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摩诘所说经》是如何发现的

 华民 2022-09-27 发布于吉林

1987年,甘肃武威祁连山中,几位村民正在修复亥母寺。突然,风云突变,暴雨倾盆。村民们为避雨,赶紧躲进一旁的山崖下面。

就在这时,村民老吴意外发现身后崖壁上有一个洞口,往里一瞧,洞内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这一年甘肃武威市祁连山中的亥母寺,香火特别旺,各地心怀愿望的人都来祭拜,当地的居民因此也有了一笔小数目的收入。

由于过往的人太多,亥母寺就有点破败,于是在1987年,几位居民商量一起修复亥母寺。

不料却发现了特别离奇的事件。

[作揖]这天,村民们正在修复亥母寺,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风像魔鬼一般卷了起来,大的可怕,随即便是倾盆大雨,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停不下来。

村民们连忙从屋顶下来,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村民中的老吴,呼吁大家赶紧往旁边的山崖下面跑,随后便一窝人向山崖跑去。

待跑下来,大家都已经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

“这雨下的真突然,风来的也奇怪。”一旁的村民甲不免抱怨道。

闻言,老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利己的事儿,就别唉声叹气的。”

说完老吴往山崖里边走,本来想翻翻山崖有没有柴火可以点燃,不料却在崖壁上看见了一个洞口。

于是,他转回头让大家一同过来。

有了大伙,老吴的好奇心无限放大,便往洞口里看,不料这一瞧,什么也没看见。

洞内漆黑一片,宛如深渊中的泥浆,深不见底。

“我是不是老花眼了?怎么什么也看不见?”老吴不太相信自己的视力,于是让年纪小的小林上来。

小林拿着手电筒往里照,便发现了一本破旧发黄的书籍,他伸手将其拿出来,大伙见后,眼睛大了大。

老吴率先将书籍翻开,却不曾想上边的字,他一个也看不清,而且大家都不懂。

于是,老吴想到了一个合乎情理的事情,这本可能是“天书”的存在。

得到这个答案,他们便更不敢轻举妄动,将“天书”捧着回到了村中,并且请来了特殊的专家。

专家实名拥有二十几年经验的考古人员,一眼便认出“天书”上的字,是西夏的字。

“各位村民,这东西可不简单,你们是在哪里挖到的?”

老吴上前一步,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知专家,“事情也是这样了,我们不懂这些字,你想记起来研究研究。”

[微风]专家赏识的点了点头,随后内心抑制不住的高兴,“你们这是干了大事,这西夏文现在发现是少之又少,能遇到你们这些不贪图文物的人也是难得。”

老吴和村民听着都不好意思了起来,连忙摆了摆手。

“那专家,您可以同我们讲讲这西夏文的故事吗?”老吴询问道。

专家看见他们一个个期待的眼神,便应允了。

第一,西夏文至今在我国留存的数量极少,曾经在西北地区留下来的都被俄罗斯人给烧毁,或者霸占,所以能留下来给我们后人观察的十分少。

并且,西夏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每经历一段时间,文字便会跟着它转变,再者它不像其他文字需要时间沉淀形成,它是由当时的人们,亲手制造而来,十分的珍贵。

第二,西夏文说仿效汉代文字的刻法,所以它还具有一定能知晓汉代时期的事情,还有可以清楚知道当时党项族的生活起居,随之进行了解党项族的历史。

至于这本“天书”的来历,在专家看见第一页的年号便已得知是汉代,还联想起当时的活印刷术,这不免让专家更加兴奋。

“天书”的全称是《维摩诘所说经》,虽然一本记录当时佛教信徒的事件,至于会放在洞中,是因为“天书”的作者命不久矣,却想有一位有缘人将它带走,绵延下去。

“天书”不仅记载着佛教,还有一些关于汉代民间的故事和习俗。

之后专家便停了下来,“天书”的故事便到了这。

老吴恍然大悟道:“原来这个不是天书啊?!”

专家笑着说:“虽然都不是天书,但是它记载了不少历史内容,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它也可以纳入文物之一,你们可以做到不贪污便是最好的人。”

这话一出,村民个个都兴高采烈,接着大家都对“天书”观摩一遍,就撒手让专家带回国家博物馆。

而这本《维摩诘所说经》,最后被列为国家级别的文物之一。

作者:理理

编辑:如如是

声明:图文来源头条号“甬说”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于:河北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