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为何不喜长子朱高炽,却偏爱长孙朱瞻基?原来背后藏着隐情

 四季视野 2022-09-27 发布于北京

“来人,把他扣在缸内。”北京皇城西安门内,来探视二叔朱高煦的明宣宗朱瞻基,被朱高煦绊倒后恼羞成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盖住朱高煦。

“啊....”朱高煦天生神力,竟然把铜缸顶起来。朱瞻基见到这一幕,仿佛被勾起了曾经对这个叔叔的恐惧,嘶声说道:“点火,朕不要再看到他在人世的一丝痕迹。他的儿子全部杀掉,斩草除根。”

汉王朱高煦,为了自己的野心,落得个凄惨的死法,连累全家被诛。

间回到洪熙元年五月初十,大明第四任皇帝朱高炽病重,奄奄一息。

“速招太子回京。”朱高炽艰难地喘着粗气,对伺候在一旁的太监吩咐。这个被朱棣嫌弃了一辈子的长子,到如今满打满算当了十个月的皇帝。

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监国,往返路程要十日左右。可仅仅过去两天,朱高炽便撑不住驾鹤西去。重臣夏原吉等人决定秘不发丧,等朱瞻基回来再说。

得知消息的朱瞻基轻车简从赶回京城,让二叔朱高煦的伏击计划落空,顺利继位。

朱高煦自然不愿就此失败,想要效仿朱棣来个奉天靖难。可朱瞻基却不是朱允炆,一个御驾亲征,让朱高煦的手下毫无战意,纷纷投降。

让朝中大臣心中难安的汉王朱高煦,就此束手就擒。这一场朱棣生前担心却无法解决的兄弟阋墙,被朱瞻基轻松扑灭。

如果朱棣看到自己的孙子,这么有本事,却杀了自己的叔叔,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因为朱瞻基的杀伐果断不是天生就会,而是来自朱棣的偏爱,手把手教出来的。那么朱棣,为何如此偏爱这个孙子呢?


孙出世,自带祥瑞

朱棣一生所怕之人有二,父亲朱元璋和大哥朱标。如果不是被朱允炆逼到绝境,他想必是不敢造反的。而让他下定决心靖难的原因,朱瞻基的降生就是其中之一。

朱瞻基出生那一年,就是建文元年。侄子当上了皇帝,而不是兄终弟及让自己当,朱棣的心里是有意见的。闲着没事就会想,如果朱元璋把皇帝位子给自己多好。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朱棣有一天晚上做梦,就梦到平时严厉的朱元璋,一脸慈祥的笑容,把象征着天下权力的大圭交给他,并嘱咐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开心地从梦中醒来,随即得到报告,孙子朱瞻基降生。

联想到梦中所见,朱棣大喜过望,一路小跑地去看孙子。刚出生的孩子,能有多好看,都是皱巴巴的。只是此时的朱棣的眼神已经自带滤镜,觉得朱瞻基跟自己很像,笑着说道:“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古人本就信奉各种吉兆,再加上还是自己孙子带来的,朱棣自然深信不疑。各方因素衡量之下,最终发动靖难之役,成了永乐大帝。

这是朱棣偏爱朱瞻基的第一个原因。

儿子各有千秋,孙子出类拔萃

朱棣起于军伍,又靠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夺得了皇位。赫赫武功,就是他的心理支撑,所以注定了他是一位开拓性极强的君主。

上能骑马定乾坤,下能提笔安天下,这才是他心中完美的帝王形象。

可是除了夭折的第四个儿子,剩下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虽说各有各的能耐,但都不符合朱棣心中的接班人要求。

长子朱高炽体态肥大,身体不好,毫无英武之姿。平时能坐着就不动着,最喜欢儒学那一套仁慈爱民,垂拱而治的理论。更何况,朱高炽拙于武事,征伐天下时,朱棣带的是二儿子朱高煦,此人英勇善战,多次将朱棣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所以,朱高炽自然不如兄弟耀眼。

这样的人治理国家没什么问题,但注定是保守型的帝王。

次子朱高煦,身材高大,武力过人。但为人凶戾,不喜读书。跟着朱棣靖难时,也多承担冲锋陷阵的角色,立下了不少战功。

为了鼓励他,朱棣也没少给他画大饼:“勉之!世子多疾。”意思是说长子身体不好,你要多加努力,以后皇位可能会传给他什么的。

朱棣虽然认为朱高煦更像他,但朱棣心里清楚,这样的人在乱世中当个将军绰绰有余,论到文治的话,大概率是不行的。所以哪怕不喜欢朱高炽,也没有对朱高煦过多的倾斜。

至于老三朱高燧,就更不行了。文治武功都会点,但都属于入门级水平,根本不在朱棣的考虑之内。这位自己心里也清楚,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当皇帝,一直挺老实。

总体来说,朱棣对这三个儿子都不满意,各自都有不足。但也没有办法,再怎么样也不能不把皇位给亲儿子,找个藩王过继一个吧?

