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情分析怎么写

 禹杰 2022-09-26 发布于四川

学情分析是指“教”与“学”情况的分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教学分析”和“学生学习分析”的合称。目的是为更好地适合“教”与“学”(特别是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与“学”的目标,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学情分析分析什么?

一是教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教师方面:对学生的熟悉、了解情况,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等。学生(整体、个体)方面: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特点。

二是学生(整体、个体)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具有的与该知识相联系的知识衔接、技巧能力、创新方法、学习风格等。

三是学生(整体、个体)对本学科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分析。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师生、生生的互动、实验操作能力的锻炼提高等方面不能忽视。

四是对学生(整体、个体)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不解决,就会形成学习障碍。一些差生的产生和增多,就是在这方面积累而来的。

五是对学生所学课程的分析。教师要结合现任教的教材及知识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针对教学内容,从“已知(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未知(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能知(学生能达到怎样的目标)”、“想知(学生希望掌握目标以外的知识)”和“怎么知(学生如何学习,采用什么样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六是对学生习得情况分析,指导学生写“学习小结”。学习内容上,按学科;时间上,按学期、月、周。“学习小结”的内容包括:第一,学习内容简要介绍,要写重点。第二,学习的收获与不足:掌握了什么,什么知识没有掌握,有什么新的想法。第三,改进提高计划,要写出具体措施:对学会的怎么巩固提高;对没有掌握的怎么学习掌握等。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方案、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前几天大陈发了一篇关于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解读文章,并附上了学情分析方案和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在和老师们的沟通过程中,特别是2021年1月28日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学校管理团队、骨干团队在线直播讲解这个能力点之后,大陈对于这个能力点的考核要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现分享如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图1学情分析

如图1所示,我们先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学情包括什么,也即我们实施学情分析方案,我们最终要知道什么?应该是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那是不是我们每个学情分析方案都要能获取这5个方面的内容呢?当然不是,应该是按照学科教学需要来灵活选择。

二是获取了学情之后要干什么?目标有三: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和第一点类似,这三个目标也不是每次学情分析都要达到,根据你的教学实际来选择即可。

这两点综合起来应该体现在学情分析方案的学情分析目的第一句话,如图2划红线处,我的学情分析目的是收集学生对于Arduino和超声波的经验、知识储备,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图2学情分析目的

学情分析目的切忌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地说一些看似高大上的话,说的全是理念,与本节课没有任何实际关联的。如图3所示,这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就某篇课文写的学情分析目的第一稿,大陈认为就不合适。

图3不合适的学情分析目的

三是我们通过什么手段来获取上述学情,达到上述目的呢?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批改作业、面批面改、考试、家访等方式来获取学情,那有信息技术支持之后,我们应该有别于传统的方式,例如:问卷调查、即时通信、思维导图、课堂活动(希沃),如图4所示,该能力点考核要求给出了如下实践建议。

图4实践建议

第三个方面对应的就是学情分析方案中的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如图5所示,这是我的学情分析方案案例中的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我采用了希沃白板5、班级优化大师2个工具,用了课堂活动、随机点名、实时反馈3个方法。

图5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四是如何证明我已经具有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呢?如图1所示,你需要提交一份学情分析方案(图6),以及依据学情分析方案实施最终得到的一个学情分析报告的解读视频(视频1,我没有出镜,建议你提交作业前确认是否要出镜),也就是要提交1个文档、1个视频参与考核。另据部分省区考核意见反馈,建议视频中最好有本人出镜说明(虽然这个能力点考核要求没有像之后的A2、A3那样明说要出镜)。

图6学情分析方案案例

视频加载中...

