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被日军抓了2次,每次都用一个谎言,让日本人苦笑着放人

 新用户6516h3hB 2022-09-26 发布于山东

艺述史官方原创

1899年,四川省内江市的一户人家,迎来了家中的第八个孩子,取名为张正权。

一家老小都热爱研习书画艺术,比如张母——曾友贞,就十分擅长绘制工笔花鸟,刺绣也是她的拿手绝活,乡亲们都叫她“张画花”。

在母亲的影响下,年方五、六岁的张正权就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到了八岁,张正权便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画画。可以说,如果没有曾友贞的影响和熏陶,也不会出现后来的画坛“巨匠兄弟”。

1971年时,张正权跟随二哥前往日本学习。二哥张善孖当时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了,尤其擅长画虎,还因此得名“张老虎”。

他发现弟弟虽然专业是染织技术,但在绘画方面也很有灵气,再加上曾经得到母亲的指点,日后必将有所成就。

于是,张善孖开始尽心尽力地培养弟弟的绘画技艺。

张正权在潜心学习画画时,发现临摹古画是一种非常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在模仿古代大家的笔触笔法时,对他自己的灵感也是一种激发。

可惜好景不长,国内忽然传来一个令张正权悲痛欲绝的噩耗——他深爱的未婚妻谢舜华病逝了。

此时国内局势混乱,内陆交通十分不便,张正权连夜赶回上海想要回家奔丧,却无法找到从上海回内江的办法。

无奈之下,张正权只得回到日本继续学业。

1920年,学成回国的张正权仍沉浸在爱人已逝的悲伤中,决定皈依佛门,并得法号“大千”。

原来这就是后来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他随后又去往上海,发展自己的绘画事业。

在1925年,张大千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

当时有个名叫秋英会的著名艺术组织,对张大千的画作大加赞赏,还将他的画抢购一空。

从此,张大千的名声在上海滩一举打响。

随着张大千“身价”渐涨,当时上海的文人雅士,都渴望拥有一张他的画作为身份的象征。

不但张大千的画收到各界人士的追捧,传说就连他舍弃的废稿草稿,都能卖到20大洋一张的价格。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了。战士们用枪炮保家卫国,有志的文人也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展开抗日行动。

张大千也是,他拿出大量作品进行义卖,把得来的钱财全部捐了出去,用以支援抗日前线。

此时的日寇打着“实现东亚共荣”的幌子,不但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还想网罗各界知名人士装点日寇的“门面”。

名声大盛的张大千自然也成了他们的目标。日寇第一次上门“请”他去司令部做客,被张大千用计骗过。

他假称自己患了肝炎,日军怕传染到军中,于是只好作罢,让他养好病再来。

发现自己被蒙骗的日寇还没放弃,不久后便再次派人来“请”。还要“借”几幅张大千最为满意的作品,说欣赏完一定会完璧归赵。

张大千明白,这哪里是请?不去的话,自己的家人一定会被日寇当成要挟自己的砝码。

这又哪里是借画,到了日本人手里的东西怎么可能还要得回来?

张大千假意说,自己最好的画作都在上海的居所中,让家人去取来借给日方,实则暗中让家人散布日军迫害自己的消息。

这一招果然奏效了,张大千不但在国内名声响,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各界人士听了张大千被软禁迫害的传闻,纷纷声讨日寇的行径。

眼看自己伪善的面具不保,日寇只好无奈地将张大千放走了。

在后人对张大千的评价中,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但他的成就是无法被忽视的。

张大千不但用超群绝伦的画技,为书画界留下了无数瑰宝。

在面对贪婪凶残的敌人时,他也能临危不乱地巧使妙计,坚守住了家国大义的底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