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气流经”探讨

 再现红尘111 2022-09-26 发布于湖北

“脉气流经”探讨

张天星

“脉气流经”一语出 自《素问· 经脉别 论篇》, 是人体“食气”代谢过程的一个中 间环节。 原文说: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 行气于腑。 腑精神明, 留于四脏, 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 气口 成寸, 以决死生。”

“脉气流经”是“气”由外周 的“经脉”流向 中 央“肺”的关键过程, “脉气流经”简要 4 字高度凝练了气血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中有奥义, 可与《黄帝内经》其他篇章相互发明, 一些古代注家虽有触及, 但仍有余蕴未尽, 特表而出之, 就正于同道。

1 “经”“脉”异义

现在人们 习 惯“经脉”并称, 将“经” “脉”二者等同于一物。 如南京中 医药大学编撰的《黄帝内 经素问译释》中 就将“脉气流经, 经气归 于肺”翻译为“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 上达于肺” [1] , 其实在《黄帝内经》的语言环境中 二者有别, 即经为 主干, 脉为 分支, 大者为经, 小者为脉。这一 观点 可 从“脉” 的 字 形 中 得到 佐 证。 古“脉”字作“衇 ”或“脈 ”。 据《韵会》: “毛氏 曰: 字从月 从 。 今从永者, 误也。 永, 古詠 字。 反永为 。音普拜切, 水之邪 流 也。 从 取邪 流 义, 不 当 从永。 但相承已久, 不敢废也。 [2] ”

文章图片1

“ ”字之本义为水流之分支(“水之邪流”) , 这一含义从其篆书 的 字形中 很容易 领会(与 水对比) , 古人将 字加上表示与 人体相关的形旁“朒”来表示人体中的某些分支, 所以《说文解字》对“脉”字的 解释是“血理之分衺 行体者”, 特别 强调“分”“衺 ”(邪) , 指分支而非主干。 《韵会》 认为 脉当作“脈 ”, 不当作“脉”, 但脈 写作脉因袭已久, 不敢轻易更改。 其实从《韵会》的解释来看, 脈 写作脉也是可以理解的, 《韵会》提到反“永”为“ ”, 二者在篆书的字形上是左右对称的 (见图 2 图 3) , 均有水流分支的意象, 只 不过“永”为 水流之分支汇入主干合聚为一, 表达源远流长之意, “ ”则 指主干分出支流, 表达派分为 二之意, 所以“脉” “脈 ”作为 异体字是可以理解的。

当经脉二字并称时, 所表达的意思是经及其分支所共同构成的整体。 如《灵枢》第十篇名 称叫“经脉”, 指的是包 含主要分支在内 的 十二正经以 及经别、络脉等; 在《黄帝内经》中, 单独一个“脉”字可以代指“经脉”, 如“肺手太阴 之脉” “大肠手阳 明 之脉”, 指的是肺经主干及其分支、大肠经主干及其分支, 而“经”字则 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不 能单独 代指“经脉”, 而只 表达主干的意思。 所以, “脉” “经”义异, “脉气流经”一句 也不应囫 囵 读 过, 其所表达的意思是气由众多分支(络脉) 汇集于主干(经) 中, 然后由大经归于肺中。 王冰和张志聪的注解表达正是此意。 王冰 [3] 注曰: “言脉气流运, 乃 为 大经, 经气归宗, 上朝 于肺。” 张志聪 [4] 曰: “经, 大经也。 言入胃之谷气, 先淫气于脉。 百脉之经气, 总归 于大经,经气归于肺, 是以百脉之气, 皆朝会于肺也。”此外, 值得注意的 是此段话出 自《素问 · 经脉别论篇》, 所谓“别论”, 极有可能指分别 经和脉的论述, 因为《黄帝 内 经》 中 还有“五 脏别 论” “阴 阳 别论”均以“别论”命名 的文章, “五脏别 论”的核心内容是分别脏、 腑和奇恒之腑, “阴 阳 别 论”的 核心 内容是辨别阴脉与 阳 脉、 阴 病与 阳 病, 均有辨别、 分别的含义。 所以 有理由 认为, 区别 经和脉可能是“经脉别论”的核心内容, 只 不过《黄帝内经》颠沛流传,失去了 本来面目 , 虽 经王冰整理必不 能 尽复其真。“脉气流经”一段很有可能本有前文铺垫, 该段是在其基础上继续论述“经”和“脉”在“食气”代谢过程中各自 的位置与 功能。

2 “脉气流经”是气 2 次布散的中间衔接过程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 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 心, 淫精于脉。” “食气”入胃 后分为 两道, 一道由肝, 一道由 心。 由 心 一道, “气”借助心 的 布散作用到达人体最末端的无数细小络脉中 , 然后从远端络脉逐渐向 中 央汇集, 先 汇入大经 再归 于肺中(“脉气流经, 经气归 于肺”) , 然后 由 肺的宣发作用再次布散于外周 皮毛(“肺朝 百脉, 输精于皮毛”) ;第一次由心布散来的气(“脉气”) 和第二次由 肺宣发来的气(“毛 气”) 在腠理毫毛 间 相 合, 走行于府(“毛脉合精, 行气于府”) 。