“家天下”的弊端,就在这里。

然而,1402年,朱棣继位后,朝廷正商议立储之事。

当时,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之役将领,纷纷上书,认为在白沟河、东昌、浦子口等关键战役中,使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朱棣反败为胜的朱高煦,更应该被立为太子。

本身就觉得二儿子与自己想象的朱棣,忽然间对于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也有所动摇。

朱高炽虽然不得朱棣的欢心,但他长期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对人温仁宽厚,因此得到了多数朝臣的拥护,因此,兵部尚书金忠反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认为“立嫡以长”的规矩不可破。

此时,朱棣又犯了难,就询问解缙、黄淮和尹昌隆三人的意见,可他没想到,这三个人也都支持朱高炽,但朱棣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反而再次秘密召见解缙,再次询问。

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

也正因为这次的密见,解缙的“好圣孙”三个字,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不过,也因为解缙等人太过明目张胆地支持太子,这也引起了朱棣的猜疑,因此,朱棣在离京前,特意规定:“凡百官朝谒东宫,偕进偕退,不许独留私见。”目的很明‎显,防止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不得不说,朱瞻基的存在,给了朱棣另外一个选择。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把朱瞻基带在身边培养,只是出于亲情。可随着时日渐长,朱瞻基的表现愈发让朱棣惊喜。

朱瞻基的长相英武,身材修长。不仅喜欢读书,对打仗也很有兴趣。跟朱棣去打蒙古的时候,动不动就来个孤军深入。回来之后,还能跟爷爷讨论战法。

如此一来,朱棣的想法就变了。从单纯的疼爱孙子,变成了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明史》记载,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

具体的表现,就是朱棣哪怕带着朱瞻基远征漠北,也要让大学士胡广等人随行,不为别的,就是给朱瞻基上课。哪怕是打仗,也不能把功课落下。

摊上这么个爷爷,朱瞻基的上学时代,也算是无比充实了。

既然重视,那就不容有失。朱棣二征漠北时,朱瞻基被瓦剌人诱敌深入,陷入了重重包围。朱棣得到消息后,来不及顾忌太多,就派守卫自己的骑兵前去救援。如果瓦剌人来个声东击西,后果就大了。

人总是越重视谁,就越偏爱谁。

因此,朱棣虽不喜欢身为长子的朱高炽,却极为钟爱自己的长孙朱瞻基,但要想传位朱瞻基,就必须先传位给他的父亲朱高炽,而不能传位给旁人。

自己亲自教养的长孙与性格狠愎的二儿子,思来想去,朱棣还是选择了长孙。因为这个长孙成长的速度太快,也太过优秀。

朱瞻基能文能武,被朱棣培养了那么多年,这也成了朱棣偏爱朱瞻基的第二个原因。

圣孙文武双全

作为皇太孙,朱瞻基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要处理好跟爷爷朱棣的关系,要在两个野心勃勃的叔叔那里,维护父亲的权威。要懂得笼络人才,远离小人。要知道真实的民间情况,不被官员蒙骗。

所以朱棣带他巡游北京时,会带他去看农户家里用什么种地,平时吃的什么。打仗的时候,会手把手教他排名布阵,攻敌必救,树立在军中的威信。

选才用人时,也会详细解释这样做那样做的真实目的。朱瞻基本就是天赋之才,再加上永乐大帝的一对一辅导,水平那叫一个突飞猛进。

长大后的朱瞻基,杀伐果断,极有主见。身上有着父亲的仁爱,也有着爷爷的热血。在军中战功赫赫,颇有威名。在朝中和重臣和睦,收拢人心。

这一切,都让朱棣十分满意。

“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朱棣经常对朱高炽说这句话,可见对朱瞻基的认同程度。

代王朝的寿命,大多也就两三百年。有一个好的孙子,就预示着大明天下百年无忧。朱棣,又怎能不偏爱朱瞻基?

如果说朱元璋是因为偏爱朱标,让朱允炆当了皇帝。那朱棣就是因为偏爱朱瞻基,而让朱高炽当了皇帝。

那么被寄予厚望的朱瞻基,当上皇帝后,都做了什么?

