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叫柳林的村庄,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小男孩,男孩名唤董鎏。董鎏五岁的时候,父母在一次外出时,遭遇山贼,双双去世。 一直以耕田为生的董鎏父母去世后,留给他的也只有一块地和家里仅剩的几两银子。对于凡事都懵懵懂懂的董鎏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可惨的还在后头,就在他父母死亡后,董鎏的伯母便以自己会照顾董鎏为由,将他父母留下的家财全都霸占了去。 可怜的董鎏,当别的孩子还有父母宠爱的时候,他就只能独自在夜晚偷偷掉眼泪。平日里,他不光要帮伯母干活,还要忍受大自己一岁的堂哥和周围同龄伙伴的欺负,就连吃饭的时候,他也只能吃伯母一家的剩饭剩菜。 有一天,他刚替堂哥从外面买来糖葫芦,在门口就闻到屋子里传出来的阵阵香味,迈进院子后,他就听到堂哥和伯母的对话:“儿子,好好吃,这可是我特意给你熬了好久的鸡汤,吃剩下的,我再兑点水,给董鎏,也算是给他补身体了,省得别人说三道四。” “啪嗒”一声,糖葫芦掉在了地上,与此同时,掉在地上的还有董鎏的眼泪,只不过,眼泪虽然可以是无声不被人发现的,可糖葫芦却是脏了要被伯母骂的,董鎏只好捡起糖葫芦,低声道:“我竟然还不如一串糖葫芦。” 说罢,他便又去了大街,用自己平时拼命省下的那一点点钱,又重新买了一串糖葫芦,这才回了家。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就让你买个糖葫芦都这么慢,能干点什么?你把糖葫芦给你堂哥后,就把这碗汤喝了吧,给你特意熬的,补补身体,别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让邻居看了以为我欺负你!”伯母看都没看董鎏一眼,不屑地说完便离开了。 对此,董鎏也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反抗,只会换来伯母的一顿骂,说不准还要罚他。再说自己本就弱小,伯母也给了他一个栖息之地,他也始终还是有一份感激之情的。 更何况在董鎏心里来说,他觉得老天爷对自己还是不差的。邻居家有一个小女孩和董鎏年纪相仿,叫小夕。小夕在其他人欺负董鎏的时候,总是会站出来,叉着腰护在他的前面,帮他说话,有时,甚至会偷偷带一些好吃的和董鎏分享。 在董鎏心里,小夕不光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更是自己惨淡人生里的一道光。 一转眼,10年过去了,董鎏一下长得眉清目秀,小夕也出落得更加灵气。往日的朝夕相处,也让彼此产生了一些情愫。 与往年一样,董鎏陪着小夕过完上元节,小夕将自己做的同心结送给了董鎏,“你可要好好收着啊!”董鎏一时愣住,虽然他读书不多,可他知道“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见他没反应,小夕又开口道:“你真的不要啊,那我可送别人了。” “我不会辜负你的,等我。”说罢,董鎏便将同心结收进了怀中。 当夜,董鎏失眠了,对于他来说,自己穷小伙一个,有什么资格和小夕在一起呢?于是,他和小夕商量了一下,决定到餐馆当小工,看看是否可以学点手艺。等自己学有所成,便到小夕家提亲。 当他的伯母一听他要去当小工了,心里自然开心,家里不仅能少双筷子,还能指望对方给点家用,于是,伯母直接给他收拾好行李,微笑着送他离开。 起初,刚到酒楼的董鎏因为什么都不懂,只能当小工在店里帮忙,不过,因为他任劳任怨,又很聪明,没多久就被掌厨发现,对方就向掌柜推荐了他,让他到后厨当学徒。 都说“莫欺少年穷”,而董鎏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好人缘,还学会了掌厨的技能,几年后,他靠着攒的钱和小夕偷偷给他的钱,也开了属于他们的店:夕鎏楼。 靠着精湛的手艺,和本本分分做事的态度,他的酒楼生意是越做越好。没过多久,他便提着重聘前往小夕的家提亲:“我愿与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就这样,挑好了良辰吉日,二人便成了亲,婚后,小夕也在酒楼一直帮忙,夫妻开店,其利断金。 此时,董鎏的伯母见他混得如此好,便带着儿子上门,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好歹亲戚一场,我之前养了你那么久,给你堂哥找个工作吧!” 小夕刚想怼回去,就被董鎏拦了下来:“伯伯去世得早,他们也不容易,算了吧。” 于是,董鎏不计前嫌地让堂哥在店里帮忙,还给了伯母一些银两,让她给堂哥的儿子安排入学,甚至还让堂嫂也来店里帮忙。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阵子后,伯母和堂哥心里却不是滋味。他们本以为董鎏会故意刁难他们,或是给他们难堪,谁知道,董鎏竟然真的不计前嫌,对他们越来越好,他们二人心中愈发惭愧。 