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陵城发展变迁丨李雪:看电影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9-27 发布于山东

我的老家在陵城区糜镇后李村,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童,最幸福最快乐的有两件事,一是过年,再一个就是看电影。

过年只有一次,可是看电影却有很多次,过年解嘴馋,而看电影呢,则完全是开心幸福的精神享受。

放映电影的黄金季节是秋末冬初,当田野里金黄的果实归了仓,一切的一切,该收获的已经收获,该播种的也不慌不忙,这时一年相对的农闲时节,也是公社放映队下乡放电影的最好时光。

因为迫切想去看电影,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孩子们不时地望望天,只见太阳磨磨蹭蹭地半天不下山。

太阳好不容易下去了,余光还恋恋不舍地不肯散去,映红了群山的轮廓,还把天边的云朵镶上了金边,大人们却说,这样的天气放电影好哇!

于是村子这天家家户户的炊烟早早升起,为了看电影,家家户户都做了充分准备。

作为我们这群孩子,被大人分配了光荣无比的任务,就是去放电影的打麦场占地方。

天还未擦黑,打麦场上已经人声鼎沸,都是一圈圈的毛头孩子。

打麦场已经竖起了两根长长的竹竿,扯起了一块白色的幕布,场地中央放上了一张小桌子,那是搁放映机的地方,这里也成了“风水宝地”——放映机前已经摆放了一排排的长凳子,还有几个老圈椅,这里的最佳地形是来看电影的客人最好的礼遇。

夜幕降临,放映员姗姗来迟,由队长引领走了过来,人们欢呼雀跃,有调皮的儿童大声嚷着:“来了来了,开演了啊!”

迟到的父母跟早到的孩子在隔空喊话:“铁蛋,你在哪里?”“爹,娘,我在这里!”……

邻村的也来了,赶集一般,场子里人头攒动,认亲戚,找位置,“嗡嗡”的一片,场面蔚为壮观。

找不到凳子的,就爬到矮墙上,调皮的小孩还爬到树枝上或到银幕后看“反电影”。

直到震耳欲聋的喇叭响起,银幕上放出八一制片厂的字幕,喧闹声才会渐渐地变小。

那个时候,影片基本是那些“老片子”,比如《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有的片子已看过几遍,观众仍然忠心耿耿地从头看到尾,不看到“剧终”或是“再见”,不肯轻易离去。

我们这帮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战斗片,影片中的一些经典台词,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闪闪的红星》中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地雷战》中汉奸的“高,实在是高!”还有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会被我们津津乐道。

我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小分队,有人装日本兵,有人扮武工队,每天晚上在村子里演习战斗。

因为“武工队”中的铁蛋有力气,能把土疙瘩扔得远,有一次“小野”的额头被砸起了灯泡大的包,疼得“小野”奶奶拽着“小野”到了铁蛋家兴师问罪,结果是铁蛋被他娘用鞋底子打出家门,饿了两顿饭。我们的队伍也因此偃旗息鼓。

每次电影中间换片子的时候,寂静的人群就会又一次发出骚动,有人要出去方便,有人找人,有人趁机换个位置,还有的对着放映机在幕布上做起了小兔投影……

更多的人扭头看放映员,希望动作快点,再快点……

随着放映机“咔咔”的声响,两个脸盆般大小的轮盘缓缓转动,全场又鸦雀无声,人们的视线又被吸引到屏幕上。

电影演完了,人群四散,立刻各种嘈杂的声音溢满夜空,有找孩子的喊声,有找不到妈妈的小孩的哭声,狗的叫声也此起彼伏,更多的是评说电影的议论声,接着是各家各户的开门声,迅即全村又恢复了夜晚的静谧。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如今乡间再也难现如此激情的场面,它就像一朵烟花,绽开在那个年代,燃放过后,就成了历史。

从露天电影到电影院再到电影城,过去翘首以盼的事情,现在变得习以为常。

电影的变迁,折射的是社会的变化,这变化的背后,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历程,愿我们的生活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带给人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已载9月28日《德州晚报》)

■作者:李雪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