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景习作散谈(上)

 于德明秋枫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写景习作散谈(上)

写景作文,是小学习作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对于写人记事文来说,写景文章其实最容易写。然而许多孩子却往往写不好写景作文,如此难题该怎么破解呢?且听愚人絮叨絮叨。

一、详尽观察,搜集写景的素材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面对一种事物,我们只有观察得越细致,了解才能越深入;只有观察得越全面认知才能越到位

简而言之,观察的详尽与否,是识事物成或败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写好写景习作,首先必须得对景物进行详细而全面地观察。

也许有的人会说,写景前也作了认真细致地观察,可一到作文时还是写不详细、写不具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完成一个实验——请闭眼答题:校园里有几棵桂花树?桂花有几个花瓣?你经常上下的楼梯每一层有几个台阶教室外的花盆有几种颜色

你能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愚人曾多次做实验,但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不仅在这方面如此,而且在问及亲人的一些问题上时,情况亦如此。比如突然让你说出父母的面部特征,很多人都无法准确描述,具体表达。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原因吧,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自以为熟到骨子缝里去了,实际上却陌生得无法言表。这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通病——最邻近的往往又都是最遥远的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难以产生美丽的风景。其实熟悉的地方并不是没有风景,只是由于忽略忽视,由于人为的原因,让我们眼生云翳、心灵蒙成,从而看不到风景,发现不了风景。

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呢?方法很简单——带上发现的心灵,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层面、无死角地观察就可以了。

通俗一点说,也就是借助多种观察手段,如目视、耳闻、口尝、鼻嗅、手触、肤感等方式来感知;从多方面,如形状、颜色、味道、声音、气味、质地等层面来了解,以求找准特征,全面而清晰地认识事物。

究竟该怎么操作呢?还是看一个文段吧!

“站在金鱼池边上,鱼儿成群结队地游过来。后来的压在先到的上面,一个个张着大嘴,眼巴巴地望着你,好象在祈求你施舍它们食物。有的还不时使劲地往上跃,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活像贪吃的小猪仔。

如果你撒下一把面包屑儿或鱼饲料,就象在鱼群中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本来比较温顺乖巧的鱼儿,顷刻间变得狂乱骚动。伴随着“吧唧吧唧”的响声,水池里水花四溅,如鼎沸腾。鱼儿们你争我抢,拼着劲儿,捕食面包屑儿或鱼饲料。

抢到的,一口吞下;抢不到的,尾巴轻摆,抢占有利位置,静心等待你的再次赏赐。只要你出手,它们就会盯着食物降落的方向,纵身上跃,嘴巴一张一合,食物便被囫囵吞了下去。那优雅的身姿,并不亚于跳水王子在十米跳台上的精彩表演。

如此反复,直到吃饱了,它们才排着整齐的队伍,舒展着秀颀的肢体,自由自在地向远处游去,水面上顿时又飘起了一条红色的丝带,轻盈而美丽。

偶尔遇惊,它们马上四散开去。红的、黄的、白的、黑的;金黄的、乌黑的、桔红的、银白的;还有黄黑相间的、黄中带白的黑里透红……五彩斑斓,宛若一副慢慢展开的锦,煞是好看!

我们都观赏过金鱼,可许多人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遭,根本没能抓住金鱼的特点做深入细致地观察,结果习作时不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就是“一口咬笔杆,两眼望青天”,无从下手。

而这个文段的作者却并非如此,首先他从整体上观察金鱼待食的样子,然后从局部上观察个别金鱼待食和抢食的情景。

在具体观察时,作者并没有笼统地一概而论,而是紧扣金鱼的动作、神态、颜色等特征,做深入细致地了解

在描写时,不仅把金鱼吃食过程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结合起来写,而且还抓住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写,充分表现了金鱼好吃贪吃、色彩丰富、数量众多的特点,突出了金鱼的活泼可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尽情想象,充实写景的内容

“感之于外,受之于内”,是我们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如果说详尽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只是“感之于外”的话,那么还需要“受于内”——结合事物特点进行想象加工,这样才能将自然之物转化为带有自我色彩的作品之物

这类语言似乎有点生涩,不太容易理解,咱通俗点,换个说法。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看景不如听景”的体验——同样的景物,亲眼看与听人讲,效果时常会大相径庭。

之所以产生如此差异,是因为景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当别人描绘景物时,听者会根据听到的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在头脑中创设了一种被主观思维修饰过的美妙意境。而自己看的,则是事物本来的面貌,一种不经任何艺术加工的客观存在

一言以蔽之,眼睛看到的是事物的真实形象,而耳朵听到的,则是事物的艺术形象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写景时,除却描绘事物的本真之外,还需要对事物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也就是借助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构建现实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使事物在语言的描绘中得以修饰,得以美化

好的文章常常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其原因就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丰富的想象就是写景习作的血液。

(未完待续)

最好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您点“在看”并转发。有话想说,请打开文末留言板,尽情倾诉!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明说愚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