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洋山:我看“民抄董府案”

 贝叶闲持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董其昌虽然在朝廷为官,但他一生对政治漠不关心,也毫无建树,只对书画感兴趣。因此,《明史》把他定性为书画家。

他生性懦弱,为人随和,无党派之争,和谁都好。如果他搁到现在看,他从一个落魄的平民家庭走出来,通过奋发图强,到富甲一方,且带着家族崛起,让董氏门庭声震四方。这应该是大家一个学习的榜样。

他唯一被诟病的只有一件:民抄董宦案。网上有多个版本的“民抄董宦”案件,每个版本都有出入,好在案子不复杂,我简单重新梳理一遍。

万历44年秋,董其昌的次子董祖权看中了秀才陆绍芳佃户的女儿绿英,绿英芳龄15岁,长得如花似玉,董祖权欲重金买来做小妾,对方不同意,他便带着家仆陈明等人,强抢绿英。(网上多数的版本是说为董祖权为董其昌纳妾,这样说的人不配写董其昌)

陆绍芳虽然是个秀才,在当地也很有点势力,被强抢之后,很是气愤,欲与为难,后经乡绅们从中斡旋,陆绍芳接受了调解。按照常理,此事已经到此结束。

按明代法律,强抢民女都是犯罪,有权有势的董家就和没事人一样,(明朝末年,有钱有势的人欺压百姓的事情频频发生,这也是董祖权敢于冒犯的缘故。)有读书人不甘屈服,于是编出了说唱小说《黑白传》来讽刺董其昌。“白”指的是董其昌号“思白”,“黑”陆绍芳皮肤黑,代指。说书人绘声绘色,常常引得人们哄堂大笑,就这样,董其昌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董其昌很冤枉,也很恼怒,通过自己的排查,觉得这个段子是同乡人范昶(场音)所写。范昶的父亲做过刺史,也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此时,他也并不想得罪董其昌,并不承认这是自己所写,为证清白,特意跑到城隍庙起誓。哎,巧的是,没过多少天,这个范昶忽然暴病身亡。

这下,这位范母不乐意了。当即带着媳妇、孙媳妇及一众女仆,披麻戴孝,在董府前大哭大闹。董祖权觉得斯文扫地,失了面子。生性暴躁的他,带着家丁陈明把这些女人拖进屋子,关上门,剥掉女人的裤子进行了侮辱。

范昶的儿子联络了一帮人,一纸诉状把董家告到官府。而对董家不满的士人纷纷张贴榜文痛诉董家的罪状,满街都是榜文,要求董家父子和陈明斩首示众,榜文很具有煽动性,至此,挑起了民愤。正好又临15庙香日,街道拥挤,骂声如沸。好事者鼓动不明真相的民众先是拆毁了仆人陈明等人的数十间厅堂。

16日,事件继续发酵,有人开始策划对董其昌家进行纵火,大火彻夜不止,董家几百间雕梁画栋就这么付之一炬。

这个时候的董其昌,一生都没有经历过这样暴力的场面,惊慌失措的他,不顾62岁的高龄,匆忙翻过院墙,躲到了邻居家中,惶惶然匆忙出逃于苏州镇江等地,直到半年后事件平息才回来。

可惜的是,董其昌收藏的历代书法藏贴名画都付诸火海,他经营一生的财产,也消失殆尽。

事情发生后,当地官员向朝廷做了汇报,经过苏州、常州、镇江三府会审,将打砸抢烧的一干人以死罪论斩;松江华亭县儒学生员5人受到杖惩并革去功名;另有5人受杖惩;另有5人受杖惩并降级。

董其昌深感为声名所累,向政府请求宽恕这些闹事者免于死罪。

至此,民抄董宦事件结束。在这起事件中不难看出,董其昌教子无方。他一生中有四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业外,其他都籍籍无名。

此外,此事发生在明国末年,国家改朝换代的前夕,社会风气很坏,有钱的人买官卖官,回贿赂成风,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各地饥荒,老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发生的打砸抢绝不是董其昌家这一起。远的不说,在民抄董宦案之前的十几天,在离他不远的昆山,就发生了两起类似的案件,被打砸的是当地有名的两位乡绅。其中一位周姓人物,进士出身,做过御史和县令,最后房子也被老百姓付之一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