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教授曾仕强:扫墓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孩子去,不是迷信

 谢耳朵馆长 2022-09-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计时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现在的国家法定假期,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清明时,人们除了能够通过气候的变化去判断庄稼的长势,进行必要的农业活动之外,还会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性活动,那就是祭祀。
由于在清明之时,世间万物由阴转阳,由衰转盛,各种生物开始复苏,春和景明,在农业社会时,人们会认为庄稼会更加丰产,同时也会让阴阳两隔的亲人们产生联系,并且能够借助阳间的这种复苏之力,给阴间的逝者们带去祝福。
于是这种习俗也就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会在诸如清明节、中元节这样被认为能够“沟通阴阳”的节日当中,去进行各种祭祀的仪式。
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在生活富裕的日子里,为思念的人们送去祝福,更是在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让这种曾经亲密的联系中断。
有的人也许会认为:我们如今有了十分高的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也日益进步,对于科学和未知领域的探究让人们愈发变得理性。
那么这种祭祀和追思行为是否会在当下的环境之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还有人认为这类行为是一种“封建迷信”,应当被人们所摒弃。
关于相关问题,台湾管理学家、国学大师曾仕强曾经表示:祭祀先祖和扫墓并不是迷信,非但不是封建迷信,反而还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性活动。
他建议人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子女,让他们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跨时空关联以及信仰的力量。

跨越时空的关联

根据传统的文化研究观点,社会当中存在的文化是基于特定群体特有的生活习惯的一种既成事实,不同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将之称为“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亦即被特定群体所共享的一套专有符码。
对于生长在中国的人们而言,从宏观上来看,儒家思想、农业文明以及集体主义这些思想都可以算得上是特有的文化,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及其他文化。
从微观上来看,不同个体所处的组织和群体当中,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一个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所谓的“家风传承”,便是在一个绵延数代的家族当中,对于每一代人都会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帮助他们延续自己家族特有的风俗、礼仪以及文化。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种延续对每一代人都产生影响呢?毕竟在家族的传承过程之中,原本的祖先都会离开后代。
那么此时除了平时的家庭教育,在节日当中通过特殊的仪式去缅怀先祖、纪念长辈就会成为一种重建跨时空联系的重要手段。
对于家族当中最年轻成员而言,通过祭祀、扫墓这种仪式性行为,他们能够在一种特定的时空场景之中,体验与先贤的联系,同时在肃穆的氛围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塑造个人性格与德行

众所周知,墓地会给人一种严肃的体验感,在传统文化“逝者为大”的影响下,在墓地或者是逝者相关环境当中的人们,往往会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进入一种庄严的情绪当中,崇敬逝者,同时反思自己。
经过几次这样的仪式性活动洗礼之后,个体的性格也会变得沉稳。
现如今网络十分发达,各种自媒体平台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包括年幼的孩子们,很多未成年人也沉浸在网络世界之中,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和社会阅历,他们常常会将网络当中的“梗”带入生活,导致代际沟通的不畅甚至是矛盾产生。
有从事教师职业的网友表示,自己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会发现,已经有一些孩子将网络热门词汇写进了作文当中。这一点十分令人悲哀。
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一味地接触轻松的生活和娱乐化的社会产物,他们的精神很有可能会变得不沉稳,甚至是有些轻浮。
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控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事物的接触,另一方面多带他们进入到能够使他们切实体验社会、追思先人的环境当中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变得实际、沉稳。
所以在进行追思逝者、祭祀扫墓的时候,带着子女一起参加,是十分必要的。

为子女以身作则

除了让子女通过仪式性活动感受到联系之外,祭祀和扫墓活动其实本身也是一个极富教育意义的行为。
中国人重视“孝道”,倡导“百善孝为先”,所以对于长辈的关心对于很多人而言算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准则。
仅仅通过说教去为子女灌输类似观念,一方面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也会招致子女的反感。所谓“言传身教”,也就是暗示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去为子女树立榜样。
如果在每次相关的节日当中,都带上自己的子女去切身感受对于先祖和离世长辈的追思,那么他们心中便会形成一种观点:我的父母是十分孝顺的人,他们很在乎已经离世的长辈,我也要这样做。
在潜移默化当中,也会帮助子女形成孝顺父母、纪念长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提供榜样。
有的人会因为一个因素而提出异议,那就是所谓“阴气重,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这样的观点。
首先,如果所谓“阴气”真的存在,那么其观点本身就是“封建迷信”的;其次,儿童的朝气能够为许多地方带来欢乐,注入活泼的气氛,不能简单视为是一种对儿童单向的影响。
总之,带子女扫墓意义深远。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