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德明:孙悟空的癖好之一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孙悟空的癖好之一

■ 于德明

 一说到孙悟空,我们立马就会想起他的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本领。有道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其实孙悟空除了这些能耐之外,还有一些不良嗜好。

孙悟空的癖好之一就是特别喜欢钻妖怪的肚子。在百回本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至少有六次钻妖怪肚腹的经历。

 第一次是钻黑熊怪的肚内。 第十七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写收服黑熊怪时,孙悟空为观音菩萨出了一个馊主意——自己变为药丸,由菩萨变身的凌虚子奉于黑熊怪,结果“那妖才待要咽,那药顺口儿一直滚下。现了本相,理起四平,那妖滚倒在地。菩萨现相,问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从鼻孔中出去通过钻进黑熊怪的肚子,逼迫其交出金兰袈裟。虽然最后的效果是杠杠的,但在方法的使用上,似乎还是有点不太合适的。至少说菩萨是佛教的领袖人物,怎么能使用这样不入流的方法呢?

 第二次是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内。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时,被大火所阻,不能成行。经土地提点,孙悟空前往翠云山芭蕉洞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之用。可铁扇公主囡于红孩儿被收服的怨气,不肯借扇。孙悟空于是就变为蟭蟟虫,趁铁扇公主喝茶之时,钻到“他肚腹之内”。并且还在铁扇公主的肚腹内上顶下踢“却就把脚往下一登。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把头往上一顶。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正因为孙悟空的不仗义,所以铁扇公主就拿一把假扇子来哄孙悟空。结果猴子灭火时,却“将两股毫毛烧净”。被烧得少皮没毛的,也是对孙悟空的一种惩罚。毕竟什么方法不好,你偏偏要钻人家公主的肚子,这很明显是那啥妇女的节奏嘛!遭受一点痛苦,也是应该的!

 第三次是钻进黄眉妖王的肚内。 在第六十五回中,弥勒佛的黄眉童子私设(究竟是黄眉童子自己的行为呢,还是弥勒佛的授意呢,待考)小雷音,捉拿唐僧师徒。后弥勒佛和孙悟空合计骗捉黄眉妖王,弥勒佛变身为一瓜叟,悟空引妖王行至瓜地。弥勒佛把行者变的那瓜,双手递与妖王。妖王更不察情,到此接过手,张口便啃。那行者乘此机会,一毂辘钻入咽喉之下,等不得好歹,就弄手脚抓肠蒯腹,翻根头,竖蜻蜓,任他在里面摆布由此才拿回了弥勒佛自己的法宝,降服了黄眉童儿。具体内容见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其实,身为未来佛,弥勒佛应该还有更高明的方法,可为什么非要用这样的方法呢?再者那泼皮的猴头,为什么就不打折扣地顺从了弥勒佛的想法,第三次钻进人家的肚子里呢?实在是令人费解!

 第四次是钻进蟒蛇精的腹内。唐僧师徒行至七绝山时,遭遇蟒蛇精挡道。打斗中,蟒蛇精盘做一团,竖起头来,张开巨口,要吞八戒,八戒慌得往后便退。这行者反迎上前,被他一口吞之悟空不但主动钻进蟒蛇精的腹内,而且还不断地变换形式耍弄蟒蛇精——在妖精肚里,支着铁棒搭桥铁棒撑着肚皮变船、又搠破蟒蛇精的脊背桅杆直至蟒蛇精倒在尘埃,动荡不得,呜呼丧矣”才罢休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猴性顽皮,由此一斑可见。

 第五次是斗战青狮怪,那“魔王迎着风头,幌一幌现了原身,张开大口,就要来吞八戒。八戒害怕,急抽身往草里一钻 ,也管不得荆针棘刺, 也顾不得刮破头疼,战兢兢的,在草里听着梆声。随后行者赶到,那怪也张口来吞,却中了他的机关,收了铁棒,迎将上去,被老魔一口吞之”。钻进青狮妖王的肚内,孙悟空不仅赖着不出来,还趁势“撒起酒风来,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飞脚,抓住肝花打秋千,竖蜻蜓,翻根头乱舞把那那怪物疼痛难禁,倒在地下并且将尾上毫毛拔了一根,变一条头发粗细的,拴妖怪的心肝上,扯紧就痛。第七十五回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用这种办法折磨青狮魔王,也只有泼猴能够想的出来!

 第六次是钻进耗子精的肚腹中。 在陷空山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捉住唐僧,要与之成亲。行者第一次变作蟭蟟虫,想钻入老鼠精的肚子内,没成功。第二次,他变成桃子——“这唐僧把青桃拿过来就吃,那妖精喜相陪,把红桃儿张口便咬。启朱唇,露银牙,未曾下口,原来孙行者十分性急,毂辘一个跟头,翻入他咽喉之下,径到肚腹之中”。只为救出唐僧,孙悟空想出了这样的办法,难怪连八戒都嘲笑他“腌脏杀人!在肚里做甚?出来罢”。(详见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呵呵,的确有些下三滥的做派啊!

 六次钻肚腹,从对付的角色上看,两次是女妖精——铁扇公主和老鼠精,三次是男妖怪——黑熊怪、黄眉妖王和青毛狮魔,另外的一次是蟒蛇精;从主观意识上看,只有一次是被动的——对付黄眉妖王时,弥勒佛提出要求,而其余五次都是主动的。道德经中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曾有解释说,孙悟空之所以喜欢钻入妖怪肚腹,是因为缺失母爱,只为获得情感上的一种满足。究竟此说是耶非耶,还需各位看官明鉴!至于孙悟空另外的一些癖好,敬请关注明日的推文!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谢谢合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