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西方心理学对比,内丹术,儒学的气脉优势——听阳午君讲炼丹那点事儿195

 wsryi 2022-09-28 发布于山东

您的转发就是您的支持

我看一些师父讲座,总是强调佛学中逻辑学和心理学,比西方的逻辑学和心理学更加完善先进,我觉得笼统对比就不太客观。

可以说古代佛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优于西方古代逻辑学和心理学。但是和现代的对比,那就远远落后于历史了。

毕竟佛学的奠基者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后面并没有得到发展。这是文明中常见的现象,一开始就顶点,后面走的都是下坡路。

虽然佛学的逻辑学和心理学被我们汉文化束之高阁了一千年多年,但是从民国开始,慢慢得以恢复,毕竟时代要求不同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进来了。

当初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就是奔着这一块内容去的。

我在印度那难陀大学遗址参观的时候,当地导游指着一片带有暗室的残垣碎瓦,和我说,这就是玄奘大师当年的宿舍。

因为印度人没有国史,所以古代史这一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的记录,玄奘大师因此在印度史学界很受到尊重。

但是很遗憾,大师带回来的佛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不太得到中国人的喜欢,这是民族性的问题。因此呢,这一块他死后基本上就后继无人了。

现在很多人重视到这一块,重新深入,但是也没必要过于放大,毕竟那是1000多年前带回来的2000多年前的学问。

这个世界一直在发展中,包括西方逻辑学和心理学。

因为我发现很多师父在讲座里,总是拿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西方逻辑学,和佛学逻辑学进行对比,有点说不过去呀。

如果认真学习过现代西方逻辑学和心理学,就不会得出这样草率的结论来了。

但是从身心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上进行对比呢,我感觉,中国内丹术比西方心理学好使。今天呢稍微对比一下。

194讲中提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宋代诗人虽然忧愤,却偏偏命长。

这不合道理呀,应该杜鹃啼血才对呀,比方说林妹妹、梅表姐这样的。

如果诗人忧愤的情绪都留在自己的脏腑之内,当然命短。这就是俗话说的,心事重的人。

可,如果能乘着一口忧愤之气,俗话说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忧愤之气并没有沉淀到心里头,而是冲将出去,把沿途淤堵撞开,这反而就歪打正着炼上气脉,练着练着,气长命也长了。

为什么有些忧愤之气会沉淀在内心,有些却能够释放出去呢?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忧愤情绪能否得到社会或者周边的认可。

宋代的诗人,忧愤的大环境是国之殇,越忧愤,越爱国,越得到敬仰和爱戴,巴不得忧愤到每个人都知道才好。

这不是林妹妹、梅表姐式的忧愤。

所以忧愤和忧愤是不一样的,一种是朝里,一种呢是朝外。

194讲提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所以文学史上对陆游的定位是:爱国主义诗人。

陆游还有一首词也很有名,是他在沈园遇到前妻唐婉,就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唐婉是陆游青梅竹马的表妹,嫁给他后呢,小两口琴瑟和谐,感情很好。

但是陆妈妈很反感唐婉,最后成功的棒打鸳鸯,逼着妈宝男陆游,离婚了。

宋代还比较开放,之后各自又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不像《孔雀东南飞》的男女主角最后要死掉。

这种开放程度我们现代人反而不太了解,以为宋代只有理学,只会泯灭人性。误会。

唐婉呢嫁给了一个商人。

商人呢,一般来说就比较铜臭了,估计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白居易写的:商人重利轻离别。

所以唐婉和陆游在沈园又撞见后,见到陆游好死不死的还在墙上题的破句子“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有病吧这是,妈宝男陆游,把忧愤留在沈园墙上后,这忧愤就进到了唐婉心里头。

唐婉呢,也回了一首“晓风干,泪痕残”,偷着摸着的,“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没多久,死了。

所以我们知道,不良情绪这种东西,如果能够宣泄出去,利于身体健康。

这是西方心理学特别重视的内容,我们看电视里,很多西方人遇到心理问题呢,就心理医生那里吐槽,或者参加什么吐槽学习班,大家集体吐槽。

但是,吐槽费钱,得掏钱买听众,不然就是给对方添堵。根据125讲的内容,给别人添堵就修不了药师法门了。

西方人的吐槽方式刚才说过了。我们中国人呢是喜欢去找出家师父吐槽。吐完了呢,给点供养。

如果是做了缺德事情呢,西方人就去找神父告解,神父等他忏悔完了代表天主赦免他,然后就满血复活。

中国人呢,更加有恃无恐了。我家大哥总是质疑出家人的信仰,因为他觉得许多出家人言行不一。

我说你不懂,佛家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是没信仰,是在等着死到临头再放下屠刀,也算生活的智慧——中国式的智慧。

另外,光吐槽,只能尽量不给自己的气脉添堵,并不能够打通已经堵上的气脉。这是西方心理学不如我们中国内丹术的地方。

中国内丹术不如儒家的地方呢,就在于我们要特别去专门练习气脉,方能打通。

而儒学在于对气质的培养本身就是: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完全不着痕迹的气脉修行。

今天这一讲,算是补充了194讲的内容。您的转发就是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