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影:梁朝伟的戏路真的窄吗?

 唐泪 2022-09-27 发布于四川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梁朝伟的戏路真的窄吗?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或许都是肯定的。

但人多不一定就对。

表象底下,或也可能另有乾坤。

大体来讲,戏路指角色的多样性,前提是成功演绎。

换句话说,角色类型越多且大多受到观众嘉许,即可视作戏路宽广。

反之,若只有某种类型角色获赞,则是戏路狭窄。

而这个问题。

只有深入作品才能真正解决。

在表演的角度而论。

梁朝伟确实是天纵之才,但不代表他天生就会演戏。

撇开最早几部龙套、客串作品,可以从《颠佬正传》、《地下情》和《人民英雄》、《杀手蝴蝶梦》开始,看得见明显的青涩,以及“用力过猛”。

很多人对“用力过猛”其实是有误解的。

他们眼里的“过猛”,通常指灌注有力量的表演,比如情绪的冲动、角色性格的躁怒等等。

但实际上,所谓“用力过猛”,来自演员表演的还不够熟练,会不自觉添加很多肢体和面部的小动作,而越是急切,就越难是显得“词不达意”,且一般会在有要求和深度的电影中表现出来,那些惯见的商业娱乐片反而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个时期的梁朝伟也正是如此,哪怕在1989年的《杀手蝴蝶梦》中遇上的是谭家明这样的名导。

而同年度的另一部电影《悲情城市》,因为角色“聋哑”的缘故,加上有同样是名导的侯孝贤掌镜,反而抑制了这种“用力”,进而显得中正平和。

他的真正蜕变,要等到1994年的《重庆森林》这部电影,遇上了王家卫。

此前种种,皆是铺垫。

以《重庆森林》中的警员角色为起点。

以代表作品为标准,尝试探寻梁朝伟的戏路走向和宽窄情况。

1994年的这个角色,他进入到了一种深层创作状态,既保有演员的“本我”,即其忧郁、孤独一面,又恰到好处地释放了“内心”,而这个“内心”其实是来自导演王家卫,这就叫“本我非我”。

但并不是所有演员遇上王家卫,都会产生如斯蜕变。

比如同剧的林青霞、王菲和金城武,这三个演员就仿如“惰性元素”。

而若论及“城市丛林中的孤独”,目前而言,尚未有第二个人能够比梁朝伟更能胜任这个戏路。

众所周知,张国荣在王家卫电影中也非常强悍,但他身上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孤独与疏离”感,转而另有一种颓废和不羁。

同一年度,有另外一部王家卫作品上映,也就是那部有名的《东邪西毒》。

很多人说看不懂。

其实这部电影很能表现王家卫的天马行空,他用金庸小说的概念,去讲了一个只有古龙才会讲的故事。

有一幕戏,是刘嘉玲饰演的桃花,赤脚骑着大马,然后蜷身在马背上摩挲,这个场景令人想起古龙小说《风铃中的刀声》,王家卫一定读过不少古龙小说,且不止一遍。

古龙这样写道,「她穿着一件宽松的白棉布长袍,骑着白马,驰骋在这片广阔的荒漠上。光怪的岩石和仙人掌像奇迹般在她眼前分裂……」

下一段,「一条矫健修长的人影,用一种奇特剽悍的姿态在夕阳下奔跑。她又站起,明亮的眼睛里已开始燃烧起一股夕阳般的火焰。就在这时候,这条人影忽然断了。一个完整的人忽然断成了两截,从腰上断成了两截。」

所以如果用古龙的视角去看王家卫的电影,会发现二者几乎可以完全叠合。

有孤独、宿命、悲凉、爱而不得、离群索居,也有大漠、孤烟,浪子、酒和女人,英雄气短与痛不可抑,同样有那种苍凉而奇趣的意境,甚至台词风格完全就是“古龙”式的。

而另外来讲,王家卫师承谭家明,这部电影也是极好注脚。

借用天象变换和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的手段,和谭家明简直如出一辙,比如流动的水、摇动的树,甚至是山川大河的意象。

即便放在今天,这部电影的阵容仍然堪称“顶级”豪华。

张国荣、张曼玉、林青霞、梁朝伟、梁家辉、张学友、刘嘉玲、邹兆龙,也就资历较浅的杨采妮青涩一些。

醉生梦死、黄药师、欧阳锋、盲剑客、桃花、慕容燕、孤女、鸟笼、洪七、快刀客,王家卫的这部电影,就像一局星罗棋布的围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与不可说的心事。

而梁朝伟在这部电影中的戏份,其实并不太多,戏也很简单,一个眼睛快要失明的盲剑客,浪迹天涯的他,一心只想在失明前再见到妻子一面,却最终未果。

从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出梁朝伟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很多人致力于令自己更贴近角色,但他却把所有的戏都放进眼睛里,只要望一望他的眼睛,你就会发觉他的不同。

在这场高手如云的乱战中,他像一柄已经开锋的剑,没有任何人能掩盖其锋芒。

这条戏路叫,无畏。

而当一个演员已经开悟。

又兼有无匹的信心,在表演这条路上,就将无往不利。

1995年,连续两部“戏谑式”戏路电影,那部《三轮车夫》几乎回到《悲情城市》的路数上。

1996年,一部《偷偷爱你》,温暖、深情而又阳光,另一部《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走的则是帅气悲情的路线。

1997年的《春光乍泄》,充斥着迷茫意味。

1998年,《暗花》有一种“引而不发”的恐惧,《海上花》开始内敛阴郁。

2000年的《花样年华》,踏足“极致”内敛的戏路,距离蜕变的那部《重庆森林》六年,梁朝伟的表演功力彻底大成,技法经千锤百炼而返璞归真,与个人魅力完全融合,一举手一投足都满溢无穷魅力。

此后的《无间道》、《英雄》、《2046》和《色·戒》、《一代宗师》,俱在《花样年华》的基础上做加减法。

而在《一代宗师》之后。作品量日减。

也近乎跌入“烂片”的泥潭。

在2000年之后,他的新类型探索日少。

所以就常规的戏路概念而论,确实可以有“偏窄”的结论。

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戏路宽窄,其实已经失去意义。

所以更倾向于。

这只是其刻意选择。

他也并非没有拓宽戏路的本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