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岳家军中的李宝随同40多名士兵一起逃跑。没多久他们就被抓了回去,逃兵不死,难安军心。可岳飞却独留了李宝一条命。 要知道,在古代时期,军营之中通常都设置了严格的士兵管理制度,逃兵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 
这40多人的队伍还在狼狈赶路时,便是被装备精良的岳家军赶上了。作为常胜军队,其针对逃兵制定的铁律便是杀头处理,以儆效尤。于是这40多人跪坐而立,身后的刽子手在刀锋残影之间,一颗颗的脑袋接连滚落下来。李宝见此情景大喊道:“未能死于抗金之沙场,实为憾也!” 本是心灰意冷的宣泄,却是被将领岳飞听到了,只见他挥了挥手,让人将李宝压至身前,询问他之前所出之言是何缘由。这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李宝当逃兵还有一番难言的故事在其中。 李宝家境普通,父母皆是葵丘李庄的庄稼人。而李宝是家中的幺儿,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因此他在家中格外受宠。长久以往下来,便是养成了肆意任为,调皮捣蛋的性格,邻居们也因此经常来到李家告状。 李宝虽然不受管教,但并不是没有优点,他的优点便是重情义,嫉恶如仇。他经常带着一帮伙伴惩治坏人,伸张正义。也因此,李宝的名号在附近的几个村子中格外响亮。 葵丘李庄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正处于宋金两国的连接区域。因此,李庄中常常有金兵来犯。 就在公元1139年的一天,金兵再次来袭,这一次却是收割了村中数名无辜百姓的生命,李宝的父母兄长也在其中。从此之后,李宝的肩上便多了一份复仇的重任。 初期,他利用自己的名气集结了一支队伍去抗击金兵。但是这种民间义军哪里比得上身经百战的军队呢。小打小闹几番后,人便是越来越少,最终只有李宝凭借着一身武艺逃脱了金兵的追杀。当他他已是山穷水尽时,苦思冥想后就决定远走南方,加入岳家军,希望能报自己的深仇大恨。 但此前的他,空有一番热血,缺乏见识,他以为只要参军便可以直接上战场,杀金兵。可等到真正进入岳家军后,他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首先是岳家军的军纪严明,要懂得服从管理,这便让向来肆意的李宝很是不适应。更为重要的多一点便是,想要上阵杀敌的士兵,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这让报仇心切的李宝如何能等。 思来想去,李宝还是没能压抑住自己,想借着逃兵的队伍逃出去后再另谋他法,虽然这是下下策,但他觉得可以一试。谁想到,岳家军太过优秀,他们还没跑多远,就被抓住了。按照军队铁律,逃兵本当处死以安军心。 
李宝本来也是难逃一死,可他毕竟与旁人的逃跑不同,他逃跑是因为不让他去杀敌。于是,当岳飞听到李宝大喊出来的苦衷后,便觉得此人是个值得培养的人,便留了他一条命,让他将功赎罪,去往山东联络抗金义军。 为了报答岳飞的不杀之恩,山东一行中,李宝竭尽全力,表现出色,带领山东义军多次抗击金兵。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理解了军队的制度有多么重要,长久下来,他便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士。 但是当时因为道路阻隔,李宝的义军没能重回岳家军,而是被编入韩世忠所部。李宝一心想重回岳家军,痛哭着求韩世忠,韩世忠看到对方这份忠心,便给岳飞写了一封信,岳飞为了抗金大局,还是让李宝留在韩世忠军中,并说道:“同为国杀敌,和分彼此。” 李宝只能默默接受,但他知道,自己生是岳家军,死是岳家魂。 公元1142年,在岳飞死后,李宝悲痛欲绝,按照其生前的志愿,李宝继续上阵杀敌,阻挡金兵来袭。 公元1161年,金朝皇帝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南征,其中7万水师,600余艘战船,想要攻打南宋的都城浙江临安。 据史书记载,“(李)宝亟命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短兵击刺,殪之舟中。” 李宝在收到消息后,利用3000士兵,100艘战船在江阴港口北上,到达陈家岛区域后全歼了金兵队伍,创造了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海战之一。 后世评价道,“向微唐岛之捷,则亮之死未可期,钱唐之危可忧也,宝之功亦大矣。” 这场胜仗跟李宝的部署脱不开关系,他在到达陈家岛附近后,观察到金兵的船只都是密密麻麻排列到一起,且每只战船使用的都是容易点燃的油帆。遂利用风向放了一把大火,将金兵的战船烧的仅剩残骸。后来,在火势褪去后再是派兵进攻,歼灭了剩余的幸存之人。 
这次海战,史称“陈家岛海战”,它作为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火药的海战,被英国人收录进了《影响人类最重大的100次战役》中。 此战之后,李宝获得了静海节度使的职位,整个南宋的海军基本都在其麾下。可他的身体却是新伤旧伤来袭,不久便是离开了人世,南宋就再也没有打过如此之大的胜仗了岳家军之所以出色,正是因为有岳飞,李宝这样英勇的将领指挥,才有了“岳家军难以撼动”的传说。 李宝,这位岳家军最后的名将,重气节,有胆略,虽然他一向低调稳重,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可他挽救了南宋政权,力保了南宋江山,乃真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