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卷37鲁问诗解3忠臣谏上匡邪尚同观其志功非以其好

 琴诗书画情 2022-09-27 发布于山东

题文诗;

鲁君嬖人,人,为之诔文,,

而用之.墨子闻曰:诔者,死人之志;

用之,犹以来首,服也.鲁陽文君,

谓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

令仰则仰,处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

子墨子曰:令俯则俯,令仰则仰,是似;

处则,呼则,是似响也;君将何得,

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上有过则,

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

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

美善在上,怨雠在下;安乐在上,忧戚在臣.

此翟所谓,忠臣者也.鲁君谓曰:我有二子,

一人好学,一人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可?

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吾愿主君,合其志功,而观.至观观情,

观其真情,非以其好.鲁人有因,子墨子而,

其子者,其子战死,父让墨子.子墨子曰:

子欲吾之,教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

子愠,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哉!


【原文】3
鲁君之嬖人死,鲁为之诔,鲁因说而用之(8)。子墨子闻之曰:“诔者,道死人之志也。今因说而用之,是犹以来首从服也。”(9)

鲁陽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10);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11);己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美善在上,而怨雠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此翟之所谓忠臣者也。”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12),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13)。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哉(14)!”

注释(8)这二句当作:“鲁人为之诔,鲁君因说而用之。”说:通“悦”。诔: 追述死者功德的祭文。(9)来:即氂,牦牛。( 就像用狸(野猫)驾车,比喻不胜任。)(10)景:通“影”。(11)微:伺察。(12)学:读作“敩”,教的意思。(13)让:责备。(14)费:为“悖”之借字。

【译文】

鲁国国君的爱妾死了,鲁国人阿谀国君,为她写了诔文,鲁国国君看了很高兴,就采用了。墨子听到这件事,说:“诔文,说明死人的心志。现在因为高兴采用了它,这就象用牦牛的头来做衣服一样。”
鲁陽文君对墨子说:“有人把'忠臣’的样子告诉我:叫他低下头就低下头,叫他抬起来就抬起来;日常居住很平静,呼叫他才答应,这可以叫做忠臣吗?”墨子答道:“叫他低下头就低下头,叫他抬起来就抬起来,这好象影子;日常居住很平常,呼叫他才答应,这就好象回声,你将从象影子和回声那样的臣子那里得到什么呢?我所说的忠臣却象这样:国君有过错,则伺察机会加以劝谏;自己有好的见解,则上告国君,不敢告诉别人。匡正国君的偏邪,使他纳入正道,崇尚同一,不在下面结党营私。因此,美善存在于上级,怨仇存在于下面,安乐归于国君,忧戚归于臣下。这才是我所说的忠臣。”
    鲁国国君对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习,一个喜欢将财物分给人家,谁可以作为太子?”墨子答道:“这还不能知道。二子也许是为着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钓鱼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我希望主君把他们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鲁国有一人因与墨子有关系,而使墨子教学他的儿子。他儿子战死了,父亲就责备墨子。墨子说:“你要让我教你的儿子,现在学成了,因战而死,你却怨恨我;这就象卖出买进粮食,粮食卖出去了却怨恨一样,难道不荒谬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