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才子考试遇难题,鹤发童颜的老者,凭空出现来帮忙,为何无人知

 四季视野 2022-09-27 发布于北京

清朝乾隆年间,才子柳敬亭正在考场考试。试题是一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柳敬亭思索再三,也没想出来。忽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凭空出来,对着他提醒道:“想一想你家的麦田。”


19岁的柳敬亭家住扬州,是当地有名的才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的祖父名叫柳若谦,是当地的富户,为人善良,乐善好施。

十年前,有个贫穷的老儒生去世了,家人们无钱安葬老儒生。柳若谦得知后,主动将自己家的良田划出一块,送给他们安葬老儒生,还送了300两银子做丧葬费。老儒生的家人们都感恩戴德,不停地磕头谢恩。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十年后的今天,柳敬亭要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才华横溢,就觉得自己势在必得,非状元莫属,谁知,走到半路却碰上了更有才华的秦起云。这秦起云也是来赶考的,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时政文章,都远胜过柳敬亭。

好在柳敬亭虽羡慕,但并不嫉妒,更是个爱才之人,没多久,就与秦起云做了朋友。一路上无话不谈,他虽然担心,认为自己的状元是够呛了,但也还是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京城的会试开始了,每个考生都被单独分到一个小房间里,无法互相沟通。

考卷发了下来,柳敬亭看了一下题目,感觉非常简单,就洋洋洒洒写了起来,越写越感觉才思敏捷、下笔如神,不禁洋洋自得起来,觉得自己得个状元应该很简单。

夜幕降临,柳敬亭点上灯,继续奋笔疾书。终于答到了最后一题。这一题是对对联,上联是:炭黑火红灰似雪。

别小看这一上联,短短7个字就包含了三种颜色、一种事物,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翰林偶然得到的,苦思冥想数年,也没能对出下联,整个朝廷也没有官员对得出。

这一题把众考生都难住了,就连颇有才华的秦起云,也对此题束手无策。柳敬亭当然也想不出答案,趴在桌子上抓耳挠腮,不停感叹自己才疏学浅。

不知何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站在了柳敬亭身边。柳敬亭正奇怪考场防卫如此严密,老者是怎么进来的。老者却先开口说话了:“年轻人,你这文章写得有缺点啊。”

柳敬亭一看老者仪表堂堂,绝不是平庸之辈,就赶紧向老者请教。老者就将文章的不妥之处,一一指点出来,又提出了修改建议。柳敬亭大为震惊,把老者看作神人一般,忙问,:“请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老者回答:“我叫让一犁。”

柳敬亭惊奇地说:“百家姓中倒是有让,可怎么还用耕地的犁做名字呢?真是蹊跷。”

老者哈哈大笑:“先不说这个了。你那对联想得怎么样了?”

柳敬亭苦恼地摇摇头。老者提醒道:“你家有田地吗?”

“有良田三百亩。”

“良田里种什么?”

“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磨出的面和麸子是什么颜色?”



柳敬亭恍然大悟,兴奋地向让一犁道谢。可让一犁却化作青烟,消失不见了。

柳敬亭很是惊奇,但来不及多想,赶紧按让一犁的指导,写下了下联:麦黄麸赤面如霜。

三天后,主考官拜见乾隆皇帝,将头两名的试卷呈递了上去,请乾隆帝定夺伯仲。而这头两名就是秦起云和柳敬亭。

单看文章,秦起云的文章要胜柳敬亭一筹。但最后对对联一题,秦起云没答上来。柳敬亭对的下联却十分微妙。

乾隆帝心想:这样的千古绝对,能对上来者,绝非等闲之人。于是,他思索再三把头名状元给了柳敬亭。

喜讯传到了扬州,柳家皆大欢喜,张灯结彩、大排筵宴,庆祝了整整五天。

柳敬亭将考场中的奇遇告诉了祖父柳若谦。柳若谦也感觉很奇怪,而且感觉让一犁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又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是谁了。

转眼第二年春天到了,柳敬亭早已去京城任职。柳若谦去自家田地里,查看春耕的情况。仆人们推着犁,一步步往前走,快到老儒生的坟墓时,柳若谦像从前一样不停地提醒仆人:“别碰到坟墓,别打扰逝者,让一犁,让一犁!”

柳若谦猛地反应过来,原来这“让一犁”就是指的老儒生。自己这一“让”竟然给自己孙子让出了个状元。

柳若谦赶紧派人买来纸钱、纸马,亲自在老儒生坟前祭拜了一番。又专门在坟前立了块石碑“恩公让一犁之墓”。



故事改编自《让一犁》。故事中柳若谦为人善良,乐善好施,甚至自己出钱安葬了贫穷的老儒生。他的福德也荫庇到了孙子,让孙子一举夺得了状元。

所以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的善行即便不回报在我们自己身上,也会保佑我们的子孙。行善事不仅是给自己积福德,也是给子孙后代积累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