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 , 归 心的“浊气”分别 经历由心 和肺的 2 次布散然后 才 能 归 于府, 化生“精”“神”留于四 脏。 第一次布散极有可能是通过现代医学所知的脉管系 统, 小肠是营养成分吸收最集中的场所, 被吸收的营养进入血液循环后布达周 身 各处, 而《黄帝内经》对这个过程可能也有所认知。 如《素问· 灵兰秘典论篇》所言: “小 肠者,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只 不过此处《黄帝内 经》中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 抽象表达, 把有形的 食物抽象为 无形的“食气”“浊气”, 把营养吸收入血布散及周 身 的过程抽象为“浊气归 心, 淫精于脉”, 舍去了 很多 形质层面的复杂过程, 这符合中医从“形而上”看问题的思维习 惯。 第二次布散则 是通过经脉体系,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上焦如雾”描述的就是该过程, 在此处经文描述为“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 百 脉者, 周 身 各处之谓 也, 实即“熏肤、充身、泽毛”之意。

而“脉气流经”是 2 次布散之间 的 关键中 间 环节, 这个环节结合《黄帝内经》其他篇章的论述即为营气化生血液的关键过程。

3 “脉气流经”是血液化生的关键过程

《灵枢· 痈疽》中 讲述了 人体以 中 焦 所出 之气(即营气) 为 材料, 其气由 孙脉注于络脉, 由 络脉汇于经脉, 逐渐化生血液的过程: “中 焦出 气如露, 上注溪谷, 而渗孙脉, 津液调和, 变化而赤为血, 血和则孙脉先满溢, 乃注于络脉, 络脉皆盈, 乃注于经脉。”《素问· 气穴论篇》有言: “肉之大会为 谷, 肉之小会为溪, 肉分之间, 溪谷之会, 以 行荣卫, 以 会大气。”“溪谷”指的是人体最远端、 最细小 的 气道, 是荣卫通行及汇聚之所, 其实就是“孙脉”。 “经脉别 论”中单以一个“脉”字来表达, 前文论之已 详。 营气“上注溪谷, 而渗孙脉”, 即营气由中 焦布达于远端的过程, 其实就是“经脉别 论”中“浊气归 心, 淫精于脉”和“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的过程(心和肺的布散同时进行) 。 由孙脉到络脉继而经脉逐级充盈汇聚,其实就是“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的过程, 营气在此过程中逐渐化而为血。 因为脉气流经最终要归于肺中, 所以《灵枢· 营卫生会》把脉气流经化生血液的过程简述为“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 由此可见, “经脉别 论” “痈疽” “营卫生会”三篇分别用详略不同、侧重不同的方式, 描写了 同一个过程, 在此过程中水谷精微由远端无数细小孙络逐渐向大经汇聚, 犹如无数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般,营气在汇聚过程中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

由此来看, 血液的生成除了 依靠脾胃的运化、心的气化, 还依赖于经脉的 流通与 肺独 特的“朝 会百脉”的作用。 《素问· 举痛论篇》说: “寒气客于脉外则血少”, 会导致血少 不荣之疼痛, 其原因就在于寒气客于细小 络脉之外, 阻隔 了 心“淫 精于脉”的 过程, 导致局部经脉得不到气的充养故而疼痛, 此气也是即将化生为 血的气, 故经文说“血”少, 这对于临床辨治血虚证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血虚证的形成除了 脾胃 虚弱、 水谷不能化为 精微, 血生成之原材料不足的原因外, 可能还与“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肺朝百脉”等环节有关。 若心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充沛地布散于远端细小络脉,则后续血之化生过程不能如常进行, 如此所致之血虚证当以补养心气法为治; 若“经” “脉”不利, 为 寒、痰、瘀等阴邪 所阻, “脉气流经”的 过程不 能如常完成, 如此所致之血虚证当 以散寒、 化痰、 祛瘀等法为治; 若肺气不足, 不能行使上焦“开发”之能, 归于肺中的气血不及再次布达周身, 阻碍血液的生化, 如此所致之血虚证当从补肺宣肺论治。

4 总结与分析

通过分析“脉”字的本意, 可知“经”“脉”异义, 而“经脉别论”中的“脉气流经”虽然简短 4 字, 描述的却是气由远端细小络脉逐级向 大经中汇聚的漫长过程, 这个过程应该引 起足够的重视; 饮食精微之气在人体的代谢分别由心肺完成 2 次从内而外的布散, 而“脉气流经”是衔接 2 次布散过程的中 间环节; 结合《灵枢· 痈疽》《灵枢· 营卫生会》的相关论述, “脉气流经”也是营气化生血液的关键过程, 临床辨治血虚证可从血液化生的中间环节寻找关键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