玩确实需要时间;放假才能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家里掌勺人做菜一般也是最好吃的那位…… 举“休息”这个例子,不放假也可以让身心得到休息,工作之余的锻炼、冥想、读书等都是放松的方法。锻炼完出了一身汗,体验到内啡肽带来的爽感;冥想是时间成本最低的放松方式,清晨的冥想焕发活力,睡前冥想助眠;读书让你的内心的到充盈。很多人周末放假选择自驾游看似在休息,实则在消耗,到了上班那天,往往玩的太累而无精打采。也有人一放假,晚上熬夜白天睡觉,三顿并两顿,吃得不健康,反而折腾了身体。我的理解是真正的休息,不一定需要半天或几天时间,也不是非通过“玩”不可。只有让你的身心得到放松,状态越来越好才是真正休息好。再说“厨艺”这个事,真的只有练好了才能做饭给家人吃?可不可以是在做饭的同时精进厨艺?在行动中求得反馈,这是提升厨艺最好的方式。我是一个常常把“等我……,我就能……。”挂在嘴边的人,说得最多的莫过于“等有有钱/时间了,我就能……”就比如这一次的乌兰布统草原之旅,属于多年的心愿但更多的是临时起意。昨天师父在我状态下评论“怎么出发得这么晚?”(备注:对教育系统而言,八月出行确实不早,12号以后为了开学就要原地不动,一般都是放假后马上出去。)我7月份还没想过这个暑假要旅行,大概是被同事的自驾游西藏刺激得,大概是两年半没出门了,大概是……,反正自己也说不上具体是为何。7月30去舟山培训,餐桌上同事们聊起旅行,她们话题一开,我马上落实。我不想再等了,等疫情稳定、等不再那么忙、等生活没那么大压力。我清楚,一个「等」字后面是无尽的懊悔,我不想再给自己制造这种负面的情绪。出发前一晚,老妈打我电话说:“浙江疫情那么严重你还出去,回不来怎么办?”我说:“回不来就回不来再说。”这些年碍于工作出行要报备,一直原地不动,这一回我想遵从内心,不等了。一个「等」字,让过去的你错过多少事或人,你难道不会遗憾吗?想,就去做嘛,只要不违背原则、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这个念头有人一辈子都无法抛弃,如果你不想年老时躺在躺椅上回想过去只有后悔。那趁现在,就现在,行动起来,去做你想做的事,去见你想见的人。 这里会分享我的成长故事,记录我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思和所悟。
你真了不起,能看到这里,感恩阅读 交个朋友,一起见证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