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曼翁93岁获兰亭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吗?

 周挺藏真 2022-09-26 发布于辽宁

图片沙曼翁书法

图片沙曼翁书法

图片沙曼翁书法

图片沙曼翁书法

图片沙曼翁书法

图片沙曼翁书法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书法界的最高奖,它分出好几个奖项,比如佳作奖、理论奖、教育奖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算终身成就奖了。
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不仅要具备创作实力,还要在书坛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设置奖项至今,也仅有启功、潘主兰、王学仲等十几位书法大家获奖。这其中就包括沙曼翁先生。
沙曼翁先生出生于1916年,原本为清代皇族后裔,祖姓爱新觉罗,长期生活于苏州。他生前并没有在各级书协担任过什么职务,但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获得终身成就奖,凭借的是其非凡的艺术成就。
沙曼翁先生在获得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时,已经93岁高龄,这个奖项可以说是对其一生从艺的最好奖赏与总结。
数十年的书法篆刻创作,为沙曼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思想,虽然形成系统文字的书学理论并不多,但他的书论单刀直入、快人快语、率真质朴,处处闪烁出真切情怀和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散金碎玉中依然见其光辉,从中可以窥见沙老艺术根源,寻访到审美所来径。
“得古法出新意”是沙曼翁常用的一方自刻闲章,六个字,传达的是他从传统走来,在饱学传统基础上,渐进渐化的过程。对传统与创新,沙曼翁的论述比较多,最著名的有关于对书法临帖三个阶段的论述。
第一阶段叫作“有古无我”。就是遵从古人原来的面目,而不要强调自我,有的时候还需要忘我,永远都是“自我”,作品就没有传承。
第二阶段叫做“古中有我”。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慢慢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性情、美的感受和意趣。
第三阶段叫做“融古为我”。产生鲜明的个人面貌,强烈的艺术个性,这个阶段非常的漫长,很多的书法家终身都行走在这个过程当中,什么时候能够融古为我,也就成就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
沙曼翁的这个观点,其实是对傅山书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实践,就是入古出新,也就是他一直讲的“正入变出”。对于“变”,沙曼翁要求“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不能如蚯蚓吃泥土,吐的还是泥土,要如春蚕吐丝,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却是丝帛。
变,应是通融。沙曼翁几十年来,终日与钟鼎、简帛、诏版、权量、碑碣、砖瓦、写经为友,古稀之年,他实现篆隶通变,把篆书的笔法结体、草书的笔情墨趣有机地融入隶书,又把简帛书的自然之趣与碑刻隶书的浑厚古朴之气相调和,达到水乳交融这就是通融。变表现为“不受师貌囿”。
图片沙曼翁书法
沙曼翁早年师承萧退庵,但其作品取径和审美取向与萧有明显不同。萧退庵一生不写甲骨文,对于大篆虽涉猎,但不深入,而沙老籀、篆文字,均有涉足。特别是甲骨文,毛笔写出锲刻的意味,走的完全是新路。
沙老作书前常常首先熟识书写内容与形式,结合情感的表现而成一定的意象,然后动笔,做到意笔契合。他追求的是胸有成竹,而后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达到了一种虚和空灵的高境界,说沙老是追求心手双畅、心敏手达都不为过。
从心理层面而言,沙曼翁先生确实体现了张怀瓘指出的审美追求:“幽思入于毫间,逸气弥于宇内,神出鬼没,追虚补微。”(本文来自书法田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