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苹果之争:作为凡人的帕里斯及其选择

 昵称38946836 2022-09-26 发布于湖北
I.  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

古希腊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不是开始,而是完成:当希腊联军在特洛伊城外围攻九年之际,事情已经趋向于完结。
然而,如此宏阔的战争却有着异常浪漫的起点,即金苹果事件
其事并不复杂:
国王佩琉斯(宙斯之孙)与海洋女神忒提斯成婚。他们邀请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却偏偏遗忘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给出一枚金苹果,要赠送给最美的女神。主要候选神有:天后赫拉、智慧与战争女神雅典娜、美与爱情之神阿芙洛狄忒。
评选的权力交给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

图片

(著名游戏《刺客信条》中出现的“金苹果”,一种具有蛊惑能力的道具)


女神们为赢得金苹果而开出各自的礼物:
赫拉以权势相许,雅典娜以智慧与勇气为酬,阿芙洛狄忒则愿意给帕里斯完美的爱情(让希腊最美的海伦爱上他)。


II.  象征“人性”的帕里斯

如果就故事而言,那么也无非是“二桃杀三士”的变种版本。灾厄女神挑动的并非诸神对于珍宝金苹果的贪欲,更多的是对最美头衔的虚荣。竟然连最智慧的女神都无法摆脱对虚名的欲求——这个神话故事很有讽刺意义。

大家都知道故事的终局:帕里斯选择阿芙洛狄忒,并在其帮助下赢得海伦的欢心。两人奔逃回特洛伊后,希腊联军随之而来,最终在心怀怨怼的赫拉与雅典娜的帮助下,特洛伊灭亡。

这是很标准的“好色亡国”套路。

帕里斯的形象也就由此被固定为自私、好色与可鄙的小人物。

但神话作为特殊文本,是可以进行更深度挖掘与解读的。

这里要套用的是柏拉图的灵魂三分学说:柏拉图把灵魂区分为理性、情感和欲望三部分。其中最优越的自然是理性,而最卑下的自然是欲望,处于中间的情感则可以为双方效力。

灵魂的三部分与三位女神的权能形成非常融洽的对应结构:

I. 赫拉给予的权势,是对欲望的满足,权势就是统治与支配的权力;

II. 雅典娜提供的智慧,是对理性的满足,哲学就是爱智慧,而爱哲学的是理性;(这里我附带一个小猜想:雅典娜同时代表智慧、战争与胜利,也就象征着智慧即力量

III. 阿芙洛狄忒许诺的爱情,是对情感的满足,完满之真爱令人心动。

因此,

帕里斯的选择不单是就女神提供的礼物,就其个人私欲所作的选择。

毋宁说,

作为人类灵魂的代表,对其自身进行拷问与择取。

为什么我说帕里斯代表的是人性呢?

因为古希腊神话中是有神性存在的,他们就是故事中屡屡出现的半神

其中最卓著的代表就是《伊利亚特》的男主角——阿克琉斯

阿克琉斯英勇、善战、狂怒、超凡。观看戏剧时,他给我的感受是一个雄狮般的狂战士,这与《伊利亚特》的主旨“英雄的不朽功业与荣誉”是非常贴合的。

在英雄时代,武力即正义。在特洛伊阵营都算不得最强战将的帕里斯,自然要背负起“小白脸”的蔑称。

然而,

经过人文主义的淘洗,阿克琉斯般狂虐的英雄已经与现代人的精神不相契合了,拥有人之弱点的帕里斯反而更接近“一个真实的人而非神话中的英灵”。

因此我会觉得,以帕里斯的视角来重构这一系列神话会非常有趣。

阿克琉斯显然不可能选择阿芙洛狄忒。

因为他是一位国王、战士与英雄,唯独不是一个凡人。

《伊利亚特》开始处,他就为女人被阿伽门农夺走而愤愤不平。但这绝不是出于他对该女子的爱。那位女子是他作战的奖励,他为阿伽门农不公义的行为而震怒。如果他被夺走的是其他奖品,他的怒火不会有半分消减。