结果,他们二人反而越来越用心地为董鎏打理着酒楼,也对小夕也客客气气,尤其是当小夕怀孕后,伯母也将她当女儿对待,为她忙上忙下,从此,两家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 这一天,酒楼来了一个乞丐装扮的人,向董鎏讨吃的。董鎏也不嫌弃对方,二话不说就把人请进了酒楼,不光为他免费提供了饭菜,还装了一些大饼给乞丐,让他带走。 乞丐临走的时候,看着董鎏,叹了口气,说道:“可惜了你这心善之人,一生命运坎坷,恐怕将来老年寂寞啊。” 董鎏听完不以为意,想着自己的妻子如今已怀孕八月有余,马上就会为自己生下孩子,酒楼生意也稳定,又怎么会老年孤独呢?他也没说话,以为是乞丐想要钱,就笑着给了对方几两银子,送他出了酒楼。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夕产下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董鎏欣喜若狂。可产后的小夕身体一改往常,变得十分虚弱,哪怕伯母精心照顾,也不见好转,出了月子后,反而越发严重。 无奈之下,董鎏只好请了奶娘照顾孩子,又请了几个丫环照顾小夕,可过了些时日,小夕身体还是越来越差,董鎏便将酒楼的事情全都交给堂哥打理,自己则回家亲自照顾小夕。 看着一对儿女愈加活泼开朗,而小夕却日渐憔悴,心急的董鎏找遍了大夫,可大夫也无能为力,只开了一些补品,让她好好调理。 为此,董鎏甚至还跑去寺庙,为妻子祈福,以妻子的名义为寺庙添了许多香油,心中更是暗暗承诺:“请求上天,让我的妻子好起来吧,让我付出什么都可以!” 回到家后,当天夜里,董鎏突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那个去酒楼吃饭的乞丐,竟然从天而降,摇着头对他说:“命里无子莫强求,可你却不听。现在后悔也迟了,如今你的妻子只有五年寿命了,希望你好好珍惜这五年,让她多陪陪孩子吧。”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一瞬间,董鎏从梦中惊醒,董鎏回想起之前乞丐给自己老年寂寞的预言,一时间思绪万千的他,一夜未眠。 自那以后,董鎏只要看见自己活泼的儿女,一改往常的开心,总是垂头丧气。而看着自己的妻子,更是悲伤不已。想着和小夕的种种往事,他很是后悔和自责,自己还没来得及让小夕享福,她却因为自己,只剩五年的时间,每每想到此事,他更是泪流不止。 久而久之,小夕发现了董鎏的异常,便问他:“你怎么最近总是忧心忡忡的样子,你看看我们的孩子多可爱,你为什么不开心呢?” 董鎏听完潸然泪下,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妻子,便摸着妻子的头发,哽咽地说道:“之前酒楼来了一个乞丐,他说我以后会孤独终老,当时我还不相信。可自从生完孩子,你的身体日渐虚弱。结果当我去寺庙为你祈福后,夜里便梦见了那个乞丐,他跟我说你只有五年的时间了……” 说完,董鎏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小夕听后,心中不免吃惊和悲伤,但看着眼前泣不成声的董鎏,她牵起对方的手,安慰道:“你瞧你,人生在世,免不了生老病死,再说我不是还可以活五年吗?如今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什么时候,那我们更应该开开心心地过完。这五年啊,就让我们一起陪孩子快乐长大吧!” 董鎏直接将小夕拥入怀中,痛心坏了,尤其当他看到小夕明明皱着眉头,却笑着对他说话的样子,他实在无法与其对视,生怕自己的难过,让小夕更难过。 过了几秒后,董鎏擦干眼泪,看着小夕,笑着说:若时间是必然的倒计时,那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 接下来的日子里,董鎏和小夕天天陪着孩子玩耍。他们一起去踏青,一起去游船,还一起放花灯,想方设法地让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而小夕也给孩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小玩意,给孩子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未来之信”。 这天,董鎏和小夕把两个孩子交给奶娘照顾,两人准备去外省办点事。回来的路上因为马车坏了,加上天色已晚,大雪早将路给埋了,两人寸步难行。 好在两人看见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木屋,他们便想着将就一晚。等走进木屋后,发现四处堆满了干草,从角落里隐隐地传来一阵阵微弱的声音。 董鎏壮着胆子,将小夕护在身后,顺着声音走去。只见一个老妇人正躺在一堆干草中,哆哆嗦嗦,嘴里还一直小声地喊着什么。 两人凑耳一听,原来老妇人一直喊着想喝水。想也没想,小夕便解下自己身上带的水壶,将水喂给了老人。 而董鎏看着老人哆哆嗦嗦,也是不假思索地解下身上的大衣,盖在了老妇人身上,随后,他又拿出一些干粮,和水壶一起放在了老婆婆的身边。 尔后,董鎏和小夕便在不远处择了一块地,找了些茅草铺在上面,两人相拥等着白天的到来。 