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草:我看花开,我见花落

 作家荟 2022-09-28 发布于四川
文/野草
一晃眼,大半生过去。大半生都在土里折腾,实在没点儿出息。大半辈子的时光,年年岁岁,似乎有太多的相似,抑或又是月月不同,天天各异!
又到了粮食收获时节。每天,门前这条怄死人的水泥路上,照例会有不同的宣传车辆,载着个高分贝的大喇叭。喇叭嘴阔声音大,字正腔圆,反反复复循环播放,关于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的有关规定。每次,听着大喇叭震耳欲聋的播放,有些上了点年纪的人就嘀嘀咕咕。

也不知这些半入土的老人嘀咕个啥,有啥好嘀咕的嘛!事实上,如今,又有谁稀罕你个嘀咕?或者,说不定,老人们是赞美风清气正的繁华盛世呢。听到广播里或方言或普通话播放的那些,具有强烈震慑性质的语言,多少人心惊胆颤。
大家时刻提防着,检点自己。生怕一万个不小心,就触犯了某条某款,被移送进公安机关。这可不是说耍的!人,可以相互玩笑,法,却是万万不可玩笑的。毕竟,大部分人,祖祖辈辈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即使,再过卑微的人,也是认为,坐牢是件不光彩的事儿。
禁焚,禁烧,还田。口号已喊了数年,也宣传了数年,许多农村人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谁都知道都明白,关于禁烧还田的问题。也清楚,那是一个巨雷,千万千万不可触碰。
不能燃烧,这秸秆也没个出路。三七二十一,来个痛快的,直接往水沟水渠小河一摔,岂不是万事大吉了?

大概,曾经经过过去难以言说苦难的缘故。每当,看着黄橙橙上好的农作物秸秆,被任意摔进水沟水渠乃至河道,心里头总是莫名其妙隐隐约约痛啊!甚至于痛惜得要死要活的样子!
把心头的痛向妻子讲,妻子漠然的怂两个字:矫情!

