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梁鼎芬被贬后,他打算去外地另谋生路,为了不让妻子跟着受苦,他特意嘱咐好友文廷式帮忙照看妻子。结果二人不仅产生感情,还生有3子。当妻子找到他时,他送出3000两“养子钱”。
古代是男权至上的社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观。遥想古代女子受封建影响颇深,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出嫁之后便是一切为夫家考虑,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去生活。 
在这样的风气带动下,古代的男性多是不尊重女性的狂妄浪子,妻子也是毫无地位可言。但也有人不受封建思想束缚,哪怕是遭遇背叛,也会关心和尊重自己的妻子,此人便是清朝元老梁鼎芬。
中法战争爆发后,朝中出现了对立两派。其中一派便是以梁鼎芬为首的进击派,他们对清朝的十分忠诚,面对这种威胁国家安危的侵略者,他们誓死不退缩。另一派则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求和派,为求一时安稳,想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彼时的清朝,真正拿捏政权的是后宫中的慈禧太后,她也主张求和,不想让战争破坏了自己奢靡的小日子,于是便撤了梁鼎芬的职务。从此之后,梁鼎芬便成了没有俸禄的闲人,为了家庭,也是在于对朝廷的失望,他索性另谋出路,回到老家当教书先生。
此次远行不知道前路如何,为了不让妻子跟着吃苦,他选择将妻子龚氏留在京城,让好友文廷式代为照料,等到他将一切都安顿好之后,再将妻子带过去。殊不知,在他离开之后,家中的红杏悄悄地越过墙头,在别人家的庭院中开放得格外烂漫。
梁鼎芬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在他少年期间,父母双亲便是离他远去,幸好得到姑姑的收留,才不至于流落街头。小小年纪便是经历坎坷人生,这让他深知社会之艰难,为了改变生活,他勤奋苦学,在17岁的时候便是中了举人,经考官介绍后,他进入朝廷,走上仕途。 
也正是因为这样曲折的经历,让他不畏惧辞官回乡后的生活。很快,他就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张之洞的赏识,成为他的幕僚,就此之后生活逐渐安稳了起来。就在他打算将妻子接过来时,却是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消息称妻子龚氏背着他与好友文廷式走到了一起,两人还生了3个孩子。
就在众人以为他会大发雷霆的时候,梁鼎芬却是默默接受了这件事。龚氏是他恩师的侄女,自两人结合后便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只是可惜,自己仕途不顺,没能让她过上安稳顺遂的生活。
龚氏与文廷式的结合在于寂寞之时的温存,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又有另外一名异性对自己嘘寒问暖,长久以往下来,便对其产生了感情。而文廷式也欣赏龚氏的温婉大方,郎有情,妾有意,两人便背着梁鼎芬结合到了一起。
可让梁鼎芬没想到的是,哪怕他惨遭背叛,成了别人口中的笑柄,哪怕龚氏为了爱情,给对方生了3个孩子后,龚氏依然没能从文家得到一个名分。这段坎坷的感情,最终依然是以凄惨而落幕。
文廷式去世后,文家不接受这个无名无份的外来妇,同样也不承认三个带有文家血脉的私生子。而龚氏的娘家也觉得龚氏的所作所为太过丢脸,并不待见他们。一时之间,龚氏母子流连失所,生活都无法维持。走投无路之时,龚氏只能厚着脸皮,求到了梁鼎芬府上。 
面对前妻,梁鼎芬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落落大方的招待故人,在知晓龚氏来意后,便将3000两银票压在茶杯之下,让对方自取。一杯茶,一段情,茶凉,断情。
不得不说,梁鼎芬虽在封建的习俗中长大,但他对女性始终保持着尊重与理解,不论何时都不落井下石,做人做事有始有终的男人,即使放在现代也是万里挑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