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文化视域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 赵凤莲 王华锋

 清源渭水 2022-09-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赵凤莲,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港澳研究等;王华锋,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研究 2022,31(03),26-31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媒介环境;青年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学习方式、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等方面建构新的价值观图景;在微文化视域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面临着行为异化与价值消解的新问题;对此,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面向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与鲜活的个体,并从教育时空、教育主体、教育话语、教育载体等方面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进行重构。

关键词:微文化;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基金: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德育专项课题“微文化视域下内陆与港澳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0JKDY054);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港澳青年国家认同培育维度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YJC710093);2020年度广东高校科研平台项目“珠澳同城视域下澳门青年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12021QX)的成果。

当下,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它以一种全新的信息接收和传播方式,正活跃并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20年前英国地理学家哈维“通过时间消灭空间”而使世界不断变小的设想在当今时代正一步步实现,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在当今时代已不再是一个预言,它将以“微时代”来命名,而微文化则是对“微时代”的逻辑表达。

一、微文化: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媒介环境

生活在“微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微文化视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媒介环境。

(一)微文化传播信息呈现海量与碎微化

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传播系统,新的传播系统传递海量与个性化的信息。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新的传播系统日趋使用全球的数码语言,既将我们文化的言词、声音与意象之生产与分配在全球层次整合,又按个人的心情和身份品味量身订制。”[1]

一方面,借助于平板电脑、手机终端的微信、微博等平台,各种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海量。当代信息传播技术实现了信息实时直接传输,如学者教授在课堂授课,微博微信上就出现了同步直播;工作人员在实地调查,可以以随手分享的方式将重要信息通过微信等方式发给其他研究人员;国家重要会议的新闻等信息可以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交流等。另一方面,新技术借助电脑、手机终端的“微化”软件实现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微信聊天功能里的各种表情包随大家任意选择,还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心情,以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微小且海量的信息也呈现信息接收的碎微化。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碎片化趋势的加剧,思想家对碎片化的论述也更加复杂,利奥塔惊奇地发现后现代知识的建构已经从宏大叙事转向微小叙事,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提出个体正成为“原子式”的存在。这些论断都在揭示当下社会正在日益趋向碎片化。以微信为例,出现在各种媒体和网页中的不再是那些完整、系统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短小、传播速度快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适应了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受到青年大学生的青睐。

(二)手机成为微文化的媒介中心

微文化的具体表征为“微”,手机也成为了承载微文化的重要载体。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2],手机已经成为人身体的一个“器官”,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神奇的电脑,也分割了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3],而通过智能手机却实现了身体的“无时不在”。

手机是一个流动的家园,其实现了随时随地联系的功能。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3],只可惜过去的电子媒介都将人类的这两个功能分割了,比如电视虽然能让大家看到屏幕上的一举一动,但却把人束缚在固定空间里或椅子上。直到手机的出现,才把人从固定的空间和机器面前解放出来。手机使我们可以离开房间,而且也可以只用一只手,另外一只手还可以做其他事情;手机还可以解放我们的“心”,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看、一边说,实现一心多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终端智能软件的开发,手机实现了移动网络与智能软件的完美结合,成为了微时代不可或缺的媒介载体。

(三)微文化塑造一种新的“微主体”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明,昭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按照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的描述:“信息时代的特征正在于网络社会,……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1]也就是说,以网络社会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深深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特别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微化”软件得到普遍应用。个体在使用微媒体的过程中,“微”特征也逐渐显现,被微文化塑造成一种新的“微主体”。

微主体在认知方式上表现为注意力的迅速转移。生活在信息技术社会以前的人的特征表现为持久地聚焦于某一事物,比如阅读一部完整的小说,往往比较关注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同时对长时间阅读一本小说具有忍耐力。当今时代,青年人越来越远离这种持续关注单一信息流的认知方式,偏爱多样化信息流,也表现为注意力的迅速转移。微主体这种微认知方式的形成依赖于话语形式上的微叙事。“微叙事”不同于以往的叙事,其典型形态往往是三两句话,掐头去尾,片段成章,这种话语表达策略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实现信息实时快速大范围的传播,却是以失去信息的完整性和总体性为代价的。

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也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外界的媒介环境对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

二、建构与消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图景

微文化环境引起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并营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不仅是一种技术现实,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景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在不断消解着学校的价值观教育。

(一)微文化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建构

随着微文化的发展,青年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学习方式、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道德责任等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特征。