平定汉王之乱

朱瞻基登基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虎视眈眈的二叔朱高煦。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正式开始自己的谋反大业。

他先是派手下偷偷到北京,见了英国公张辅。后者身为勋贵,日子过得不要太好。对朱高煦的许诺置若罔闻,当场就抓了朱高煦的手下汇报给朱瞻基。

造反这种事,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被人知道了,也就没得玩了。

朱瞻基不怕二叔谋反,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谋反。现在确定了,事情反倒简单,着手解决就是。他没有立马派兵,而是送信过去劝朱高煦罢兵。

等朱高煦不答应后,朱瞻基不愿意伤害亲人的形象也立住了。而后下令御驾亲征,消息传出,各地惶惶的民心安定下来。

得知朱瞻基御驾亲征后,朱高煦反而没了主意,就呆在乐安等着侄子来打。大军围城后,朱瞻基让士兵用箭把劝降信射进城内。

内容很简单:“现在献城投降,既往不咎。”

这下城里有权有势的人,都想抓到朱高煦献给朱瞻基。好在靠着身边的护卫,朱高煦没有被抓到。索性自己派人写信,说要出城投降,得到了朱瞻基的同意。

朱高煦投降后,朝中大臣劝朱瞻基,不如把赵王朱高燧也给解决了,让藩王之祸就此终结。朱瞻基虽然蠢蠢欲动,但还是不想承担杀害叔叔的罪名,只是委婉的向诸位王爷表达出想要收回兵权的意思。

有了朱高煦的前车之鉴,剩下的王爷,包括朱高燧都很老实地交了兵权。

至此,明朝的藩王之祸在朱瞻基手里终结。

他再无掣肘,可以大干一场了。

文武并举,内外兼修

朱瞻基解决了藩王问题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执政方针的选择。是像爷爷朱棣一样,继续搞大工程、大战役、走扩张路线。还是像父亲一样,搞休养生息、搞仁政,不妄动干戈,走收缩防守路线?

最终,朱瞻基选择了父亲的路线。

因为,大明的子民经不起折腾了。

朱元璋在位时,对外作战不断,对内各种新政频出,有好有坏。到了朱允炆时期,没安生多久,就让朱棣来了个天翻地覆。

朱棣登基后,为了证实自己的皇位的正当性,一刻不停地在搞大动作。对外打的仗更多,对内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些赫赫壮举的背后,压榨的都是民力。出钱出人,无法安稳生活。

对当官的来说,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十分暴戾,朝堂被血腥恐怖的氛围笼罩,一刻不得不放松。

朱高炽看到了这些,所以在短短的十个月皇帝生涯里,就定了仁政惜民的基调。

朱瞻基选择了父亲的路线,但没有全面照搬。对外,他经常亲自带着起兵巡边,吓得蒙古兀良哈部看到他,就下马跪地请降,不敢妄动。

海洋方面,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就是朱瞻基大力支持的。可以说在朱瞻基在位时期,大明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软硬兼职,张弛有度的风范。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朱瞻基也不例外。

他很英明神武,却也很喜欢艺术,更加爱玩。

为了偷懒而生的制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愿意跟大臣分享权力,就费尽心思地废除了宰相制度,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但那么大的疆域,每天那么多事,岂是一个人能解决的?

就算朱元璋再劳模,他也顶不住。于是就找了一些大臣,给自己当秘书干活。由于工作的地方在宫里,所以这些秘书组成的机构,就形成了后来影响大明走向的内阁制度。

到了朱棣时期,内阁也还只是个咨询机构,没什么实权。这个时候的做法,还是皇帝对事情拿捏不定的时候,问问他们的意见,最终做出决策。

这种情况下,皇帝依然很累。朱瞻基不乐意,他还要画画玩蛐蛐呢。

这位有名的“蛐蛐天子”就想了一个办法,用条旨或者票拟的形式,让内阁的大学士们先看各路官员呈上来的奏折,随后写上自己的具体意见,交给皇帝审批。皇帝觉得没问题后,就批红表示同意,送给分管的主管去执行,并且不再复议。

这样一来,皇帝不用对每件事都要想方案,省了很多力气。内阁大学士们有了决策的机会,却没有决策的权力,不会影响皇帝的权威。

可是这样仍然很累,朱瞻基不满意,就让宦官们参与了进来。帮他念奏折和票拟,然后帮他批红。可这些太监们有文化的不多,就让翰林学士们进宫交他们读书。

也就有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些后来大权在握的职位。

朱瞻基是个有为的皇帝,在他手下,这些太监自然是蹦跶不起来,还能释放他的时间。可一旦遇到那些不喜欢管事的皇帝,比如大明战神朱祁镇那种,这个做法的弊端就出来了。

国家大事的决策,全在那一笔批红上。如果皇帝不管事,掌印和秉笔的人,就相当于皇帝了。官员任免、赋税征收、国库用度,军事民生,这些人都会插上一脚。

土木堡之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朱瞻基的这个制度,让王振有了“作妖”的机会。

而后面文官和宦官斗争,皇帝居中平衡,成为了大明的基本格局。整日里陷在内斗之中,自然什么事都做不好。

从这一点上看,朱瞻基倒是有点对不起朱棣的偏爱。不过,若是把后代的无能推到先辈身上,多少还是有些牵强。

归根结底,帝王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私心欲望。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去调整。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评判。

自朱瞻基后,大明再无圣明之君,江河日下。

但这也足以证明他的不可多得,和无愧于“好圣孙”之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