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带着百官去寺庙,看到佛像后,他问方丈:“朕也要跪吗?”

 四季视野 2022-09-27 发布于北京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次带着文武百官去庙里拜佛。看到佛像后,他把方丈叫到身边,笑眯眯地问道:“朕也要跪下来吗?”

方丈知道如果问题回答错了,恐怕寺庙上上下下都会受到牵连,于是他谨慎地回答了一句话。朱元璋听完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大笑不止。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痛恨的有两个事,一个是痛恨贪官,另一个便是他曾经当过和尚的事。他从来不允许旁人提起“和尚”二字。有不少人因为触碰到了霉头,还曾被朱元璋降罪。因为年轻时朱元璋曾剃度出家,只为混一口斋饭吃。如果不是后来寺庙里闹饥荒,朱元璋也不会走上起义的道路。

朱元璋和历史上的诸多皇帝都不一样,他是穷人家出身,所得到的一切,那都是凭本事一路打下来的。

小时候,朱元璋的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因为赶上了灾年和瘟疫,年仅15岁的朱元璋,先后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大哥,家里只剩下了他和二哥。父母离世后,他们甚至掏不出来一点儿银子,给两位老人买口棺材,就连埋葬父母的那块儿地,也是当地的地主可怜兄弟俩,施舍给他们的。埋了父母之后,为了生存兄弟二人只能分开。

朱元璋为了找口饭吃,跑进了寺庙里,做起了和尚。他做和尚不是一心向佛,只是因为当时只有寺庙里的僧人,还能吃得上一口斋饭。然而灾情实在是太过严重,没过多久寺庙也受到了波及,寺中的僧人都被方丈打发出去,让他们去化斋去了。朱元璋作为刚刚进入寺庙的新和尚,自然没有留在庙里的资格,无奈之下他开始了流浪生活。


几年的游历,让朱元璋开阔了眼界,元末各地的农民揭竿而起,朱元璋也投身于义军队伍中,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靠着自身的努力,朱元璋从义军的头领,逐渐成为了一方霸主,手下又聚集了一批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朱元璋终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新王朝。

可在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也跟其他历代皇上一样,对身边人和身边事,充满了疑心,到了后期疑心更是越来越重了。因为出身贫寒,突然成为了一国之君,他很担心会有人谋反,抢走老朱家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所以,只要让他觉得可疑的人,哪怕是开国功臣也会清理掉,看到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下场,就知道朱元璋有多狠。

除此之外,朱元璋对自己的过去也很敏感,他从来都不允许旁人在他面前提有关“和尚”的一切,在他看来,自己当年做和尚是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因为这件事,他甚至对和尚都没什么好感。所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能避开“和尚”就避开和尚。

谁知道,有一次,朱元璋带人去寺庙里拜佛,寺里上上下下的和尚都很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皇帝,引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走进大殿,抬头看了看眼前的佛像,微笑着问方丈:“朕需要下跪吗?”

方丈一听也没有紧张,对朱元璋说道:“阿弥陀佛,现世佛不拜过世佛。”方丈把朱元璋比作现世活佛,他拯救了天下苍生,给百姓带来了和平的日子,大殿之上的诸佛,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朱元璋自然是不需要跪拜佛祖的。


方丈的这句话,无意之中抬高了朱元璋的身份。朱元璋听后也很高兴,还命人赏赐了寺院中的众人。“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然方丈的话有些拍马屁的嫌疑,可不得不说,朱元璋虽然猜忌多疑,晚年大肆清洗朝中的功臣,可他仍然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

首先,朱元璋出身贫寒,尝尽了人间的苦难。所以在当了皇帝之后,他深知百姓们需要的是什么。“重典治吏,宽以待民”,朱元璋制定的国策,是站在了老百姓的角度上,为老百姓着想。

其次,朱元璋知人善用。武有徐达、蓝玉、李文忠和汤和等人,文有刘伯温、李善长和朱升,尤其朱升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让朱元璋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第三,在位期间,他大力整顿贪腐问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场的清明。此外,对百姓采用的是养民政策,轻徭薄赋,确保百姓能从连年的战乱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或许对于朝中的官员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多疑残忍的人,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对他们好,谁就是真正的好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