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招监考中的发现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高招监考中的发现

又是一年高考时。回味着往年监考的经历,突然一件事情浮上心头。

有一年高招监考,闲得无聊,就顺便观察学子们的执笔姿势,结果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高三的学生连钢笔都握不好。

有一把攥式的,笔陷于虎口之内被食指大拇指交互缠绕;有小拇指支撑式,笔沿指线行;还有笔贴于大拇指下端的掌部,被食指紧压着,中指赋闲置身一边的。

随机统计一下:总共监考四场,每场考生30人,其中握笔姿势不正确的人数依次是18、20、17、19,所占比率依次为60%、66.7%、56.7%、63.3%。

也就是说每场之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考生不会握笔。据此推算,所在考点1500多名考生中,至少有800名以上的考生不会握笔。得出这样的结论,甚感惊讶。

当年九月,接手新班级时,愚人专门在班上做了一个“木头人”的游戏,测试孩子们握笔的情况。没想到,结果更令人震惊——全班84.8%的孩子执笔姿势不正确。

为什么孩子们书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铁一般的事实,引起了愚人的思考。

原本书写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都是写字教学的内容。从一年级时,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了,可经过五六年或十多年的教育,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归根结底是因为写字教学的缺失。

换而言之,在现实教育体系中,写字教学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处于相对空白的地带。原因在于:

其一评价导向的偏失使得写字课可有可无,形同虚设。

现实的评价制度,处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难的尴尬情形中,因此凡是同考试无关紧要的课程,大多数都只是课程表上的一种摆设。

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应付那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检查,而实际上则是被语数英等所谓的重点课程兼并了。

特别是写字课程,由于书写的整洁与否,字体的好坏同成绩评定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即使有点关联也无关大局,因此更是难逃此劫。

即便有些教师想落实写字的教学,可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而使得写字教学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更有因为追求绩效评价的原因而被授课的教师想当然地分解了,上课初是写字课,下课前都成了重点教学任务的习练课。

因为多掌握一点知识,多做一点练习题比之练好字要实惠的多,所以写字课的教学内容就被顺理成章地被搁置起来了。

再加上督导检查那种走过程,摆花架子,只重形式,不看实质的弊病,使得学校在落实写字课程时候采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

这就造成了写字教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监督的境遇,自然也就直接影响了孩子们良好书写习惯的养生和书写素养的提升。

其二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这其中包含教师自身观念和书写的素质问题。

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问题。虽然他们都知晓教育要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负责,可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却是不思长远,只管眼前。

因为在其思想意识里,总认为在现在看来,孩子的终身发展是不可触摸的,或遥不可及的,甚至是很遥远的事情。

受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他们更多的只是关注眼前的蝇头微利,只关注孩子们成绩的优劣,从不思考孩子们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

这在书写方面尤为如此,据笔者所知,有许多教师认为坐姿和书写的习惯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书写正确就行了。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孩子们书写的坐姿和习惯,即便是看见孩子们坐姿和习惯不正确,也视而不见,不管不问。

教师书写的整体素质不高。作为一名教师,三笔字是最基本的功力。可在现实之中,不难发现教师们书写的基本功并不怎么样。

许多教师书写的字不仅没有章法,而且连最基本的笔顺都不正确,充其量也只能说会用笔划拉划拉几个汉字,谈不上什么书写,的确是让人难以恭维。

特别是粉笔字,它带给孩子们以最直观的视觉刺激,虽然整天上课都要用,都要练习,但经常是一把老弦弹到底,十几年或几十年下来,还是涛声依旧。

至于毛笔字嘛,更是糟糕。也许是不经常使用的原因吧,现实教师队伍中没有几个能够拿出像样的毛笔字。试想在这样参差不齐的书写现状里,写字教学又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呢?

其三孩子们作业书写量过大。这是影响孩子们正确的书写姿势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虽然现在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比之以前减轻了不少,可现实情形并不容乐观。许多时候,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孩子们成绩的提升,不关心其他诸如素质和能力的问题。

而实现孩子们成绩的提升最简单省事的办法就是题海战术,大量的练习,反复的练习,以至于能够把书本上问题的答案熟背如流。这种没有任何趣味的作业不仅让孩子们心生厌烦,而且还让孩子们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应付。

如此重压之下,黑猫白猫逮住老鼠都是好猫的想法,使得孩子们只追求最终目标——完成作业,根本不去考虑字写得怎么样,书写姿势是否正确。

长此以往,即便是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或书写姿势的同学,最终也会败下阵来,臣服于迅速快捷的应付书写足下,还何谈书写素养的提升?

当然,这只是曾经发现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而已。也许,一切都已改变,愚人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呵呵,晚安吧!

 

最好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您点“在看”并转发。有话想说,请打开文末留言板,尽情倾诉!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