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从小父母双亡,被兄长抚养的他,本欲走入仕途,结果刚考中秀才,兄长就故去,他只得弃文从商。谁料,他不仅建了“乔家大院”,在晚年时还有白银一千万两。这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乔家大院》,当初这部剧在播出之后可是红遍了大江南北。而下面要说的正是乔家大院中的主人公乔致庸,一位晚清时期的富商。他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乔致庸是山西祁县人,乔家的第四代掌门人,也是晚清时期的商业巨头。最初乔家并没有后来的富可敌国,只能称得上是当地有点小钱的商贾。然而,就在乔致庸当上掌门人之后,乔致庸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后来开始大肆发展商业,其开办的票号,当铺,粮店等遍布了全国各地。
要说乔致庸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呢?"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这是他的经营之道。
在他经商时期,一直要求手下诚信待客,之后再去追求利益。其次是他认为经商必须从一而终,不能懒惰,不能骄傲,要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当然,事情证明他的理论是对的,在他的坚持下,乔家的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此外,乔致庸治家很严。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
那么乔家究竟有多少钱呢?有资料显示乔致庸的资产相当于现在的数千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很庞大,至于真不真实,我们可以从两个时期的购买力来进行对比。取一类古往今来皆是常用的物品,再去评估此物品在两代之间的购买力,这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
那么,一千万两是怎么一个概念呢? 
根据资料显示,晚清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大约在一年三四千万两左右,这么一看,乔致庸的财富确实是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若是结合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考虑,晚清时期几千万两的财政收入几乎相当于现代的几千亿人民币,那么。富可敌国的乔致庸确实握住了几千亿人民币的资产。
乔家最辉煌的时刻曾在北京、天津、东北及长江流域都开办了各类商行,票号,其名下的店铺一度高达到200多家,这些商铺的流动资金加上乔致庸置办的房屋等不动产加起来确实达到了几千万两。而晚清时期相对辉煌的那一年,也不过是八千多万两白银,如此一来,乔致庸的吸金能力实在是可见一斑。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主食始终都是米面类的粮食。古人们购买米面通常会用到石、斗、斤这三类计量单位,而在古代而言,1石等于10斗,又等于120斤,而古代的一斤与现代的一斤有所不同,现代为500克一斤,而古代则是596.8克为一斤,这样折合下来,一石粮食则为现代的143斤。
再来看一下古代粮食的价格,有资料记载,在同治五年期间购买一斤大米需要花费28.1文钱,而我国2020年的大米价格平均为4.85元。晚清时期的面粉价格则是一斤15文钱,而我国2020年的面粉价格约为2.44元,虽然米面的质量会导致价格的不同,但是正常来说,其中的差别应该不会很大。 
如此来说,就大米而言,古代的28.41文相当于现代的4.85元人民币,而一两银子约等于1670文钱,也就是一两银子折合于现代的288元钱。用相同的理论再去计算面粉的价钱,则是得出一两银子约合现代的272人民币。
虽然每种物品可以核算出来的货币价值不同,但也大差不差,折一个中间数,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280元的话,若是1000万两的银子,则是相当于现代的28亿人民币。当然,乔家的财富只会比其多,若是按照国家一年的总收入进行计算的话,那么乔致庸的资产自然是约合千亿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