他的情感包括对荣誉的渴求(求胜欲)和对朋友的友爱。但像帕里斯那样的爱情他是没有体会的,阿芙洛狄忒也从来没有眷恋过他——他是赫拉与雅典娜的复仇武器,强大而成功,但就其心灵本质而言是干枯的

我想起红柯《西去的骑手》(这是一部有争议的文学作品)里的一句话:

“没有女子之爱的骑手是石头中的石头。”

阿克琉斯就像这“石头中的石头”。

但帕里斯心中有爱欲、有怯懦、也有偶尔的勇敢

你在阿克琉斯身上看不到怯懦,一个超凡的半神怎么可能害怕呢?他永远是一往无前的。

然而作为凡人,

就会有恐惧、就会有懦弱、就会有留恋,甚至会有可耻的逃跑。

这点在人文时代的《哈姆雷特》中就表现得很充分了:

如果哈姆雷特是神样的人物,他就问不出“To be or not to be”!

那《哈姆雷特》真的可以在第二幕就草草收场了。

正是因为作为人的犹豫与纠结,

哈姆雷特才有那么多经典的独白,以及推动剧情与矛盾走向结局。

同样,

没有帕里斯的爱慕与冲动,整个希腊世界将继续平和而无趣地延续下去。英雄们将在自己的国土上衰老与死去,海伦的风华也将一点点地凋零,特洛伊当然能作为不甚重要的城邦延续下来(埃涅阿斯也不会出逃,罗马也不曾建起)……

没有震荡的爱欲,世界就这样死气沉沉地衰败着。

这时候我又要引用黑格尔(我真的很喜欢他的哲学)《历史哲学》中的一句话:“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当然,

黑格尔说的热情很宽泛:

帕里斯冒着天大风险带走海伦是一种激情;

阿克琉斯为朋友复仇不惜战死也是一种激情;

阿伽门农渴望征服特洛伊以致征战十年也是一种激情;

……

但激情与激情之间还是有着绝大的不同:阿伽门农的征服热情,阿克琉斯的复仇热情与帕里斯的爱欲热情,有着迥异的性质。

而帕里斯所代表的爱欲,

有着最为广泛的普遍性——它深根于人之灵魂中间。

因此,

帕里斯不是无情的政治机器,不会选择赫拉的滔天权势;他也不是荣誉的附庸或者爱智的哲人,不会青睐雅典娜的力量与智慧。

所以,阿芙洛狄忒是最人性的神

帕里斯的选择也是符合人性的选择

在神性横行的英雄时代,它注定黯淡悲惨;

在诸神退位的人文时代,它回复本真色彩。

III. 历史中的爱欲

这是一个简单的收尾。当然这篇文章也是篇简单的文章,它只是表达我对《伊利亚特》的理解:从以阿克琉斯为代表的神性,回转到以帕里斯为代表的人性。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先我提出这种看法,总之我没有看过,这是我在观看《伊利亚特》时想到的。

无可否认,帕里斯的爱欲导致特洛伊的覆灭。

(当然从历史角度看也不尽然。例如希罗多德《历史》当中就记载其他说法,比如海伦没有抵达特洛伊,而是流落到埃及。因此特洛伊人不可能交出海伦。)

这并不重要,

因为由于爱欲而颠覆世界的故事并不只这么一出。

例如安东尼埃及艳后的故事。

罗马名将安东尼将黎巴嫩、克里特和北非并入克里奥帕特拉的埃及王国。在盛大的仪式上,他将女王推上“万王之王”的宝座。他们3个儿子分别成为亚美尼亚、腓尼基和昔兰尼的国王。

然而他的做法无疑损害了罗马,并最终败给更加年轻与无情的屋大维

作为政治机器的屋大维没有见埃及艳后一面,

因为他害怕自己像凯撒与安东尼一样沉湎于她的魅力——他逃避着他的爱欲,并构建起罗马帝国。

因此将爱欲放入历史坐标探求其意义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这也意味着,

灵魂三部分的斗争将延续下去,人就是在灵魂的矛盾与纠纷中体会与明悟自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