不知不觉中,两人睡着了,此时,只见旁边那个老人忽然醒来,可她那原本虚弱的样子已完全不见,反而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 只见她拿起身边的水和干粮,毫不客气地穿着董鎏的大衣后,冲着二人笑了笑,便推门而出。她行动便利地犹如一个年轻人,和刚刚躺在茅草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判若两人。 清晨,一道微弱的阳光透过房顶洒在了董鎏和小夕身上,两人不一会儿便醒来了。他们看见原本躺在茅草上的老人,以及水壶干粮衣服都不见了,心想对方也是个可怜人,也就没有在意了。只是想到两人离开儿女也有一晚,心中不免思念得紧,便收拾了急匆匆地往家赶。 回家后的两人,把每天都当最后一天努力地生活,带着孩子也四处走走看看,看到有困难的人,也是能帮就帮一把。 一转眼,5年过去了,眼看新的一年就要来了,小夕哄孩子睡着后,他们二人独处时,又喝了一次交杯酒,准备迎接永别。 小夕将酒一饮而尽后,跟董鎏说道:“如果我真的不在了,你就把挂在腰间的这个同心结,取下吧。以后,找一个对孩子好、对你好的人,好好生活。” 董鎏摸了摸已经变旧的同心结,继续听着小夕的嘱托,一杯又一杯地喝着,并未说话。当小夕不知不觉睡着后,他抱起对方,独自说道:“别人再好,也终究不是你。” 一觉醒来,小夕依然无事反而多吃了半碗饭,一晃一年过去,他们的日子依然和和美美,孩子也健健康康,小夕甚至都不需要再吃药。 想到此前的“五年之约”,他们虽然感到疑惑,但对此还是很开心的。于是,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寺庙感谢上苍。 没想到,就在两人到了寺庙的时候,董鎏看见了六年前的乞丐,他赶紧跑过去一把抓住对方。 乞丐先开始是一愣,但看到来人是董鎏,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随后看到小夕,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乞丐嘴里说道:“哈哈哈,我知道你要问什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切都是天意呀。” 这话把董鎏和小夕给整糊涂了,乞丐又说道:“还记得六年前,你们在郊外荒野住木屋的那一晚,帮助过的那个老太婆吗?正是因为你们心善,才打破了这五年的期限,让你妻子得以寿命延长。后来的你们又广做善事,往后的日子,你们会更幸福的。” 说完,乞丐便笑着离开了,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这对夫妻。后来,他们俩才知道,原来这个乞丐,并不落魄,他其实是这座寺庙的住持,只是平日不喜装扮,喜欢到处去流浪,因为他邋遢的形象,才会让人误以为是乞丐。 往后的日子,董鎏和小夕也一直保持着自己善良的心地,经常帮助穷困人家,两人也一起白头到老,儿孙满堂。 而董鎏一直没有打理的酒楼,也在伯母一家人的经营下,越来越好,当董鎏回归后,他们一起更是开了分店。不过这次,伯母并没有趁虚而入,在董鎏不在的时候,霸占他的家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家人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什么是家人? 家人便是能为你遮风挡雨,遇到问题冲在前面的人。而不是趁机落井下石或是占便宜的人,就像这个伯母一样,先开始的她将算计都用在了董鎏身上,可善良的董鎏却选择了原谅,并且以诚待人,以善做事,而伯母一家人也终于醒悟。 就此,已经改过自新的伯母一家,也终于和董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 什么是爱人? 董鎏和小夕的爱情,从青梅竹马到携手一生,他们的感情天地可鉴。当他们年少时,小夕没有嫌弃董鎏的“无用”,反而默默支持他,鼓励他,这才让他有了日后的家业。 当他们相爱后,他们并没有因为生命即将到了尽头,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活得更努力,更尽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陪孩子、看世界,用力爱。 什么是善良? 董鎏和小夕是善良的,他们不计前嫌地对待伯母和堂哥的做法让人敬佩,他用一颗真心换来了真情; 当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心存善良,忍受着自己挨饿受冻,也要毫不犹豫地帮助素未平生的老婆婆,他们用善良换来了福报。 正是他们对于生活,对于他人,不求回报的态度,最终也帮助了自己,成全了自己。 其实我们在生活上也一样,要少点埋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切忌将不好的情绪带给身边的人,要做一个善良、包容的人。 人生在世,爱情、亲情、友情都是温暖我们的力量,荏苒冬春去,蹉跎夏秋来,抛弃过往不好的经历,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