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家教不可取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如此家教不可取

爸爸讲完《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之后,对孩子说:“狐狸真聪明,想吃乌鸦的东西就动脑筋想了个好办法。你以后遇到事情也要多动动脑筋。”

孩子兴奋地说:“爸爸,我知道了。下一次,小丽再拿好吃的东西时,我就对他说'小丽,我给你唱支歌吧!’她肯定会说行,我就给她唱歌。唱完之后,我就问她'我唱的好不好?’她肯定会说好。我就说'那你给我鼓鼓掌吧!’当她鼓掌的时候,东西从手里掉下来,我捡起来就跑……”

听罢之后,我不禁哑然失笑,为孩子的机灵。可当静心品味之时,我才感觉味道变了。

不可否认,《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中包含了非健康性的东西。比如狐狸以花言巧语欺骗了乌鸦,比如狐狸颠倒是非等等。

虽然狐狸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得到乌鸦口中的肉,但它的方法是卑鄙无耻,非正统的,是被人们所唾弃的。

作为少儿读物之中的一个角色,狐狸只是一个绝对反面的角色,是生活中的一个反面教材,而绝非可以认可或赞许称道的形象。

做为有是非观念,有爱憎情感的成年人,我们理应分清香花毒草,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者而鉴之,而不应当像文中的爸爸那样——那是与作者编写此故事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再说了,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你怎么去涂抹,就会产生怎样的心灵。所有的家长应该都不希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欺骗、偏执、自私、算计的阴暗环境里。

那么如何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做正面的引导。把光明向上的、健康积极的东西根植于孩子的心灵之中,使他们从小就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对现实世界充满爱心、真诚和美好的憧憬。

就像我们都愿意将自己健康灿烂的形象定格于一瞬间,而不愿把伤病或生疮的面孔留作记忆一样。在家教中,还是要多进行正面引导, 摒弃甚至杜绝读物中不良因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毕竟,孩子只是孩子!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