生活方式呈现“移动网络”与“随时在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终端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各种各样的微媒介日渐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青年,他们追求新颖、灵活多变,这些媒介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并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呈现“手机化生存”。“手机化生存”的特征首先表现为“移动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深深改变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无论是人际交往、购物消费、休闲娱乐、公益实践,还是政治与社会参与,其场景和方式都发生了诸多明显的变化,让大学生的生活行为被捆绑到无所不在的“网”中。“手机化生存”还表现为“随时在线”。微媒体让微时代的大学生不仅突破了场域的限制,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在线”,参与到“线上”的诸多互动交流活动中,实现时间与空间的随时变换。

人际交往呈现流动的“熟人社会”和“陌生人世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极大拓展了人们交往的空间和范围,使人们的交往由“熟人、现实”向“陌生、虚拟”扩展,某种程度上促使了人们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微文化环境下,“熟人社会”和“陌生人世界”的高度融合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特质。以“朋友圈”“微信群”“微聊群”为代表的“熟人圈子”成为大学生参与度最高、影响最广泛的网络社群。同时,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也逐渐向“陌生世界”延伸。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不同的身份灵活地定位自我[7],不断探寻新的共同体。

学习方式呈现“自主性”与“交互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激发出来,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海量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更多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导,利用文本、声音、图像等多样的信息传播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网课资源被开发出来,甚至各高校也开设了网络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随时听老师讲课并在专区向老师咨询问题。学生的网上学习、作业提交、成绩查询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可见,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体现了“交互性”的特征。

政治参与呈现“多渠道”与“即时”性。传统的政治参与主要是通过现场咨询、投票等形式完成的;随着网络的普及,政府也会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一些重要的政治信息,让公民获得充分的信息,这是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前提;进入微时代,青年大学生除了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获取政治信息外,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获取政治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咨询、建议、投票等政治参与行为。这种新的政治参与形式,不仅扩大了青年政治参与范围,而且调动了青年政治参与热情。同时,微媒介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平、快”,学生可以通过“两微一端”迅速获取政治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和决策,或是了解信息,或是咨询相关政策,或是给出建议,或是参与投票,整个政治参与过程呈现“即时”性。

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实践模式呈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和“微公益”。随着微媒介的发展,“微公益”推动了大学生公益活动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微公益”侧重在“微”上,即参与主体从政府或慈善组织转向普通大众,参与手段从面对面的捐款、捐物转向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方式参与公益活动。[8]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他们是最容易接受也是最擅长新媒介的群体,日益成为“微公益”的主体。“微公益”虽然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但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普遍价值认同。青年学生在践行“微公益”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微行大义行动实现了大学生在公共事务中的自由、自觉参与,也真切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或共享。

(二)微文化视域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消解

微媒介的技术背景是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会和文化现实,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描绘了多样的图景,同时,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矛盾性与复杂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养成带来了巨大挑战。

微传播消解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首先,微传播去中心化消解了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权威性。“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著作《信息方式》中提出的。[9]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普及,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微媒介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一方面使微媒介不但成为优质信息的发源地还会成为垃圾信息的生产场;另一方面由于微媒介意识形态立场的不同会传播不同立场的信息,加上微媒体本身的便利性和盲目性,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媒体平台传递腐朽思想、西方价值观、反国家反社会言论提供了机会。大量的垃圾信息及带有西方意识形态信息很容易消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微传播碎片化消解了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微媒体传递信息具有时长限制,而且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这就使得微信息传递呈现碎片化,碎片化的内容容易让大学生养成跳跃式、片段式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再次,微传播娱乐化消解了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主体内容,也是国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强有力手段,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内容不仅具有权威性还需具有理论性即科学性。但理论化、系统化、权威化的信息不受欢迎,大众化、娱乐化的信息却受追捧。关注娱乐头条和新闻、刷短视频、聊天成为青年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主要用处,而真正具有理论价值的文章却被忽略。微媒体碎片化的信息也往往迎合着受众的这一心理需要。

微媒体冲击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手段与效果。一方面,“手机依赖”使价值观教育手段单一化。七十年代,梅尔文·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满足需求,媒介对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10]微媒体环境下,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小巧便携的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正因如此,很多大学生对手机有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另一方面,“行为异化”冲击价值观教育效果。微媒体容易让大学生患上“屏社交”依赖,造成人际交往异化,也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非理性的“指尖决策”。同时,微媒体传播信息的“茧房式”还容易将大学生禁锢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成为微时代的“井底之蛙”。无论是“屏社交”依赖造成的人际交往异化,还是非理性的“指尖决策”和“茧房”现象,都不利于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瓦解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价值观,消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追求的作用。