矫情?我真的是太过矫情吗?!不错,而今,还有谁能够把这些个没用的东西看上眼?更别说当个宝啦!
记得,三四十年前,所有庄稼人,不仅珍惜颗粒粮食,也十分珍惜农作物秸秆。每当粮食收获后,各种作物秸秆,人们也当宝一样对待。
先说说麦草吧,可以用着盖草房。那些个年辰,大部分人家都是住的草房,麦草是盖房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许多人家根本不舍得拿麦草当柴禾,都留着稀罕着盖房用。
随后,农村有人开始大量收购麦草。乡间稀烂泥泞的机耕路上,时常看到,一辆辆抱鸡婆(手扶拖拉机),车身上或焊着绑着高大结实的架子,拉着堆放得象小山一样的麦草,在路上咆哮嘶吼。而好些地方,也随常看得到堆成堆的麦草垛。这些麦草垛才真象山头般高大。
如果,以现今的物价标准去衡量当初的麦草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如同闹着玩的笑话。恐怕,三岁孩子也会不屑一顾。即使价格这么低廉,根本管不了几个小钱的麦草,也是许多人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买盐打油派上用场。
有时,家里小孩等着钱买校服,也是卖了麦草来凑。麦草用途多多,且还能换来油盐钱,谁个那么豪情,舍得把麦草付之一炬!麦草如此,那么,在农村,谷草又能干啥呢?
实际上,在一些人看来一无是处的谷草,在大多数庄稼人眼里,同样也是大有用处,很是宝贵。一般人家盖房时,首先都得用谷草作铺垫,谷草柔软不打滑,利于铺麦草。
冬天,没啥青饲料,喂养耕牛的农户,把谷草作为饲料喂养耕牛。谷草,不仅仅喂牛,农户还用谷草垫猪窝,犹其喂有母猪的人家。谷草对小猪过冬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
生活中,谷草实在是有着广泛的用途。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用上好的谷草铺床上,温暖还柔和。
如果种点小小菜菜,一下子吃不了拿集市上贩卖,也得用谷草捆扎,另外,缠点竹枝树丫做柴禾,也非得谷草不可。对于谷草的作用用途,自是举不胜举。也就难怪庄稼人把谷草也当宝一样。
麦草谷草,只不过是农村众多农作物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种。而众多的农作物秸秆,让人印象最深的,恐怕非玉米秸秆莫属。
玉米收获后,玉米杆还直挺挺地立在地头,得另外花费时间功夫去解决。收玉米杆是十分费力气的农活。得先把玉米杆砍倒后,整齐地放地头自然晾晒干燥。
砍玉米杆时,一般都是选择清晨有露水时候。玉米叶子边缘呈锯齿状,容易划伤裸露的皮肤。太阳一出来,汗水浸在玉米叶子划伤的伤口里,额头手臂上的伤口火辣辣又痛又痒,心烦意乱,鬼火冒。
每次,砍玉米杆时,遇上没有结玉米苞的公玉米杆,就宝贝一样地放一旁,待一块地砍完后,便就地取材,用玉米叶捆绑着带一大抱回家。
公玉米杆含糖量高,就象吃甘蔗一样。当年,玉米杆是农村孩子的最爱。早晨,空气凉凉的,锋利的镰刀在手中飞舞,砍倒的玉米杆整齐地放在红苕地里。
红苕玉米是兼作,能发挥各种作物的最大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几天后,玉米杆的水分被太阳晒得蒸发了不少,若是又赶上变天下雨。山上,地里,家家户户急急忙忙赶着棚玉米杆。
玉米杆是庄稼人做饭的重要资源,玉米杆被雨淋过后,不好烧,黑火。故,棚玉米杆就显得急迫,又十分必要。棚玉米杆看似无章法可循,实则,也需要点技术技巧。
首先,你得用谷草把玉米杆捆不大不小的捆。而后,将几小捆玉米杆抱一堆,选地势平坦的地方,把几捆玉米杆呈一定倾斜度靠一块。还得保持中空,利于通风干燥。待保持不倒后,用竹篾片从半腰以螺旋状往上收拢,收到顶后,把顶上的几根玉米杆收一块,挽一个像妇女头发样的髻,防止雨水从中间梭下去。
年年,玉米收获后,红苕地里,总是直立着一棚棚玉米杆,煞好看。远远一望,就像一个个不知疲倦,日夜在田间劳作的庄稼汉。玉米杆质量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活物资。
在那特别的年头,时常听闻,某某某家的玉米杆,被某某某家的人偷背。往往,因为一棚玉米杆,两家人就扯经吵架,大动肝火。有啥办法呢,那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不容易。
村里稀烂泥泞的机耕路上,随常听到抱鸡婆拖拉机板命的轰响,年青的女人一个传一个:卖蜂窝煤的又来啰!蜂窝煤悄悄取代了烟熏火燎的柴禾,轻轻巧巧方便了许多,从此,有更多时间玩乐!
很多人家的厨房里,整齐堆放着蜂窝煤。几乎,每天,都有人夹个蜂窝煤东家西家接火,嘴里还自个埋怨,不会闭炉子,一闭就熄火!
好些一辈子节俭的老年人,实在看不惯有柴禾不烧的懒人行为,唠叨着祖祖辈辈都用柴禾烧水做饭,今,咋就变了?
老年人还说哩:烟火气,烟火气,不烧柴禾,哪来的烟火气?若是这人间没了烟火气,这世界会变成啥样子?
老年人一面叹息,一面也尝试着用蜂窝煤做饭。一旦用上蜂窝煤,才觉得人生原来还可以这样过,做饭还可以不用烟熏火燎。蜂窝煤渐次取代了农作物秸秆,后来,电饭煲,液化气又取代了蜂窝煤。年年收获粮食后的秸秆,不再那么吃香,似乎仿佛还成了一个麻烦事儿。
干脆,不如,直接……对,对,干脆,不如,直接……
上沟下沟燃烧的秸秆,有时,把天都印得红彤彤的。四处哔哔啪啪的爆响,犹似在欢庆又一个丰收年辰。燃嘛,烧嘛!秸秆燃烧后的灰烬,散在田地里又是最好的钾肥,给下一个丰年准备充足的养分。而且,所有的虫卵病菌也随大火,灰飞烟灭!火光熊熊,扬起漫天灰尘!
刚铺上碎石的机耕路上,史无前例的驶来了一辆载着大喇叭的宣传车。宣传车一天天在机耕路上,来来回回晃悠,似乎,他们不怕烧油。
油,也不用他们掏腰包。只管一天天这村那村晃悠,别看人家四处晃悠,恐怕你一天干到晚挣得也没有人家多呢。
喇叭里,反反复复,循环播放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长篇累牍,洋洋洒洒,众多条条框框。也不知地头的庄稼汉究竟听进去了多少,大家就明白一个意思,这年头,禁止焚烧作物秸秆。
禁止焚烧作物秸秆。多么简单明了的一句话,犯得着如此兴师动众,洋洋洒洒象和尚念经般反反复复?
庄稼人心头自然有好多问题,思来想去,好多问题也只是个问题,埋心里,谁开腔,谁遭殃。离是是非非远点,远点,再远点。
即使这样,还是有好些不信黑杆杆秤的人挨了罚款。受罚者哭天喊地,骂爹骂娘,没挨罚的人,茶余饭后讲受罚者笑话。
谁让你娃冒皮皮打飞机,扯把子打锭子,你说你是生产生活,人家认为你是户外用火!背时,背时,该罚!该罚……
水泥路,在千呼万唤里总算整成了。又是收获的季节,建成两三年的水泥路,百孔千疮,水泥路上,照例又驶来了禁烧的宣传车。
今年,也没有个新的意思,还是过去的条条框框,只是,结尾时的处罚比过去更严厉,更具震慑力!
这一眼望去,眼前的土地许多早被撂了个荒。村里一少部分种地的老人,从半开半掩的门里,望着驶过的宣传车,听着高声大嗓门的喇叭,好些人脸上,依然是漠漠然恍恍然沉默的表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