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德明:困局莫过执迷不悟(中)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困局莫过执迷不悟(中)

——《西游记》中的那点事儿

□ 于德明

3、执迷不悟的猪八戒

 其实,取经团队里,执迷不悟程度最深的还要数猪八戒了。

 其一、痴迷于色。猪八戒偏爱美女,总是一副色眯眯的样子。前边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就写他“淫心紊乱,色胆纵横”,以至于被罚在树林里吊了一夜。应该说受此惩罚,也该长点记性了。但事实上却非如此,猪八戒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只要一见到美女,他马上就眼珠子直勾,哈喇子直流,挪不动脚,迈不开腿。那德性,也真是妥妥地醉煞人也。

 本章中,白骨精变化的村姑一出场,最先发现她的是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在唐僧看来,也就是一个穿绿上衣、着湘丝裙,皮肤白皙,粉面淌汗、峨眉笼烟的小脚女人(“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而已,但在猪八戒看来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猪八戒眼中的白骨精,不仅妖艳娇媚,而且勾魂摄魄。正所谓,相由心生,境由心造。若说唐僧所见反映了心无挂碍的修持本性的话,那么猪八戒所见则显露了贪图美色、欲念纵横的内心真实。更何况,一见美女,那八戒就言语癫狂,行为乖张——“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各位看官仔细瞧瞧吧,这哪里是一个修佛参禅之人应该具有的行为?这分明就是花花公子惯常的勾当。当然,此章节中还表现了猪八戒贪财的本性,由“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之一斑可见。

 其二、执迷于嗔。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猪八戒时常执迷于嗔。他的能耐虽然没有孙悟空大,但自恃昔日曾为天蓬元帅,地位远高于孙悟空的弼马温或齐天大圣之职。所以面对孙悟空,他是既不服输,又不服气。经常总是当着孙悟空的面儿筛糠,背着孙悟空耍枪。只要一看到孙悟空吃瘪,他心里就偷着乐。当然了,孙悟空也不是一个夯货,哪能总是吃瘪呢?于是,猪八戒就时常从中作梗,搬弄是非,好让唐僧责罚孙悟空。

 第一次白骨精化身村姑,被孙悟空识破打跑时留下一个瓦罐。当看到瓦罐里的青蛙和癞蛤蟆时,唐僧原本是有三分儿信了”的,但猪八戒却气不忿,故意挑事说“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什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一方面他顺杆子爬,支持唐僧的意见,附和白骨精是个好人的认知;另一方面却又说孙悟空栽赃陷害人,杀人之后用障眼法瞒天过海,只为了逃避被惩罚的罪责。不得不说,猪八戒的确熟知唐僧的心思,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唐僧,让事情按着自己心里所想发展——孙悟空硬生生吃了一顿责罚。

 第二次,白骨精化身为老妇人。猪八戒见了,却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首先从常理方面说,在取经团队中,人情世故方面比较通络的就是猪八戒和沙和尚。对于来者的身份,猪八戒一定能够看分明的——毕竟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与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之间什么关系,不用想便知。但猪八戒却装糊涂,硬是把来者的角色定位于村姑的妈妈,将来者的事因定位于寻儿。其次从肇事方面说,即便老妇人是为寻儿而来,那么身为肇事方的猪八戒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忙搪塞,化解纠纷,息事宁人。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猪八戒不但不化解危机,反倒火上浇油。猪八戒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行唯恐天下不乱的做法,究竟是所谓何意呢?其实这就是在故意制造恐慌局势,为黑孙悟空奠定基础的。当被紧箍咒折得磨头痛欲裂的孙悟空接受唐僧的斥责时,猪八戒不仅不劝架解和,平息矛盾,还继续上烂药——“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什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其心可昭,其意可见。

 猪八戒执迷于嗔怒,在第三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白骨精化身的老公公刚走出来,八戒就说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一上来,他就先入为主,巧妙地把寻仇的观点推销给唐僧。这还不够,他又以假想的结果来吓唬唐僧,顺利地让唐僧迁怒于孙悟空。当被打死的白骨精露出本相时,猪八戒又翻动三寸不烂之舌,继续黑孙悟空——“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回顾整个事件,猪八戒连孙悟空的一句好话都没有说。只要出口说话,不是添油加醋,就是混淆视听,完完全全一副搬弄是非的好事者嘴脸。只可叹,老天是公平的,猪八戒搬起石头最终砸到的还是自己的脚。后文写他为救唐僧而去请孙悟空归队所受的折磨,也算是小小的惩罚和教训吧!

 其实,师徒四人之中,唯有猪八戒六根不净,贪念最重,以至于同样是拜佛取经,只有他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地位远远低于其他三人,这既是因果造化之故,亦是理所当然之宿。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