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惯了帮扶干部的事迹材料,来看看这篇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生动

 mscu5e1upabuwk 2022-09-27 发布于新疆

图片

咩咩君:写事迹材料其实很考验人,要写出朴实生动、全面大方,非常不容易。今天咩咩君在手机中无意看到一篇北城铺镇人民政府发布的贫困户典型事迹材料,写得不错,特推荐给各位读友。大家看惯了帮扶力量的事迹材料,也看看贫困户的材料吧,也许他们的角度能帮助你起草其他的事迹材料。“公文咩咩”是以推荐。来源:北城铺镇人民政府。转发本文主要用于同读友们学习交流成长,版权属于原作者。
党军红,男,汉族,47岁,初中文化程度,北城铺镇中关村党沟社人。他虽然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在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支持帮助和鼓舞引领下,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展生猪产业,拓宽致富门路,是猪产业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图片

白手起家的“猪倌”

党军红家2013年底因学、因病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时家中共有7人,其中2个老人年迈体衰,3个孩子正在上学,妻子因心脏病手术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的劳动力仅有党军红1人,靠耕种几十亩地养家糊口,农闲时他在县城建筑工地打零工供给孩子上学。打工期间,他积极上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自身能力和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的好政策下,2015年他贷了5万元精准扶贫产业贷款,萌生了在家养猪创业的想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缺少资金、经验和技术的情况下,仅靠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发展产业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向亲朋好友到处借钱,向养殖大户多次请教,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最终筹到了一笔资金,学得了一些技术,敲开了创业致富的大门。

从此,党军红成为名副其实的“猪倌”,一天到晚忙在猪舍里,喂料、消毒、打针、接仔,几乎和猪“生活”在一起,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猪场里的猪个个膘肥体健,毛色鲜亮,人见人夸,村里人一下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揣着一颗热心,党军红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终于把养猪事业越做越好,为自己下一步做大做强养猪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

致富路上的“学生”

养殖不单凭勤劳,还需要具备相对扎实的养殖专业技术,才能提高饲养水平、防疫能力和猪肉品质,党军红对养猪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此,他报考了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习养殖技术。床头摆放的《怎样办好农家养殖场》《养殖技术指南》等专业养殖书籍,党军红已记不清阅读了多少遍。同时,从报纸、网络、电视到培训班,他不放过任何一种“充电”的途径,使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养猪专家”了。

通过不断的学习充电,他逐渐掌握了配制饲料、仔猪繁育、疫病防治等养殖技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方法,真正成为附近有名的养猪专家。

党军红风风火火,村民也跃跃欲试,不断有人前来询问养猪的“秘诀”,党军红把学来的技术倾囊相授,也鼓励村民一起养猪,能帮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感到特别高兴。“别人来向我请教,我觉得什么最重要就讲什么,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分享给大家”党军红自豪地说。

党军红不断加强学习,把握机遇,扩大养殖规模。2019年,他重新选择了地理位置更为合理的山坡半阴地作为养殖区,修建了占地10余亩的标准化猪舍和配套设施并从外地引进了一批良种猪,完成了硬件建设、品种更新和培育技术的全面升级。目前,猪存栏量达100余只,其中能繁母猪40多只,育肥猪60多只,预计年底猪存栏量达200余只。

图片

脱贫致富的“头雁”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春。”党军红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的道理挂在心上,更是落实在行动上。今年,党军红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玉米、苜蓿、燕麦草、小杂粮等农作物,带动当地贫困群众18户,户均年收入5000元。乡亲们经常向他请教养殖技术,甚至赊欠仔猪和饲料,党军红都会欣然答应。有些人说他“傻”,他却说“自己也曾是贫困户,是党的好政策帮我渡过难关,让我脱贫致富,我现在脱贫了,但是还有一些乡亲们生活困难,经济收入少,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去外面打工靠干体力活挣钱的行业相对较少,我们农村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近几年猪肉价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发展养殖业是我们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被太阳晒的黝黑的党军红滔滔不绝的说。

在党军红的带动下,全村养猪户越来越多。2019年,他注册成立了通渭县福桂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为自己和乡亲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快捷之路。

图片

在脱贫致富路上,党军红不仅钱袋子慢慢地鼓起来,而且思想认识也逐渐提高了,2019年,党军红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020年,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展望明天,党军红信心满怀,他说“今年2个孩子大学毕业,小儿子参加高考,我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真是好事连连啊!都是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使我脱贫致富,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下一步,他计划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乡亲们脱贫致富,努力使养猪产业成为中关村支柱产业,使他自己成为北城铺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