以上问题弄清楚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来制作这1个文档和这1个视频了。如图7所示,学情分析方案应该至少包括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该方案考核等第分为合格、优秀两个等第,评价标准请见图8。

图7学情分析方案

图8学情分析方案评价标准

而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则至少包括学情分析对象、工具应用过程与方法、结果呈现与分析等报告主要内容,请注意视频时间不超过5分钟。该视频考核等第分为合格、优秀两个等第,评价标准请见图10。建议在录制视频前先做好学情分析报告的文字版或课件版,因为时间有限,只有5分钟,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脚本),很难达到评价标准中各项要求,大陈录制的视频就是先做了一个解读课件(图11),然后依据课件来录制解读视频的。

图9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

图10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评价标准

图11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课件

在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优秀”评价标准中,“应用图表呈现了分析结果,可读性强”在大陈的视频里并没有体现,因为我并没有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学情,因此请读者注意,大陈提供的案例仅供参考,换句话说也就是“学”无定法。

以上就是大陈根据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考核要点所作的解读,如有不对之处敬请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本文所提供的学情分析方案案例相比第一版在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这两部分有了进一步的修改,解读视频这次就没有修改了,之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再来重新录制。

另外,有很多老师给我留言,问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案怎么做?初中英语学情分析方案怎么做?大陈想说的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哪个学段、哪个学科,只要你紧紧抓住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考核要点(图12)即可。请你记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定是以你的学科为主,你先把教学设计做好,真正感受到需要掌握某方面的学情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重难点突破等等,而不是为了学情分析而学情分析,基于这个你所做的学情分析方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图12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考核要点

最后祝愿选择了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能力点的你考核合格,并且努力达到优秀。

十足教师干货,教师必备:如何做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

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的需求、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着眼于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进行学情分析。

什么是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情分析通常称之为“教学对象分析”或“学生分析”。是为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为什么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学生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而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来阐述最近发展区就是教与学的目标。

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分析什么

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学生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生理心理状况、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受、学生成功感等都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切入点。

1.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通过分析了解他们当时的生理心理与学习该内容是否相匹配及可能产生的知识误区,充分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课堂上有针对地加以分析,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功效性。

具体地说,对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看他们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抵触老师;对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

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2.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分析

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确定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

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

可以通过单元测验、摸底考察、问卷等较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的方式。

如果发现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3.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现代学生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处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来源较广,一部分来自城区、一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等,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还由于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

对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我们还要对班级学习风格进行分析。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4.分析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教师教得最优化和学生学得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陶行知说过,好的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才能创造出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分析学习知识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困难与障碍,并且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学生就能获得真实的发展。

因此,在备课中要努力去关注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思考相应的具体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怎么样分析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要分析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分析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具有的特点,同时更要分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分析学情的方法。

要具体分析,切忌空泛化。不同特点的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学生身上,我们做教师的要加以理解,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实施教学。

1.自然观察法

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个体的言谈、举止行动和表情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它的种类很多:从观察形式来分,可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从观察时间来分,可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内容来分,可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观察法较方便易行,所得结果较真实。

2.书面材料法

书面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现有资料,一类是诊断性资料。现有资料包括:学生填写的各种档案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等,能客观反映学生个体和集体的资料,如成绩单、操行评语等。

诊断性资料指教育者根据某一教育目的,适时地提出某些专题性作业,如命题作文、读书笔记等。通过书面材料间接了解学生,要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3.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的活动来进行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直接交流的特点,方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操作时应注意拓展范围以便能够全面和客观。

4.调查研究法

调查法是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

调查前要根据调查的内容和问题列出调查提纲,考虑好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确定调查的重点对象。

调查时要热情、周到,边听边记下某些重要的内容,调查后要对了解到的内容做适当地整理,这可以为学生做比较分析提供宝贵材料。

5.测验法

测验法适合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学习信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或试卷,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收集相关信息,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依据。

学情分析,可繁可简,成熟教师,之所以能简中见繁,皆因曾于繁中历练,正如无数次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年轻教师,必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循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教学经验的累积上没有捷径可循——开始时粗枝大叶,越老越粗枝大叶。

在上课的时候,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交互,找学生谈心及其它等渠道获取信息,对学生的情况,主要是基本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有一定了解。

当然,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时,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调查和了解,是比较可行的。

其实,主要是教师要做到有心,在日常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每节课备课时前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对我们上好课还是益处多多。

走近学生、留心我们的学生,思于繁、行于简,才能逐步在繁杂纷乱中寻出属于自己的规律,逐步螺旋上升、积淀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