三、面向日常生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重构的路径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时代,鲍曼称之为“流动性的社会”的个体化时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坚持其具有的社会历史性的大视野与大尺度,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到微观的个体日常生活中。因而,直面时代场景的深刻变化,根植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从时代背景、教育主体、话语转化、教育载体等方面寻找策略,就成为重构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时代背景:创造性利用流动空间和碎片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价值观教育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具体向度。随着互联网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论述到:“新沟通系统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向度:时间与空间。”[1]即变成了“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所谓“流动时间”乃是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1],“无时间之时间”强调的是网络社会里正在浮现的社会时间的支配形式[1],即虚拟网络的时间挤占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使现实生活的时间碎片化。而在现实社会中,手机就是承载“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的重要物质组织形式,是一部“流动的家园”,解放了人类的身体,一部手机可以“走遍天下”。

因而,面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必须从固化的教室、课堂时间等时空观念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学生活动的流动空间和碎片时间中,以此来拓展价值观教育的视野和成效。

(二)教育主体:创设价值观教育的“对话”范式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因而需要构建互动式的“对话”学习范式。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文化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主流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超过了教育者,这也冲击着传统的“单向式”“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虽然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但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隐蔽性等特征,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失去了法律的规约与道德的制约,容易放纵自己的言行,不注重语言的真实与行为的规范,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的发泄、不实谣言的产生,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会受到法律法规、道德习俗的规约,会收敛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社会的特定秩序。这种思想与行为的“对冲”,会引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内心世界的冲突。

因而,在微媒体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微平台的“关注”了解学生状况,通过“评论”与学生平等对话,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通过“不在场”的“对话”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三)话语转换:创造性地融合主流话语与个体话语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国家维护其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渠道,其中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同时,随着个体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个体成员会形成丰富多彩的多元价值表达。

因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价值观教育的话语变革,创新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利用新的媒介平台,创新阐释价值理论的话语体系。在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具有追求时尚和个性的特点,他们注重表达,并喜爱运用创新简洁的表达方式、诙谐幽默的表情符号、新潮娱乐的网络流行语。虽然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性强、内容深刻,但教育者可以从当下大学生的时代发展特点出发,运用“微言微语”的话语表达方式来传达主流价值观也是一种有效措施。另一方面,教育者也要尊重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形式,采取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大学生多彩的价值观表达。但要注意的是,采用“微语言”的话语表达方式,不能改变主流价值观的根本内容与价值内涵,要注意避免因微文化的碎片化特点而造成的对内容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割裂;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多元价值观表达的引导。

(四)教育载体:主动建设价值观教育的“微阵地”

大学生依赖微媒介,喜爱微文化,主要源于微媒介为其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他们来说,离开网络己经不太可能。因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主动占领并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微阵地”。

首先,利用微媒体,推出内容创新的“微产品”。在微文化环境下,信息生产从精英阶层走向人民大众,“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14]然而,由于微媒体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信息内容无所不包、良莠不齐,信息传播速度快,远远突破时空局限,也就形成了大量信息真假难辨,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而,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主流价值观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出高质量、正能量、思想性的“微产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其次,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微监管”。微文化并非完美无缺,正是由于微文化的自由性和低门槛,也为一些不当言论、不实言论的传播提供了空间。作为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构建健康文明的微文化环境提供前提和保障;作为微网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发挥微网民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是构建健康微文化环境的基础。

再次,进行媒体融合,发挥“微合力”。一方面要强化新媒体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主流网站建设,注重打造一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坚持“互联网+”思维,推动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行业,最大优势是可信度高,但相对新媒体来说,其互动性、时效性就显得有点滞后。因此,可以在保持传统媒体内容为先的前提下,注重开发手机报、应用APP等新媒体客户端,既满足大学生电子阅读、快速浏览、实时互动的需求,又体现了内容和价值导向。

总之,微媒体时代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青年大学生更是成为了微文化的主体。既然微文化的视域不可回避,那就应该遵循微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探求适合微文化特征的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建构方式,促进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5][11][12][13](英)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总序第3页,中文版序第3页,第465、505、531页。

[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页。

[3] [4](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7] 马中红:《新媒介与亚文化转向》,《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8] 杨红梅:《微公益:大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教育与人才》,2021年第5期。

[9] 周静:《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治理》,《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10] 罗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14]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第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