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捆绑孩子的自主选择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午饭时,女儿问我:“爸爸,午饭后我想和同学一起去书屋读书,可以吗?”说实在的,我家距离书屋有三个街口的距离,步行一趟需要十分钟,再加上约同学,来回至少需要半小时时间。与其这样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读书划算。于是,我直接回答她:“爸爸认为去书屋看书浪费时间,在家读书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安静的环境更利于读书。”女儿脸上有些不悦,埋下头吃饭了,我也端起了碗。

一边吃饭,我一边默默权衡在家读书和到书屋读书的利弊。的确,在家读书,既省事,又可以增加阅读时间。但弊端却也很明显——缺乏同伴之间快乐的分享,同时阅读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她是在我的权威压制下,被动地阅读,失去了自由和自主。而到书屋读书,看似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却是利大于弊的选择:其一、书屋的阅读氛围浓郁而开放,潜移默化中会对她产生一种熏陶作用;其二、书屋的书籍种类齐全,数量也多,阅读取向的选择更广,更有利于她阅读兴趣和阅读爱好的培养;其三、同伴共读,既便于分享阅读的快乐,又能够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去书屋读书是她自己的选择,并非外力所胁迫,因此她阅读时的心灵是自由的、轻松的、欢快的,阅读必然会更有效、更深入。想到这里,我赶紧补充了一句:“当然,刚才爸爸说的只是自己的看法,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听了我的话,女儿脸上的忧郁一扫而光。她赶紧吃过饭,快快乐乐地跑出去了。

晚上放学回来,女儿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述她在书屋读书的见闻和感受——因为没有借书证,读书时只能跨坐在书柜的柜边上——很多小孩儿都是这样做的。即便这样,她依然读得很愉快,很尽兴,并且返回的路上,两个孩子还相互交流了读书的收获,其乐融融。最后,女儿告诉我们——以后午饭后,她还要到书屋去读书。望着女儿溢满幸福的笑脸,我又陷入了深思:当家长的话语权过重时,必然会削弱孩子成长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从而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做事儿畏畏缩缩。而适时地放手,给孩子更多选择的空间和平台,让她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她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不仅指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

周末回老家,原本是想让女儿借此多接触农村的事物,多亲近自然的。但女儿说她不想回,而想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去读书,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知晓虽然她失去了亲近自然的快乐,但却收获了另外一种愉悦——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固然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引领,但身为家长者,切不可以自己的思想捆绑孩子的自由选择,以自己的武断抹杀了孩子的自主成长。成长是自己的事情,理当由自己做主。对于女儿,就让她自主选择成长的方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