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禅去世后,司马炎为了羞辱刘禅,命人在棺材里,放了3样陪葬品

 四季视野 2022-09-27 发布于北京

271年刘禅去世,司马炎按照王侯的配置安葬了刘禅。由此来看,司马炎对刘禅不薄,生前供其吃喝,死后还给他厚葬。可其实,司马炎为了羞辱刘禅,命人在刘禅的棺材里,放了3样陪葬品。

公元207年,此时刘备已经是47岁的高龄,才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起名为刘禅。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刘禅随即成了皇太子。在刘备死后,手下的诸葛亮等人,也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让刘禅安稳做了41年的偏安帝王。


可惜,刘备有匡扶汉室之梦,刘禅却无保家卫国之心。刘禅不仅宠幸太监黄皓,将蜀汉的江山搞得一团糟,并且还为了自保,在邓艾偷渡阴平,兵临城下时,他选择了出城投降。刘禅投降后,移居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县公。

271年,刘禅去世,他被葬在了河南洛阳城北的邙山。“生居苏杭,死葬北邙。”据史料记载,洛阳邙山地区主要埋葬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帝王(刘秀、元宏),将相名流(班超、狄仁杰),亡国之君(刘禅、李煜、陈叔宝)等各朝代数不胜数的王侯将相、才士名流都埋在了这里。

不过,刘禅离世的时候,掌权的人,已经变成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炎在刘禅的棺木里,放了三件东西作为陪葬品,可这背后的寓意,充满了讽刺与羞辱。

第一样物品是酒杯。当初在邓艾大军攻来之际,刘禅立马命令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前去阻挡,可他没有料到的是,他所期盼之人早已经战死在绵竹,如此一来,刘禅的身边再无猛将庇护,没过多久,邓艾大军便是包围了成都。

成都地势险峻,地形复杂。刘禅本来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拖一拖时间。可是当时的刘禅已经心灰意冷,认为国破是早晚之事,面对打到门口的敌人,他选择顺其自然。这样的心性实在是令人难以言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

在刘禅到达长安之后,并没有找机会报仇,也没有在敌人的地盘上怨天哀地。相反,他在司马昭眼皮子底下生活得很是自在。为此,司马昭也格外疑惑,忍不住问刘禅想不想家。谁承想,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意思是,不想家,还是在长安更加欢乐。

由此一来,司马昭更加觉得刘禅是个不求上进的酒囊饭袋,因为没有威胁,司马昭日日用好吃好喝的招待刘禅。司马炎在刘禅墓中放置的酒杯也正是其意,以此羞辱刘禅不求上进,不学无术,整日沉迷在酒色美色之中。


第二样物品是一只草鞋。众所周知,刘禅的父亲是刘备,一位从草根爬到皇帝之位的能人。早期,在刘备还没有起家的时候,只是一个在街头卖草鞋的小商贩,而他的编织手艺也是活灵活现,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编制出一双精致的草鞋。

这一点,从他三顾茅庐时便有所体现,为了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刘备特意精心编制了一顶草帽来表达自己赤诚的内心。虽说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但是也以此批评刘备不要玩物丧志,一位即将当上九五之尊的人,可不能再做这样有悖于身份的事情。

而司马炎在刘禅的墓中放置草鞋,便是在讽刺刘禅的家族没有传承,区区一个靠卖草鞋起家的先人,还不足以让他们放在眼中。不管是之前的刘备,还是后来的刘禅,纵然是爬上了皇帝之位,但是其卑贱的出身始终被这些王孙权贵所不耻。

第三件物品是一条女人的裙子,这便是与诸葛亮有关了。当初诸葛亮与司马懿对战之时,诸葛亮在城外叫嚣,可是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诸葛亮为了逼迫他出来,便是令人送了一件女人的衣服进去,言外之意便是讽刺其像个女人一样优柔寡断,腻腻歪歪。


谁承想,司马懿这人软硬不出,反而是将诸葛亮所送的衣服穿在身上招摇过市。这样一来,诸葛亮自然是一口闷气憋在了心头。刘备之所以能登上皇位,诸葛亮是功不可没,可现实却是,纵使诸葛亮再怎么卖力打下的江山,换来的也不过是刘禅这样的没大志的皇帝。而司马炎在刘禅墓中放置女人衣服的意图,也就明显不过了。

虽然刘禅的所作所为被后人诟病,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刘禅是三国时期继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过,可能正是因为他的随遇而安的性格,才让他保住了一条命。身为皇上,站在当时忠于蜀汉的臣子的角度来看,刘禅的投降当然昏庸。不过,单纯说刘禅这个人,他看得清现实,识时务,蜀魏两国的实力差距太过明显,投降也就不奇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